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3
好,德國稍次但結構鋼最好,因此抗沉性極強。,美國的與兩國有一定差距,而日本除了大和武藏這兩艘集中全國之力搞出來的精品和美艦裝甲性能相近之外,其余軍艦所用的裝甲放到英德那就是次品,因此本書中設定為現代均質裝甲鋼的強度是日本裝甲的3倍、美國的2.5倍、英德的2倍……注2:球鼻艏可以減小興波阻力,在功率不變的前提下提高艦船航速1-2節,但其中原理頗為復雜,特定的形態只在其對應的某一不大的航速區間內效果明顯,差得大的話甚至反而增大阻力,胡衛東選擇加強最大航速,那么相距較遠的巡航速度自然就要受到影響。至于球鼻艏的設計,邊區現在有整整六七個世界級的流體力學專家,有他們幫忙自然毫無難度……注3:二戰期間飛機彈射器基本都是火藥彈射器,優點是結構簡單,但同時也是軍艦的一大安全隱患,加之彈射的力量偏小,不足以助飛包括后來的噴氣式飛機在內的各種重型飛機,因此戰后被蒸汽彈射器所取代。308而隨著長波警戒雷達長波可以繞著地球表面向前,不受地球曲面影響,但是探測精度較差,只能判斷出敵艦的大致方位和距離,唯一的作用就是預警。技術的成熟,當其與微波雷達一同使用時,后者受限于地球曲面的缺陷得到了彌補,水上飛機偵測方面的價值就更小了。至于讓水上飛機攜帶航彈執行轟炸任務,那就更不靠譜了,飛行一趟得消耗不少燃油,炸彈卻帶不了多少,而且以水上飛機那蝸牛似的慢速,敵人只要有點防空能力就可以輕松將其擊落,遠不如直接用艦炮更加方便省錢,須知中國海軍可不像鬼子海軍那樣面對的是中隊這種缺乏防空能力的對手因而水上飛機相比艦炮攻擊范圍更大才成了一個優點……水上飛機用于反潛倒是不錯的,客觀上也有不小的價值,只是單靠區區兩艘重巡上搭載的6架水上偵察機,作用畢竟有限,而如果有專門的反潛艦船同行,那么又沒必要非得讓兩艘重巡冒險搭載水上飛機了,因為水上飛機對搭載艦船噸位的要求不比后世的艦載直升機高多少,兩三千噸甚至更小的軍艦都能搭載,而中型艦艇即便被炸毀,損失比起重巡來也肯定要小得多。說到直升機,胡衛東自然明白它的價值,奈何人手有限。技術難度又不小關鍵是批量生產并保證可靠性很難,暫時只能將重點放在從德國引進現成的技術上面,雖然二戰期間德國的直升機沒能用于戰場,但是大部分技術難關均已攻克,在此基礎上改進遠比自己從頭研究要劃算得多……水上飛機和彈射器撤除后騰出的空間被6座反潛深彈發射器取代,以保證致遠級重巡洋艦即使獨自作戰中國沒有海外基地,重巡一旦進入遠洋,續航力跟不上的驅逐艦就是個累贅。也有足以自保的反潛能力聲納裝在艦的球鼻艏結構內,這也是一大優勢,不但效果更好。而且航速不減反增…其中2座為12管火箭深彈發射器,用于攻擊較遠處的潛艇,4座為普通的反潛深彈發射器,用于攻擊逼近己艦的敵軍潛艇。雖然這些深水炸彈被敵人攻擊到后也有引爆的可能,但因為聲近炸引信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深水炸彈的反潛效率,裝藥量因此大大減少,一般也就二三十公斤反正二戰期間也沒有核潛艇這樣的大家伙,在近炸引信的幫助下。殺傷力足夠了。,縱使被敵人的攻擊引爆。威力也不足以炸穿致遠級重巡洋艦加強了的水平甲板,威脅遠比水上飛機、彈射器及其火藥庫小得多……魚雷管早就撤除,6座反潛深彈發射器的分量也要比三架水上飛機及其相關設施小一些,再加上軍艦內部一些不必要的載重陸續得到清理,兩艘重巡的自重均有所減輕,續航能力也因此提高,對于沒有海外基地的中國來說,這無疑具有特別的價值……經過為其半年多的維修與改裝之后,致遠號的總體性能極大地提升。與其同樣接受改裝的姊妹艦經遠號一起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頂級的重巡洋艦。值得一提的是,兩艘軍艦的主炮雖然相繼縮小為邊區當時可以完全自主生產的203mml52艦炮,但無論是射速、精度還是炮管壽命都更勝從前最大射程40公里,射速為每分鐘10發,炮管壽命也達到了1000發以上……,如果再配上胡衛東設計的新型炮彈,就算戰列巡洋艦其實現在世界上也沒幾艘了也未必是它們的對手。最終完成的致遠級重巡洋艦性能參數如下:排水量:11,742/16,580噸主尺度全長寬米吃水動力:4臺艦本式蒸汽輪機。8座艦本式重油專燒鍋爐,152000馬力航速:36節續航力:12000海里/16節防護:舷側105毫米,甲板80毫米,主炮塔正面80毫米。其余部位30毫米。,司令塔120毫米火炮:4座雙聯裝203毫米l52主炮,4座雙聯裝127mm高射炮,8座雙聯裝88mm高射炮,12座雙聯裝37mm高炮,12座最新的7管25mm密集陣近防系統。反潛:2座12管火箭深彈發射器、4座傳統的反潛深彈發射器。編制:900人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胡衛東原本的設想,致遠級重巡洋艦的主要戰斗方式是追擊敵艦和逃跑時的反擊,因此只要艦艦尾的防御夠強就行了,舷側的裝甲沒太大意義,就算不全部撤除,也該大幅度地縮減以減輕軍艦的自重,但這樣的改裝卻令軍艦的穩性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后來在德國專家的勸誡下,胡衛東只得接受舷側裝甲僅僅變薄了40mm的新方案,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致遠級重巡洋艦在戰斗方式上變得更加靈活。主炮塔與甲板的裝甲厚度只加到80毫米也是基于同樣的原因炮塔胡衛東本想改成三聯裝,但一來當時還沒那個技術,二來也擔心會影響軍艦的穩性,所以還是沿用了原先的雙聯裝主炮塔。,但即使如此,軍艦的防御能力較前也有了質的飛躍,尤其是加強了的水平裝甲令其可以完全抵御目前世界上任何一種俯沖轟炸機的轟炸,至于水平轟炸機與魚雷轟炸機,先過了致遠級總數多達132門高射炮、且有炮瞄雷達、陀螺瞄準具和近炸引信協助組成的超強防空火網這關再說……其中127mm高射炮與88mm高射炮的性能都超越了二戰時期的任何一種同口徑高射炮,前者最大射高達到了15000米、后者也有12000米,而射速就更是驚人,前者為4秒1發,后者更是達到了2秒1發的可怕射速,而由于晶體管淘汰了原先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