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5
還不到與老五完婚便有夭亡的架勢,這實在不是件幸事。若傳出去世人還會說他眼光不好,為兒子挑的未來正妃人選是個病秧子,還要連累老五背上克妻的名聲,梁安帝想想心里就一陣煩悶。 淑貴妃在他跟前抹著淚,柔聲切切道,“都怪臣妾不好,沒能照顧好這孩子,辜負了陛下的期望?!?/br> 梁安帝嘆了一聲,“這如何能怪得了愛妃,只能說她沒什么福氣嫁進皇家來?!?/br> 哪怕他也知道這門婚事是撫慰功臣遺孤,昭顯他的恩澤,但一個福薄命淺的女子,梁安帝心里也存了些不喜。 即便對太醫院下令,一定要全力醫治,但梁安帝心中其實已經不報什么希望了,畢竟太醫都說無能為力了。 梁安帝頓了頓道,“要是人真的救不回來了,便為老五換個正妃人選吧?!?/br> 待側妃進門半年后便是皇子大婚,迎娶正妃,現在換人也還來得及,免得落人口舌。 淑貴妃掩下眼底一閃而過的算計,屈了屈膝語氣仍舊溫婉柔聲道,“臣妾一切全依陛下的意思?!?/br> …… 京中很快便有了傳聞,南寧侯嫡女榮安縣主即將成為未來五皇子正妃,一時間南寧侯府的門檻都快被踏破了,多得是絡繹不絕的恭賀聲。 這也不怎么令人奇怪,那位曾蒙陛下指婚的易家姑娘如今纏綿病榻,無論如何也嫁不進皇家了。 五皇子本就被添了兩位家世背景不弱的側妃,如今新換的正妃人選乃是家族繁盛根基深厚的南寧侯府,可謂是妻族強盛如虎添翼,陛下竟也不擔心五皇子勢力增大,威脅到他的權位,落在眾人眼里委實是偏愛盛寵了。 趙承瑋一系的勢力卻是清楚,陛下這是在補償五皇子,誰讓先前為他挑了位體弱多病過不了多久就可能撒手人寰的正妃人選呢?,F在要換也只可能是往好的挑,往身份貴重的選。 188、 古代孤女 改變脈象,造出命不久矣假象,對曾有國醫圣手之名的蕭函來說,不是件多難的事。 在稍稍意識到淑貴妃和五皇子真正圖謀后,蕭函就開始從易家父兄的遺物中找出親信故交,準備好給他們寫信。信的落款人當然用的不是易瑕的名字,在這個禮教嚴苛的古代,女子的身份實在舉步維艱,哪怕是對一些受過易家恩惠的舊人。 說的直白點,以易暇的身份去找他們,蕭函還不如聯系在鄉下養老的奶娘呢,相信易家的忠仆可能還會對她這位曾經的小主子有著毫無保留的信任,沒有所謂的顧忌質疑。 蕭函直接取了個易家門生的身份,一位曾經受易將軍教養,當作子侄輩照顧過的年輕人。再弄一些證據,比如手札里提過的事,易父的遺物,取信于人也就不難了。 其次,蕭函也不會在信中索求什么幫助,且不說他們是否真的值得信賴,那位投誠五皇子門下還讓女兒當上了側妃,自己留任京中還謀了個不錯差事的黃將軍,不就是個明晃晃的例子嗎? 人走茶涼,世事無常,且人皆有私心。像傅鈞這種能愿意雪中送炭伸一把手的,可能都會被對比成有情有義了。 蕭函只是以編造的易家門生身份,自稱游學在外多年,不知京中時事,也不知易家故人現今如何了,心中懊悔愧疚難當。 但凡稍有些良心,念著舊情的人,應該也能去打探一下易家唯一的后人易瑕的處境了吧,從他們的回信上,蕭函就可以試探出他們是什么態度了,分辨出哪些人可以為她所用。 既然人有私心,那么蕭函也可以借助他們的私心加以利用。 就好比易家舊部中與那位黃將軍不對付的也大有人在,有的是看不慣他這種背棄小人的行徑,也有的是嫉恨他不僅升官發財,還送女兒當上了貴人。無論是哪種,蕭函都有手段拉攏,或情義或利益。 進一步聯絡這些人之后,蕭函對朝廷局勢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這些信件能夠不引人注意的寄出去,還得多虧護國報恩寺的襄助,蕭函在信中對那些人自我介紹的說法便是暫借居護國報恩寺中,據她了解過,報恩寺環境清凈幽美,稍有家底的年輕舉子,游學書生,外地的富家公子都會借住于此,且寺廟僧人不會過多探查身份來歷!歷,可以說是很好的一層掩蓋方式。 護國報恩寺曾收了易家供奉的那么多香火錢,僅僅是借個名頭也不為過吧。 …… 傅鈞心情有些不大愉快,他本準備好了說詞,尋一個適當的機會向梁安帝進言,言明易小姐非五皇子良配,再提提易家如今人丁凋零敗落之象,恐難擔任皇子正妃職責。 但凡陛下心中有半點不忍或顧忌,也知道這門婚事不那么妥當,再尋個理由也就收回旨意了。雖然可能會令易小姐名聲受累,但至少能保全性命,離開國都安度余生。 還沒等他來得及說,太醫院就確診易小姐油盡燈枯,陛下以此取消了指婚,還另擇了南寧侯貴女。 連禮部都為五皇子還沒影的大婚之事開始準備了起來。 私下看過太醫院的脈案后,傅鈞也不得不相信,他晚了一步,不管這其中是否有人暗害易小姐,易家血脈即將斷絕已成事實。 傅鈞年紀輕輕便登臨高位,行走御書房,自然不是什么真正良善有同情心的人,他也不會將易小姐坎坷的命運怪責在自己身上,懊悔自己沒能早些出手,或能用心關注一些,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境地。 只是想當初易家一代將門,聲震大梁,驅逐外寇,何等榮耀,世人景仰,他那位同窗好友為國子監佼佼者,依舊從家訓毅然從軍身先士卒,易家的名聲并非虛言,可如今卻連個孤女最后的一點血脈也要凋零了。 而關心的人卻沒有幾個,競相討好恭維似乎內定是太子人選的五皇子,大肆吹捧南寧侯府的貴女是何等賢良淑德,端莊高貴。 傅鈞不免生出些兔死狐悲之感。 若是再過十年二十年,世人可還記得大梁帥才易云章,等到外族休養生息卷土重來,又能有多少將領可以阻擋于關外。 哪怕被稱贊有宰輔之質,現在的傅鈞也還沒有那個能力和話語權去插手這些事,只是對淑貴妃和五皇子一系的勢力更多了不喜反感之意。 …… 鄭家此時也是一片凄風慘雨,最不希望看到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