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5
雖貴為國公府世子,但還很少經歷朝堂上的傾軋爭斗。所以他能想得到向陛下自陳顧家清白,卻沒有想到借助文武相爭,來保住定國公府。 顧煥點了點頭,“我已和成國公曹將軍商量好,秘密派遣親信去往幽州,還有滄吳兩州打探,屆時定能查到王旦這jian滑小人做下的惡事,哪怕是蛛絲馬跡也不會放過?!比羰怯行掖娴膶⑹咳俗C就更好了。 這樣的機密之事,他對蕭函依舊不加隱瞞。既然信任對方,就無需什么保留。說完顧煥還緊!緊緊看著蕭函,希望對方能點評指教一下是否可行。 那些與定國公同朝為官的武將勛貴可比顧煥一個年輕人手段老辣多了,這些才是顧煥能用得上的人脈資源。蕭函頓了頓,“除了邊關,京城你們也可以多多留心?!?/br> 前者耗時至少要一兩月,拖得久容易生變,“還有一個人,你們可以查查?!?/br> 她沒有說話,而是以指蘸了點茶水在桌上寫出二字,‘安王’。 蕭函平靜道,“既然你說左相突然與他結親,左相又在殿上為王旦說話,那么查查他與監軍王旦之間的關系,或許會有收獲?!?/br> 顧煥握緊了袖中的拳頭,臉上表情雖沒什么變化,但心底更冷了幾分。監軍王旦雖為陛下寵臣,但敢插手軍務,甚至貪功冒進調動大軍,事后還陷害定國公府一門。這般膽大包天背后肯定是有人撐腰,而安王,便極有可能就是這幕后之人。 ……………… 自顧煥面圣自述清白后,京中的輿論形勢果然有所反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之前的是監軍王旦的一面之詞,希望能查清戰事具體緣由,還無辜戰死的將士一個清白。 處在風口浪尖上的王旦坐立難安越來越慌,屢屢向安王求助,也就落入了有心人眼中。顧煥聽從了蕭函的建議后,就暗中派國公府的部曲手下一直暗中盯著王旦的動靜。 果然等到王旦按捺不住,幾次私下與安王密會。 定國公府在朝堂上的勢力更是查到當初推薦王旦為監軍的人正是安王。此舉還投了陛下的心意,監軍設立的目的就是陛下為了防止領兵在外的將軍擁兵自重。 大燕已至四代興盛,陛下近些年來也有重文抑武之象,種種舉動不過是為了防止武勛集團勢力坐大。 至于安王,顧煥曾聽父親說過,安王曾經有意拉攏定國公府,甚至舍出正妃之位迎娶顧家嫡女顧苒。但定國公性子謹慎規矩,不愿意讓家族牽扯入爭儲這等大事中,便以小女年幼推拒了。 想來那時就已經結下了梁子。 231、仙緣 老太君和謝夫人也從顧煥那里得知了,王旦貪功冒進害死定國公的背后還有安王的影子,又是驚懼又是不可置信。 謝夫人甚至后悔在夫君推拒安王求親時,沒能多勸兩句,哪怕婉轉一些,也許就不至于叫安王記恨上定國公府。非但在戰場上害了他們父子的性命,還要置整個定國公府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老太君倒是清醒,看得明白些,平靜下來對顧煥道,“爭儲乃國家大事,不是我們這樣的人家能隨意摻和的,你阿翁在時就不隨便站隊,無論誰做了那個位子,都是需要將領打仗的,所以你父親做的沒有錯?!?/br> 只是安王此人,實在心胸太過狹窄,非明君之象。 顧煥點了點頭,被蕭函一點透,許多事情都想明白了。王旦為何屢屢插手軍務,私改進軍策略,恐怕是想著打了勝仗他好搶功勞的主意,也為他背后的安王增加助益。 如今因他之過而導致慘敗,王旦和安王便將所有罪責推到定國公府頭上。 但安王畢竟是陛下愛子,就算是捅了出來,陛下未必不會護著,推出其他人來背黑鍋。 國公府正處于風雨飄搖之際,看著明顯成熟也瘦削了不少的長孫,老太君又嘆息了一聲,“要是對上的是安王,你行事一點要謹慎小心些,切記自身安危最重要,以后出行記得帶上府里的親衛?!?/br> “孫兒記得了?!鳖櫉ㄕJ真道,“若有不足之處,我會向蕭先生多多請教?!?/br> 老太君欣慰一笑,覺得國公府大難之間還是有可慶幸之事,一是顧煥年紀輕輕已能挑起國公府的大梁,二是能得蕭函這般不凡謀者人才出手相助,何等大幸。 老太君和謝夫人都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對蕭函也越發重視,一再吩咐府里的仆婢不可怠慢了蕭公子,幾乎是最好的待遇。 其實對蕭函來說,她也沒做什么,除了一開始救顧煥性命的丹藥,后面也就只是說了幾句話,具體行事還是顧煥自己去做,不管是聯絡武勛尋求支持合作,還是面圣陳情對質,還有派出親信監視探!探查。 國公府雖經歷傾覆危難,但底子還是在的,局面穩住后就不難了。 在國公府待久了,蕭函反倒有些不適應這種仆婢簇擁金玉富貴的生活,連換個衣服都有婢女伺候著。大概是在忘琊山上清靜無為久了。待了幾日后蕭函出了國公府在京城里閑逛。 顧煥還特地派了親衛保護,現在定國公府的敵人已然明了,顧煥擔心會將蕭先生牽扯進這漩渦中,連累他被安王和王旦的人盯上暗中謀害。 至于蕭函來時佩戴的長劍就被顧煥忽略了,畢竟京中形勢復雜,要是真狠下毒手,非一人之力可以匹敵。 蕭函見國公府的親衛訓練有素,不遠不近的跟著,還會給她看上的東西付賬,甚至在后面提著,也就聽之任之了。 只是她沒想到,在京城也能遇到熟人。 也不算熟人,頂多是有幾面之緣罷了,蕭函看著緊緊拉著她衣袖不放的錦衣少年,略感到有些頭疼。 少年生得唇紅齒白,面若俊秀,頭戴紫金冠,風姿卓朗,眼里此時一片光彩熠熠,滿是歡喜和崇敬之色,“蕭真人,我終于又見到你了?!?/br> 蕭函其實想將他拍開好扯出衣袖走人的,但回憶其此人的身份,在此處出手還是挺麻煩的。 此少年名為趙湛,趙亦是本朝國姓。 說起蕭函與他的結識,還得追溯她離家的頭一年,那時走遍天南地北尋仙訪道。像辛照那樣一只腳踏入仙道的半仙散修才兩三個,倒是招搖撞騙的遇到不少。 也不能說那些人一點本事都沒有,只是本事實在太過不堪,法術神通猶如街頭把戲,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