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0
,但是一個日軍常設師團的實力依然不可小覷。如果是野戰,徐向前或許還有將其殲滅的雄心,但是攻堅的話,即便他對于攻堅同樣擅長,缺乏重武器的抗聯也幾乎不可能有得手的希望。除了城防的幫助,抗聯越是向西進軍,距離日軍控制的偽滿核心區域就越接近,日軍飛機的威脅也會直線上升,對于目前兵力已經相當龐大、隱匿十分不易的抗聯主力部隊來說,這個威脅是斷然不可忽視的雖然無力繼續深入淪陷區,但是渡過松花江的抗聯官兵也沒有馬上返回北滿根據地,除了留下幾百名武工隊員四散出去嘗試在三江平原南部建立游擊區之外,徐向前這些天里的主要工作還是像當年紅軍時期外線作戰時一樣就地擴軍籌款,也是依靠在敵占區征召過來的萬余兵員,抗聯主力渡江之后雖然折損不少,但也多少獲得了一定的補充,因而建制還算完整。不過,雖然形勢一片大好,但徐向前對在松花江以南的平原地區建立穩固的根據地,暫時還是不敢寄予太大的希望,否則他也不必利用冬天松花江封凍的機會,盡可能地將當地的人口遷往北滿根據地了。之所以對在這一帶建立根據地沒有信心,一方面是因為東北發達的鐵路交通與相對稀疏的人口密度,想在無險可守的平原地區堅持游擊戰的難度極大,尤其是后者最為要命。另一方面則是深知關東軍真正的實力有多么強大,據抗聯現在掌握的情報,關東軍即使這段時間連遭敗績,總兵力依然超過了40萬人,而且還在不斷獲得增援第三百四十一章七戰七捷(二)m重炮也未必轟得開、卻普遍裝備有大口徑遠程重炮的堅固要塞,是基本上束手無策的,而這么多日軍真要拼命,抗聯部隊也決計消耗不起,雖然徐向前不會因此就對其退避三舍(反正兵力即便損耗到一定程度,也總有辦法可以撤回北滿根據地修整。),但這一帶只能作為戰場(順便再弄點錢糧物資與兵員和人口)卻是沒什么疑問的徐向前現在是真心佩服太祖當初的決策,其實日軍不但在東部和西部邊境修建要塞,北滿和蘇聯之間的邊境鬼子也沒疏漏,只是由于北滿勞動力不足、又相對沒有南滿這樣重要,因此修建進度相對慢了許多,但如果高原來東北再晚一年半載,那些要塞十有仈九就該陸續建成了,若是那樣的話,抗聯想在北滿建立穩固的根據地,就無疑是癡人說夢了。但是北滿根據地搶先建立了起來并迅速擴大,鬼子就根本沒法再建設北滿的要塞群了,反倒是那些監工的日偽軍警丟了性命,抗聯還因此繳獲到了一部分日軍先期運來的物資但是,十幾萬鬼子分駐上千個堡壘,兵力自然相當分散,而關東軍的要塞之中有相當一部分其實目前還在修建之中,兵力不足又沒完整的工事可用,這些鬼子自然要相對好對付得多。高原出色的組織建設工作在這個時候顯出了成效,比起他剛來東北的那會兒。赤色黨在東北的地下組織已經膨脹了好幾十倍,情報工作也因此遠勝從前,也正是因為這樣,徐向前才能清楚地了解到很多目前鬼子根本沒有對外公開的要塞,并從中有的放矢地找出那些工事尚未完成、而且有較大攻取價值的目標m以上口徑身管火炮與各式高射炮,抗聯的重炮部隊與防空部隊也因此在不久之后建立了起來。而由于“積小勝為大勝”的緣故,這些戰斗中的殲敵總數若是加起來的話也相當驚人,光是消滅的日軍就多達1萬余人。此外還救出了10萬多(苦力肯定集中在修建中的要塞)被鬼子抓去修筑防御設施與交通線路的青壯苦力。在歷史上,這些苦力即使沒在修建要塞的過程中累死或被虐待致死,當關東軍所謂的“東方馬奇諾”完成之后,他們也幾乎全被鬼子殺死滅口,僅有少許僥幸逃出,死難者的總數多達數十萬人。而現在抗聯救出他們,不僅僅是挽救了這10萬多條性命,更直接獲得了優秀的兵員,這些苦力普遍年輕力壯而又對鬼子恨之入骨。在徐向前的手下只需稍加訓練就可以成為一支虎狼之師。要知道當初紅四方面軍曾經在1年(實際可能更短)之內將兵力由1萬多人擴充到10萬余人,而且戰斗力依然冠絕紅軍,因此這種程度的擴軍對徐向前來說毫無難度,尤其東北匪患之嚴重一度是國內第一,即使是平民也被迫搞槍防身?,F在日本占領東北的時間還沒歷史上那么長,因此大部分東北成年男子都或多或少地用過槍械(日本占領東三省后,關東軍收繳民間槍支,總數多達上百萬支。盡管是將獵槍也算了進去,但這個數字依然十分驚人。)。這一點是關內絕對比不上的,因而新兵的編訓速度相對來說要快得多,而徐向前帶著新兵也能快速成軍的特長也因此愈發凸顯出來當然,由于部分苦力被鬼子折磨得太狠或者身患殘疾(比如手指殘缺不影響干活,但卻開不了槍,因此除非有特別的專長,否則一般來說無法參軍。)之類的其他原因,即使用兵“多多益善”而且對基本素質要求相當低的徐向前也沒法將其全部編入部隊,但六七萬新兵也著實不是一個小數目,再加上這段時間內又有萬余痊愈的傷兵越過封凍的松花江復員歸隊,以及在松花江以南征召的2萬新兵(反正這里抗聯也占不下來,所以征兵太狠會影響經濟這個問題根本無須考慮,因此只要是年齡合適而且身體還算健康的青壯年全在征兵范圍之內,不過也得感謝這兩年來赤色黨征兵技巧的飛速進步,水平已經幾乎和解放戰爭后期差不多了,徐向前手頭的兵力依然在25萬以上。至于武器彈藥,攻占了那么多鬼子要塞,哪怕基本都是未完成的、鬼子臨敗之前的破壞也較為堅決,但繳獲到的數目即使只有總數的二三成,對于以輕步兵、更準確地說應該是步槍手為主的抗聯來說已經是相當大的收獲了,再加上高原這段時間又設法讓人從松花江北運來一部分武器彈藥,徐向前即使要將部隊規模擴大到30萬人,武器彈藥也是基本夠用的這些戰斗雖然規模都不算大,但因為在很短的時間內集中進行,作戰方式也頗類似,至于戰果就更是輝煌,因此后世史家大多將其合稱為“東江大捷”,這也是抗聯南渡松花江之后的第四次大捷第三百四十二章七戰七捷(三)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抗聯不僅消滅了幾萬日軍,更在努力掏空偽滿“東安省”的人力與經濟基礎,甚至還直接威脅到關東軍司令部極其重視的東部邊境邊境要塞群,這下可將關東軍的大佬們給氣瘋了抗聯在關東軍高層心目中的威脅由此迅速升級到跟八路軍一個級別,僅次于被他們視為頭號大敵的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