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9
心,率殘部向十五集團軍投降?!?/br>之所以選擇十五集團軍而不是八路軍,一方面是因為日本人崇拜強者,而十五集團軍在他們的印象中比八路軍更加強大,尤其是十五集團軍多次以少勝多,令鬼子輸得心服口服,雖然世人都知道以多勝少才是兵法正道,但能夠以少勝多的將領和精銳之師素來都更受敬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十五集團軍旗下有日縱這個特殊編制,雖然這些鬼子之前都無不對“叛徒”恨之入骨,但等到他們自己也投降的時候,立場就完全轉變了過來,反倒是有大量同胞為之效力的十五集團軍更令這些鬼子心安雖然畑俊六在得知岡村寧次投降后的次日就下了決心,但是徐州日軍士氣再怎么低落,畢竟敵人還沒攻入城內,其中那些死硬分子也大都還在,畑俊六不惜自己的名聲受損、以類似“鴻門宴”的方式將那些頑固的少壯派全都羈押了起來,沒了這些中低級軍官帶頭,徐州的二十余萬日軍士兵又早就被十五集團軍打怕了。因此自然不敢抗拒司令官的命令,畑俊六這才總算是松了口氣。即便如此,城內還是爆發了多起小規模的兵變。自相殘殺而死的鬼子多達幾千人,若非胡衛東果斷地派兵進城鎮住了鬼子,此事搞不好還會有什么變數…雖然心里并不想寬恕畑俊六這個戰犯,但是敵人不戰而降。胡衛東也不會傻到拒絕,畢竟徐州城防堅固、兵力充足,而開封戰役又幾乎將中原邊區幾大兵工廠這一個月來新生產出來的大口徑炮彈消耗一空。本就不多的儲備愈發不足(但鬼子卻是不知道的,要不然畑俊六也未必會選擇投降了。)。沒有足夠數量的大口徑炮彈卻硬要強攻的話,即便兩大集團軍光是野戰部隊加起來便有八十萬左右,而且還能從中原邊區不斷獲得補充兵員,想在一個月內拿下徐州全城的話,傷亡也絕不會少于30萬;而如果選擇長期圍困,又會浪費極為珍貴的時間。有違胡衛東倡議提前結束中原大會戰的初衷。因此能夠兵不血刃地拿下徐州,胡衛東還是很高興的,為此他對畑俊六這個投降的老鬼子也不覺客氣了不少,當然,這也因為畑俊六雖然身居高位。但無論是歷史上還是在這個時空中都是背黑鍋的角色(即所謂的“領導責任”),事實上這廝與日軍大本營統帥部的意見常有不和,并曾因此多次卸職,而不像岡村寧次那樣親身參與乃至主導(“慰安”制度與“三光”政策都是岡村寧次親自炮制的),雖然戰犯的身份還是免不了的,但性質上畢竟沒那么惡劣至此,規??涨暗闹性髸饎倮Y束,中國赤色黨旗下兩大集團軍的百萬雄師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消滅(斃俘)了超過70萬日軍(若連運河戰役等相距不遠的戰役也算進去,則超過90萬。),其中俘虜的人數超過了40萬,而赤色黨的兩大集團軍也付出了不下30萬傷亡的巨大代價,如果將民兵游擊隊與蘭封**的損失也算進去,就更是超過了50萬人,而兩大集團軍在中原大會戰期間陣亡、失蹤與嚴重殘疾的總人數也達到了10萬以上,其中八路軍永久性減員約為7萬多人、而十五集團軍則不到3萬(日縱的損失未計入)。這場大會戰中,無論是雙方參戰兵力、各自的傷亡與永久性減員數字都刷新了抗戰以來的新紀錄,而俘虜超過40萬日軍的成績就更是空前絕后。雖然赤色黨的兩大集團軍也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在這樣的大兵團作戰中,永久性減員1:2的交換比已經是非常不錯了,何況鬼子是被成建制殲滅,基本上非死即俘,而赤色黨的兩大集團軍都是傷多死少,復原后便又可以歸隊殺鬼子了,再加上日本的人口遠不如中國,因此相對來說鬼子的損失要大了不知多少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日軍有破壞武器和銷毀彈藥的傳統,但因為開封部分日軍與徐州大部日軍都是成建制地投降,因此中**隊還是繳獲到了不少的彈藥,這使得本來彈藥儲備已經消耗極大的赤色黨兩大集團軍只需稍作修整,就可以再次發動攻勢;而由于邊區兵工廠、乃至于部隊隨軍技師維修能力的不斷提升,兩大集團軍也等于是比以前繳獲到了更多可用的武器,坦克、裝甲車等相對來說較難徹底破壞的重型裝備尤其如此。據戰后粗略統計,如果將可能修復的武器裝備也算進去,兩大集團軍在中原大會戰期間一共繳獲到了步槍30余萬支、擲彈筒10萬余支、輕機槍8萬余支、重機槍2萬余支、各式火炮2千余門、各種汽車1千余輛、各式飛機12架(現在鬼子已經學乖了,只要機場安全受到威脅就立即轉場逃走,只有那些受傷飛不起來的才有可能被中**隊繳獲,其中成功修好的僅有12架),此外還有坦克與裝甲車數十輛,這么多的繳獲,足以讓赤色黨額外再組建六七十萬部隊了,赤色黨正規武裝的兵力也將由此第一次超過日軍總數第三百九十九章贛南事變(上)而且在中原大會戰之前不久進行的運河戰役等多次戰役中十五集團軍同樣有不小的收獲,尤其是擊敗日軍機甲第一軍的那一戰,繳獲的坦克與裝甲車不計其數,若將后來陸續修好(包括利用搶救出來的零部件組裝)的也都全部算上,總數更是超過了600輛這么多新得的坦克與裝甲車則不但足以填補裝甲騎兵師和新38師裝甲營的損失,甚至再建一個常規的裝甲師都勉強夠了。但胡衛東在咨詢了馬仲英和孫立人的意見后,卻將裝甲騎兵師與新38師(注1)用不到的坦克與裝甲車都送給了最近由抗大洛陽分校拆分出來的“洛陽裝甲兵學?!??!?/br>原來,裝甲騎兵師之前那次擴編就已經幾乎將該校的學生抽調一空,即使現在組建一個裝甲師出來也找不到合格的軍官與士兵,與其如此,還不如將洛陽裝甲兵學校的招生規模進一步擴大,為將來裝甲部隊的擴編儲備人才。此外胡衛東還考慮到在中原大會戰慘敗之后,日軍已經基本失去了在戰略層面大舉進攻的能力,因此以后赤色黨軍隊打運動戰的機會必然會大幅度地減少,而攻堅戰的比例則會直線上升,加之隨著日占區被不斷壓縮,日軍的空中優勢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逐漸恢復,這對中國裝甲部隊的發揮就更是不利,因此即便再組建一個裝甲師,也不會對抗戰大局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有一個裝甲騎兵師在,其實也已經勉強夠用了,而且裝甲騎兵相比以中型坦克為主力的常規裝甲師,在地形與氣候的適應性方面都更具優勢,而且油耗與故障率都更低。在十五集團軍計劃中下一步將要攻占的鹽城、南通等河網地區將會十分合用…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