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2
的暴利,也足以靠它們扭轉生意場上的頹勢而東山再起。而胡衛東還怕陳嘉庚還像歷史上那樣因為過于心善而最終破產,特別講了個故事提醒陳嘉庚“有了實力作為基礎,才能做出更大的貢獻,做好事也要量力而行?!?,“有兩個生意人,心腸都很好,甲每賺10塊錢就拿1塊出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十幾年后他成為了屈指可數的大富翁,還幫助了無數的人;而乙則是每賺10塊錢就拿出5塊錢來幫助他人,結果第三年生意不好做,乙還沒幫到幾個人自己就破產了……”如果是以前。這話陳嘉庚未必聽得進去,但現在聽來卻是感同身受,他的女婿李光前正是類似甲的做法?,F在已經是海外華人中屈指可數的大富豪,而像乙這樣做的陳嘉庚雖然得了好名聲,但自己的產業卻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如果就這么倒下去了。陳嘉庚此后縱然還能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四處奔走募捐為國家做貢獻,畢竟遠不能與自己產業興盛時相比?,F在這次意外地獲得了重振旗鼓的機會,陳嘉庚終于開始反思以前的錯誤,適當地降低了從產業里抽血行善的比例,最終實現了他義利兼得的人生抱負……除了1萬噸橡膠。胡衛東還托陳嘉庚替他收購南洋產量巨大的金屬錫,數量越多越好,這一方面是為了自用(中國長江以北都缺錫),另一方面更是為了日后與蘇聯進行交易(注1),要知道蘇聯雖然地大物博,但錫礦卻極其貧乏,而且歷史上一直到歐戰爆發之前都在國際上遭到英國的禁運,以致于斯大林歷史上即使是在支援老蔣抗日的優勢地位下。也提出以三倍于國際市場價格的高價向中國購買錫礦石和金屬錫。這時張浩和毛澤民也都相繼趕來。胡衛東正好請他們向陳嘉庚講解蘇區政策,畢竟大多數人都不可能那么無私,募捐再多也有限度,而投資發債什么的則不一樣,要知道歷史上海外華人認購的國府債券足有他們捐款總數的好幾倍由于胡衛東這個對于工業化了解深刻的穿越者加入,而且紅軍與根據地的實力也遠比歷史上強大得多。赤色黨對待富人的政策因而有了較大的改變,尤其是民族資產階級被更多地視為團結的對象,只針對地主、高利貸者、礦主和青樓大煙館的老板等這幾個最腐朽的階級和違法犯罪者實行專政(原來的職業是肯定不能干下去了,但評價較好的地主之類被沒收規定中的相應產業后可以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而評價差的不但無償沒收產業,還要依法處罰甚至判刑。)。不過此后蘇區的土地都要合作化集體經營或者轉為國營農場,而礦山等公共資源和糧食等戰略資源的買賣也不再允許私人經營,而其他產業蘇區政則是允許甚至是鼓勵的……為了引導民間資本流入蘇區急需的那些產業部門,蘇區政規定對于蘇區現在急需發展的那些行業、例如鋼鐵、機械、水泥、化工、造紙等等予以不同程度的稅收減免,而那些對于蘇區經濟民生幫助不大、或者消耗戰略資源較多的行業則要增收重稅,如煙酒的生產。而對于外來的投資,蘇區政采取的是與蘇區本地投資一視同仁的政策,不過如果能夠引入蘇區沒有的新技術,則可以享受到額外的稅收減免、甚至是財政補貼或者直接以技術入股和蘇區政合辦企業(在控股權與經營權上可以特事特辦)……雖然這些條件比起后世給外資的超國民待遇來,并不算太有吸引力,但在民國時期這個大背景下,根據地沒有苛捐雜稅,地方干部也普遍較為清廉,中國工人又遠比南洋土著吃苦耐勞,只要沒有選錯投資的行業,賺錢的空間還是很大的,若非這里沒有發展橡膠業的條件,陳嘉庚的企業現在又境況不妙,他都有來這投資的念頭了。注1:蘇聯雖然科技水平還不能與西方相比,卻勝在與中國陸路相連,只要目前中央已經在籌劃中的西征獲得勝利(以紅軍現在的實力,馬家軍已經不足為懼了。),國際通道打通,即使蘇聯無心援助中國紅軍,只要開價合適,也肯定能換到很多好東西……第一百四十章出國第一站陳嘉庚不光是聽,他還向張浩與毛澤民兩人提了一些問題,比如像他的橡膠園這種產業,赤色黨是什么政策,結果一下子就將張浩和毛澤民問住了,因為中國國內幾乎沒有類似的種植園經濟,所以根本就沒有制定相關的政策……雖然回答不出很丟臉,但張浩還是如實地將目前赤色黨這方面存在政策空白的現狀告訴了陳嘉庚,并表示發現這個問題后,赤色黨會仔細研究這個問題并確定未來相關政策的,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令陳嘉庚相當欣賞,至于具體的政策他其實并不特別關心,反正他的產業又不在國內,之前提問只是因為好奇……這段時間胡衛東說話不多,因為他在忙著整理思路,還有哪些事情需要陳嘉庚幫忙都得趕快提出來,畢竟他下次來蘇區還不知道要等多久呢。胡衛東此后主要提了兩個請求,一是希望陳嘉庚能夠動員南洋的知識青年以及廈門大學與集美大學(均為陳嘉庚創辦)的師生、尤其是理工科的來中原蘇區,以進一步壯大中原根據地的人才隊伍,二是希望陳嘉庚能夠幫忙采購一些蘇區現在不能生產、也難以在國統區買到,而運進來又不算太難的戰略物資,比如精銅線圈、壓力容器、金屬鉻、金屬鎳、高辛烷值的航空汽油等等,有了貝爾的教訓在先,胡衛東暫時不奢望可以將完整的設備運進蘇區了……就在陳嘉庚密訪中原根據地的時候,老蔣已經通過慣用的分化瓦解之計兵不血刃地解決了陳濟棠,并完整地接收了總兵力不下20萬的粵軍,其中72架飛機(原為73架,北飛途中墜毀一架。)和上百名飛行員當屬最大的收獲(值得一提的是,老蔣本來為了收買這些飛行員準備了大量金錢,但這些飛行員卻紛紛表示自己是為了國家的統一才反陳投蔣,最后一分錢都沒收,令老蔣十分感動,而那個偽稱飛行員要錢實則是為了中飽私囊的廣東空軍參謀長陳卓林則就此被打入冷宮。)。此前因為筧橋航校被紅十五軍端掉而一度元氣大傷的中央軍航空部隊也由此實力更勝昔日的巔峰時期,而粵軍的那些大小艦艇也令中央軍的海軍實力增強不少。因禍得福的老蔣得勢不饒人,很快就集中兵力進逼廣西。擺出了一舉將桂系這個地方軍閥中的最大眼中釘一并拔除的架勢……這下胡衛東雖然還放不下根據地的很多工作,但也只得開始準備行裝,作為穿越者,他很清楚地知道。如果歷史沒有改變的話,老蔣很快就會與桂系達成妥協,他要是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