分卷閱讀456
因為當初胡衛東曾經說過,二戰一旦打響,南美將來是最安全的地方,甚至超過美國,對于大多數的華人來說,總還是害怕戰爭的……對此胡衛東自然十分憤怒,心中立誓將來一定要讓美國人連本帶利地還回來,同時他注意到美國政府只是禁絕了貿易往來、卻沒有阻斷海上交通,當即向中央發出了一份電報,請求立即派出船只赴美將那些愿意回國的華人華僑接回國內。最后雖然只有幾萬華人華僑愿意回歸故土(因為國際形勢的迅速變化,美國的**浪潮并沒有持續多久。),但新政權的這一做法卻贏得了海外華人的廣泛贊譽……除了或在嘴上或者采取實際行動針對中國合并中南半島的美英法三國及其附庸國,大部分其他國家都對此持中立態度,比如日本、意大利、西班牙以及部分歐洲小國,反正事不關己,而明確表示支持的國家只有兩個,一是蘇聯,二是德國……其實蘇聯和美國一樣,也不想看到中國強大起來,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甚至比美國更加擔心,可是中國占領中南半島卻給蘇聯帶來了巨大的實際利益,在長遠威脅與現實利益之間,很明顯斯大林選擇了后者,因為現在的蘇聯雖然已經相當強大,但因為敵人是整個西方世界,所以還需要盡可能快地變得更加強大,蘇聯人才能有足夠的安全感。由于西方(一開始是英國,后來美國和法國也先后加入進來,其間德國人也一度參與,直到蘇德秘密簽署條約之后。)的經濟封鎖,蘇聯不但引進技術設備受到了重重阻礙,甚至連戰略性資源的供應也出現了缺口。蘇聯雖然地大物博,但資源的全面性與美國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其中由于國土位置靠北的緣故,蘇聯天然橡膠的自給率幾乎為0。雖然蘇聯在引進了德國人的技術之后,努力發展了合成橡膠工業,但此時的合成橡膠性能與天然橡膠相比卻差了一大截……此外,蘇聯的錫礦儲量也嚴重不足(其實蘇聯的錫礦儲量并不少,主要分布在遠東地區,但這時的蘇聯尚未發現那些大錫礦。),以致于抗戰初期蘇聯人曾經開出三倍于市場價格的收購價從中國采購錫錠,但這幾年里隨著中國工業化的飛速發展,中國國內對錫的需要量不斷攀升,而錫礦又并非是“一五”計劃的建設重點(反正咱們自己夠用了),因此產量增加較慢,能夠用于出口的比例越來越小,這令蘇聯人十分頭痛,斯大林甚至特批無息貸款支援中國對云南錫礦進行改擴建以盡快增大產能。而中國占領中南半島之后,這兩個問題頓時迎刃而解,馬來亞的錫礦產量世界第一、天然橡膠產量世界第二,之后中國就完全有余力對蘇聯大量出口了……第五百三十四章袖珍戰列艦這兩類戰略性資源同樣是德國所緊缺的,但德國人對中國占領中南半島感到歡欣鼓舞,主要還是因為中國幫他們打擊和牽制了英法。雖然法國政府暫時還堅持綏靖政策不愿主動對德發動進攻,但英國人卻已經在海上向德國人開火了,當然起因還是小胡子為了打破英國人的海上封鎖而讓海軍派出軍艦進行遠洋破交,以引走封鎖德國的英國皇家海軍主力……1941年,令德國上下為之驕傲的兩艘俾斯麥級戰列艦都已經根據胡衛東(火炮與裝甲)以及福田啟二(整體布局)的意見和建議完成了改裝并正式加入德國海軍的戰斗序列,但為了萬無一失,小胡子還是同意了海軍司令雷德爾的請求,讓兩艘軍艦多訓練幾個月再派出去。這樣一來,德國海軍遠洋破交的重任就落到了三艘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的身上……這三艘軍艦同樣進行了改裝,但因為動力系統是柴油機的緣故,雖然續航力十分驚人,可航速、尤其是最大航速始終都是硬傷,別說是各國的巡洋艦了,甚至連新興的高速戰列艦都比它們更快,這也就注定了這三艘軍艦的悲劇命運……但不管怎樣,改裝了總比沒有改裝的好。換裝了更加先進的渦輪增壓裝置后,艦用柴油機的功率和扭矩都有明顯提升、而油耗卻反而進一步降低,因此在最大航速超過了29節的同時,續航力卻達到了11000海里/16節,這無疑大大地增強了三艘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的機動性。此外,三艘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的裝甲也得到了改進,而加裝的多種新型雷達更是令其獲益匪淺。因此,當第一艘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丹麥在1941年春天海峽解凍后突破英國海軍的封鎖沖進大西洋后,頓時就成為了英國政府的心腹大患,要知道這艘軍艦本來就是專門為了遠洋破交而設計出來的。無論是火力還裝甲都超過了一般的重巡洋艦。而如果遇到戰列艦(注1),它又能開足馬力,以29節的高速溜之大吉。理論上能夠完全克制這種特殊艦種的只有戰列巡洋艦和航空母艦(必須是艦隊航母,護航航母速度不夠。)。但由于兩支遠東艦隊都被中國人殲滅的緣故。如今的英國皇家海軍僅剩1艘戰列巡洋艦。航母也損失了2艘,加之英國航母的設計十分奇葩,除了載機量偏少之外、航速普遍偏慢。在皇家方舟號航母被中國人干掉之后,英國現在僅有兩艘航母的速度足以追得上德國人的袖珍戰列艦,這大海茫茫,僅靠三艘軍艦就想搜捕到那艘德**艦,那又談何容易?因此英國皇家海軍認為,還是派出重巡搭配輕巡進行搜捕較為合適,首先英國的巡洋艦數量足夠地多,其次即便德國的袖珍戰列艦一對一要強于英國的重巡,但優勢畢竟沒有大到碾壓的程度,如果是1艘重巡加2艘輕巡來對付一艘袖珍戰列艦的話,應該可以穩cao勝券了……1941年4月,“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在南大西洋海域頻頻襲擊英國的海上運輸船隊得手,共計擊沉船只7艘、總噸位4萬余噸。這幾條永沉海底的運輸船讓“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名聲大噪。只要這艘袖珍戰列艦出動,在它航程之內的任何運輸船只都不再安全。一時間,“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的恐怖陰影籠罩著整個南大西洋。但與此同時,它也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而長時間逗留于一片海域更是增大了軍艦的危險,這令艦長朗格斯道夫上校的心里隱隱有些不安。就在朗格斯道夫上校陷入沉思的時候,之前放出去的水上飛機發回的電報打斷了他的思緒……飛行員帶回來的情報讓艦上的人員興高采烈,水上飛機在西南方向距離軍艦大約五十海里處發現了一艘排水量應該不下萬噸的英國貨輪!這可是一條從未遇到過的“大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