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9
人的身子無礙,但喝幾貼安胎藥卻是有益無害?!?/br> 攝政王:“可?!?/br> 沈府里沒有配備私人藥房,趙允承想了想,吩咐人拿著方子,去攝政王府抓藥。 外邊的藥鋪,他瞧不上。 殿下派人回府抓抓抓……抓安胎藥,這件事驚動了高遠,把年過半百的高都知嚇得一驚一乍,差點兒沒昏死過去。 不敢置信,殿下在外頭的相好懷殿下的子嗣了! 前一刻高遠還嘮嘮叨叨,三番五次提醒自家王爺注意賞賜避子湯,莫讓市井女郎有機會母憑子貴,下一刻得知那女郎懷了身孕,高遠的嘴臉便也一日三變,改主意了。 王爺在二十七這一年,終于后繼有人,當上父親。 高遠大喜過望,有些激動難忍,最后竟是想哭,真是太好了,以后攝政王府便不會再冷冷清清。 王爺的日子,也不會再蕭蕭索索。 激動之余,高遠立刻收拾好安胎藥,讓人送去。 等到晚上,攝政王陷入一片死寂的時候,高遠忽然意識到,他錯了,就算王爺有了子嗣,熱鬧的也只是那位夫人的院子,而不是攝政王府…… 高遠:所以王爺什么時候把夫人接回來! ☆、第54章 第 54 章 南城沈府, 秦嫀歇了一宿, 打起精神, 命人將洛陽帶回來的兩大車東西, 分揀開來, 一部分送到娘家秦府, 順便帶去喜訊。 今日正是九月初八,秦府二娘子出嫁,雙喜臨門,秦員外和王氏喜不自勝,美滋滋的, 卻是好奇,那三女婿怎么不來賀喜。 趙允承當然不能來賀喜。 他頭頂秦府三女婿的身份,若是與屬下嚴提點相見,豈不是會泄露身份? 因此他天蒙蒙亮便尋了個由頭出門, 說自己有要緊事,實則去上朝。 浪蕩了幾日,朝中有事務要處理。 回到自己的大本營, 攝政王很快就聽到關于自己的傳聞, 原是他前幾日杖責了靖海侯世子一事傳開,眾人皆說他鳥盡弓藏, 兔死狗烹。 趙允承冷笑,鳥盡弓藏? 錯了, 鳥還未盡, 但弓不好使, 為何不能藏?兔還未死,但狗不聽話,為何不能烹? 眾人聽說,那靖海侯世子被打得臥床不起,慘不忍睹,卻依舊不敢說攝政王的半句不是,著實可憐可悲。 但大部分人還是喜聞樂見的,一來靖海侯風頭過盛,必然遭人眼紅,有的是人想看他倒霉,二來靖海侯世子風評不好,四處樹敵,攝政王打他就打他,還用挑日子嗎? 這件事最后傳著傳著,就變成攝政王為了敲打靖海侯,叫他莫要得意忘形,因此拿他愛子開刀。 不管誰信不信,總之靖海侯深信不疑。 從那以后也收斂了許多。 朝堂上風云變幻,后宮仍是一片祥靜。 說說那小官家的母妃崔太妃,自打母族一家被流放崖州,她瘋了一陣,見親子與自己越來越生分,之后似乎有所開竅。 這不,今日又親自送膳食與苦讀的兒子,彌補母子之情。 小皇帝終究年幼,對母親有種天然的依賴,久而久之,便也對自己的母妃緩和態度。 甚至苦口婆心地提醒崔太妃,要謹言慎行,凡事莫爭強好勝。 那崔太妃只是無奈屈于現實,暫時韜光隱晦,心中還是有個強權夢的,雖千般告誡自己要忍,卻仍然沒忍住不服氣道:“若不爭不搶,為娘當初連進宮的機會都不曾有,你知曉嗎?” 小皇帝不為所動:“命里有時終須有?!?/br> 比如他,明明什么都沒做,卻被推上皇位,這不是他爭取來的。 最重要的是,他睇著崔太妃:“母妃以為,自己比之皇太/祖母、九皇叔、莊太后等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言下之意,你是否覺得自己很厲害? 崔太妃:“……” 她怎么會不知曉皇帝兒子的意思,不過是變相地在說她不自量力罷了。 受到這等委屈,崔太妃臉紅耳赤,惱羞成怒,不滿道:“你也與他們一般,瞧不起我的出身!” 說了這么久,得到母妃一句,小官家默不作聲地凝視著她,直到崔太妃被瞧得氣急敗壞,才無奈地搖搖頭:“不怨出身?!?/br> 再多的,他也不想說了。 只希望自己以后娶的妻子,能夠體諒自己。 - 今日嚴提點娶親,司里與他交好的同僚,下衙后興高采烈地提著賀禮前去喝喜酒。 紅光滿臉的嚴提點,身穿一身大紅的新郎官喜服,想到嬌妻已在臥房中安置,站在前邊迎客的他笑容滿面。 負責唱禮單的嚴府管事,一口氣唱完兩位連襟周府和沈府的禮單,前者已算得上厚禮,叫人驚嘆,不愧是商戶,有錢。 那沈府亦然,禮單長且樣樣精致難得,叫嚴府的管事大開眼界,越念越大聲,巴不得叫所有人聽聽。 念完這張,管事的拿起下一張,赫然看見上頭寫著攝政王府趙允承的名號……他好慌。 嚴云祈道:“怎么了?” 管事倒吸氣:“是,是攝政王殿下的賀禮?!?/br> 嚴云祈也是吃了一驚,什么?攝政王竟然給自己送新婚賀禮? 這倒是他從沒想過的,但是仔細想想,上司給屬下送份賀禮,好像也說得過去? 為以示尊重,嚴云祈親自接過禮單,自己將之唱完。 他卻不知,這張禮單非是攝政王以上司的名義送給他的,而是以妹夫的身份。 秦三娘準備的那份賀禮,不管黑衣承不承認,里頭沒有他的份。 這怎么行? 所以黑衣吩咐高遠:“那小娘子的jiejie成親,你看以我的身份,應該備些什么禮?” 高遠驚疑不定:“難道您已公開自己的身份,與他們見過?” 趙允承抿唇:“不曾?!?/br> 高遠語塞:“……”那您就沒有身份啊,小娘子的jiejie成親與您無關,也就是說這個熱鬧咱們不用湊。 最后禮送去了,也就說明這個熱鬧王爺硬湊了。 只可惜那嚴提點做夢都不會想到,自個收了兩位妹夫的禮,一個姓沈,一個姓趙。 秦嫀懷胎,不便出門。 二jiejie大喜的日子,她沒有到現場祝賀,但她的存在感并不低,那份氣派的禮單,讓眾人知曉,嚴家新婦秦二娘子,有位嫁入高門的幺妹,頗得沈家看重,萬萬欺不得。 如此一來,秦二娘子雖頂著商女的身份,在嚴家卻也不曾低人一等,甚至乎因為種種關系,她的地位還不低哩。 畢竟誰不喜歡有福氣的人? 而此女可不就是旺夫嗎? 婚禮過后,秦嫀收到娘家來信,問她身子可爽利,明日二jiejie回門之日,是否能與姑爺來相見? 秦嫀暫且不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