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
必須速戰速決,為此胡衛東再次使用了屢屢奏效的炮兵進攻戰術,由于有了大量重炮助陣,這一戰術變得愈發可怕。然而縱使明白此戰毫無勝機,殘余的日軍依然戰斗到了最后一刻,其間自殺性攻擊的爆炸聲更是不絕于耳,給獨立師的指戰員造成了很大的傷亡。雖然依靠著遠勝于日軍的火力和兵力、以及日軍聞所未聞的炮兵進攻戰術,紅十五軍獨立師只花了幾個小時就將剩下的四千多日軍全部消滅,但戰后看到那觸目驚心的傷亡數字,胡衛東還是忍無可忍地對著三十多個旅團干部大發雷霆,“我們的兵力是敵人的十倍,炮火更有絕對優勢,四面圍攻已經無路可逃的幾千鬼子,居然傷亡了五千多人(含此前幾天戰斗過程中的兩千多傷亡在內),而且連一個俘虜都沒抓到,說出去我都覺得丟人!”一眾紅軍干部被罵得不敢吭聲,胡璉這個剛加入紅軍還不到一個月的卻硬著頭皮反駁道,“首長,四面合圍固然可以全殲敵人,但敵人眼見無路可逃,必定頑抗到底,您又急于結束戰斗,戰士們不得不頂著敵軍精準的射擊和自殺攻擊強行沖鋒,傷亡大是必然的!與其這樣,還不如放開一個口子,敵人有了突圍的希望,抵抗就沒那么堅決了,傷亡會小很多?!?/br>“可是敵人也會逃走很多吧?”,胡衛東怫然道。“日軍和國內軍隊不同,國內軍隊一般很少會戰斗到最后一人,而且即便圍殲戰中傷亡大一些也能從戰俘中獲得補充,但與日軍交戰,二者都沒有可能,圍殲日軍至少在軍事上是得不償失的。如果不是有必須全殲日軍的理由,我們根本沒必要每次戰斗都要做到一個敵人也不放走,以盡可能少的損失消滅盡可能多的日軍,才是正確的選擇?!?,胡璉毫不畏懼地辯駁道。第八十八章勸說(二更求票)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胡璉繼續闡述道,“圍三缺一至少有三個好處,一是敵人有了突圍逃生的機會就不會與我軍死拼,咱們的傷亡自然會大大減少;二是圍攻敵軍時,敵人一直在野戰工事中堅守,我軍炮火再猛,也未必就能炸死多少人,而一旦敵人離開陣地沒了保護,我軍炮擊的效果就會增加至少數倍;三是敵軍死守時由于建制整齊,有軍官看著日軍士兵基本上不敢投降,即使個別投降也會被軍官馬上擊斃,而日軍突圍后再遭到我軍炮火重創,編制必被打亂,甚至會有不少日軍掉隊,咱們抓俘虜就容易多了?!?/br>“可是不能全殲的話,敵軍逃回去的可都是老兵??!”,胡衛東蹙眉道。“但為了全殲,我軍卻要犧牲多少老兵?”,胡璉毫不退讓地反駁道,“而且敵人逃回去的是戰敗的老兵,而我軍犧牲的,可是戰勝的老兵??!”“這么說似乎也有道理,可是若能成建制地殲滅敵軍,日寇就算重建部隊,沒了這些老兵作為骨干,戰斗力也是上不來的?!?,胡衛東堅持道。“主席說過,抗日戰爭將是一場持久戰,而在持久戰中,成建制地消滅(此處的消滅不包括擊傷)1萬敵人,與在擊潰戰中消滅1萬敵人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即便一支敵軍被成建制地殲滅,敵人也完全可以從別的部隊抽調老兵作為重建部隊的骨干。而且據說日軍有個傳統,他們每個師團在國內都會留下一些老兵作為將來重建的種子,因此即便我們‘成建制’地消滅了日軍的部隊,也并不會影響他們的重建……”,一向愛惜士卒的胡璉繼續陳述著自己的意見。“我想起來了,好像鬼子是有這個該死的傳統……”,胡衛東正想承認自己的錯誤,卻突然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全殲敵人的話,敵軍要么死掉要么被俘,而只是擊退敵人的話,傷亡人數中占據大半的傷兵是可能康復歸隊的!”“首長你不要偷換概念,我們討論的明明是擊潰,才不是擊退!”,有些激動的胡璉連胡衛東此前對他說過的新名詞也用上了,“只要追擊一方有強力的機動部隊,即使是健康的敵軍逃兵也很難逃脫,何況是有傷在身的?歷史上的土木堡之戰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相反圍殲戰又有哪支部隊能夠以一殺十的?”胡衛東聞言不禁點了點頭,沉吟道,“這樣說來也有道理,可是山地作戰還好說,鬼子雖強卻也跑不過咱們的鐵腳板,但在平原地帶,別說我們軍團現在還沒有成建制的騎兵(其實是因為胡衛東一直不重視騎兵),即便是有,騎兵數量不上去,也殺不掉多少敵人,若是遇上堅決阻擊的日軍斷后部隊,只怕還會損失不少,可是單純為了追擊而組建大規模的騎兵,是不是太浪費了,畢竟一匹戰馬要吃掉五個戰士的口糧,而戰斗力甚至還不如一個步兵??!”“為什么非要用騎兵呢?咱們繳獲的那些戰車您怎么忘了?”,胡璉咧嘴一笑道,“以您以前上課時所講的裝甲集群突擊戰術來看,那81輛戰車正面作戰稍微少了點,但用來追擊卻足夠了,而且與騎兵相比,戰車追擊時幾乎可以做到零傷亡。同時戰車對敵軍心理上的震懾力也遠比騎兵大得多,敵人一旦敗逃,本就人心惶惶,這時咱們的戰車隊突然出現,相信很多敵人都會望風而降吧?而且對于敵軍的斷后部隊,裝甲集群也很可能一舉將其沖潰,這是防御薄弱的騎兵很難做到的……”“裝甲部隊拿來追擊是很好用,可是咱們哪兒來的坦克兵???我倒是會開,但也只能啟動一輛啊?!?,胡衛東不禁苦笑道。“我也會開啊,另外咱們部隊里至少有好幾萬是中央軍王牌部隊反正過來的吧,其中應該總有幾個會開的,讓他們當教官進行培訓就行了?!?,胡璉笑道。“你會開?什么時候學會的?”,胡衛東驚訝道,他知道歷史上淮海戰役中胡璉就是開著坦克成功逃跑的,但一直都以為胡璉是抗戰后期11師換裝美械時學的,想不到現在就會了。“陸軍教導第一師的戰車隊成立后,我常過去玩……”,胡璉得意地笑道。“原來如此,胡璉之前曾是十八軍的特務營營長,加上黃埔生的身份,到戰車部隊去串串門也沒什么稀奇,但隨便玩玩就能學會,悟性還真是高……”,胡衛東暗嘆道。胡璉跟著又繼續進言道,“而且短時間內咱們的戰車主要是用來嚇人的,所以咱們只需要有會開汽車、會開炮、會用潛望鏡的,將他們送到戰車里稍微練習一下就可以用了,反正敵軍慌亂之中也不會觀察咱們的戰車開得穩不穩、戰車炮打得準不準……”胡衛東這時也終于明白了胡璉的意圖,笑問道,“你說了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