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3
兒的勁頭,當他女婿可了不得。 但金口玉言也沒有收回的道理。 這也只是小事一樁,乾明帝擺了擺手,“別讓太后久等了,還怪罪到朕身上就行?!?/br> 待衛國侯離開后,乾明帝批完幾份折子,想起此事,又喚來一人,語氣淡淡問道,“衛國侯府最近可還有發生什么事?” 那人便是皇城司負責密探的首領,對于朝臣和勛貴的動向,乾明帝時不時也會關注一二,大夏密探便是最好用的工具。 衛國侯府低調謹慎,向來令皇帝放心,這次也同往日許多次一樣,沒有什么差別。 只是那人回稟起一件事,正是趙言蹊與大哥趙懷庭所說的事。 乾明帝微微一挑眉,有些驚訝。 衛國侯府會查探認回的郡主丟失這些年的經歷,住在哪,被什么人收養,必要時候收拾首尾,以免影響郡主名聲,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他待衛國侯府一向榮寵,對兩個外甥也十分熟悉寵愛,趙言蹊身上的爵位還是他另外賜的,他聽底下人說過,這小子在大理寺做事很有沖勁,一心不想頂著侯府的名聲和爵位,而是要做出成績來,倒令他有一兩分喜愛。 但還是年輕了些啊。 乾明帝不知道的是,趙言蹊會查的這般苦手還是因為蕭函提供的信息太過簡略。只當這小子還太年輕,這點事都辦不好,搖頭笑了笑,隨口道,“你也派人幫趙言蹊查一下吧?!?/br> 他也沒懷疑會有假,且不說他對衛國侯的信任,就是大夏密探呈送回來的畫像,也證明絕對是長公主和衛國侯的女兒。 這事也只是稍稍耽擱了乾明帝一會兒的工夫,他便又拿起了新折子,翻看起來。 哪怕是親外甥女,但每日要處理這么多國家大事,乾明帝也無心將精力在一個小姑娘身上。 …… 衛國侯府尋回當年丟失的明珠郡主一事,其實早就傳開了,哪怕衛國侯在沒確定身份之前,一直壓著低調行事,但現在都一而再的入宮了,宮里宮外有心的人,都知道的差不多了。 的確挺讓人意外的,誰能想被叛賊擄走還毫無音訊就是十多年的人,還能有朝一日被尋回。 也就還不曾真正露面過,但也有不少人積極地打探著這位郡主的各類消息,還開始盤算能從這位郡主身上得到什么好處。 聽說長于鄉野,養在商戶人家,還習武不曾纏足。 放在任何一位貴女身上,幾乎都是致命項了,但誰讓她爹是衛國侯,她母親是昭華長公主,當今陛下是她親舅舅呢。 這些就足以大把的年輕俊才對她趨之若鶩了。 皇子王爺什么的還矜持些,但他們也各自有勢力,尋個風華俊茂的青年,別說娶一個長于鄉野的女子,就是入贅,只要能有助于他們的勢力,也是沒問題的。 衛國侯從宮中回到府里的時候,趙言蹊和趙懷庭仍在為小妹的事爭執著。 趙懷庭自認定了是他親meimei盈歡后,就全然一片維護之心,對趙言蹊的疑惑不解,只勸道,“也許盈歡有什么難言之隱吧,或者現在還不想同我們說?!?/br> 趙言蹊卻有些不依不饒,“既然是一家人,有什么不能說的?!?/br> 他就不明白了,有什么說不得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刻意瞞著他們呢,盈歡若是曾經受了什么委屈,遭了什么罪,侯府自然會幫她出頭,甚至都能以傷害郡主之名論處。 若是對養大她的人家有感情,侯府也能饋贈金銀財寶,提攜那家人,天大的福分好處,盈歡卻好似根本不在意,半句也沒提過。 衛國侯知道了他們爭論的緣由,也是皺了皺眉,沉吟了一會兒,然后對趙言蹊道,“此事為父會處理好,你這做兄長的,也不知該讓著些meimei?!?/br> 趙言蹊有些不服氣,他哪里做的不好了,不過是想查個清楚罷了,說懷疑他也沒真把盈歡帶到大理寺當犯人去審啊。 衛國侯冷哼了一聲,指著長子趙懷庭道,“你有像你大哥一樣,去清漪院看你meimei嗎?她回來幾天了,你有給盈歡準備過什么禮物嗎?” 趙言蹊一噎,這幾日他查著這事,是沒來得及關心親近過認回來的meimei,甚至還沒怎么正經說過話。 衛國侯拂袖負手道,“就這樣,你也好意思說你是做兄長的?!?/br> 趙言蹊被父親說得自知有些錯,乖乖低頭了。 待兩個兒子退下后,衛國侯本來嚴肅沉穩的神色竟浮現一絲憂慮。連次子都意識到的問題,他怎么會發現不了一些不對勁。原來他只當盈歡剛認回來,對他們這親生父母還有些生疏,不夠親近,一時半會還不愿敞開心扉,也就不愿意多說,但言蹊查探不到收養女兒的人家,還是一絲線索都無,他就開始覺得有些不簡單了。 衛國侯一嘆,還是改日同女兒談談吧。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么么噠 124、替身明珠 比起探究女兒被收養的經歷,衛國侯先處置了公主府內一批嘴碎的下人, 全部都給杖斃了。 認回女兒一事, 的確擋不住滿京城的悠悠眾口,議論紛紛, 還有私下里的八卦,但府里的人嘴也太不牢實了, 什么長于鄉野, 不知教養,再傳下去怕是要沒邊了。 雖是越過了長公主的權, 但長公主府上下在衛國侯的威勢前也不敢說什么, 昭華長公主難得見夫君這般, 有些被驚著了, 自衛國侯卸甲歸田后, 就一直修身養性, 倒是讓許多人忘了,他也曾是執掌帥印征戰沙場殺氣縱橫的大將軍。 衛國侯溫聲安撫長公主道,“沒事, 我都會處理好的,不用擔心?!?/br> 昭華長公主知曉緣由后,也是氣惱不已, 這些可都會影響到女兒的名聲還有未來婚事, 于是吩咐下去,連那些仆從的家眷也一并遠遠發賣了。 衛國侯這一殺雞儆猴,敲山震虎后, 果然坊間就很少再有敢議論這位歸來的明珠郡主了。 昭華長公主卻是想著盡快讓女兒學回世家貴女的禮儀規矩,叫外人沒有說道的機會。長公主府里的嬤嬤好幾個都是宮里教養嬤嬤出來的,尋常富貴人家想請來培養自家姑娘還沒那個資格呢。 但在長公主和郡主面前,都是畢恭畢敬的,是那種奴婢對主子的尊敬。 只是等到了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