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2
?,F在的他,從很多方面來說,可以說低調,也可以說是只想看看世間風景,探尋一下自己系統的秘密,頗為有點淡泊明志的味道了。 季緣老人見此,也不再多說,只是問李子木還要不要再彈了。聽李子木說不彈了,季緣老人有點失望,但還是拿布匹小心把古琴抱起來,然后放回了竹筐。 倆人再次在山上呆了一會兒之后,老人問李子木要不要去道觀那里看看。 硯山這兒的道觀可是有名氣的,古時候的好些帝王,都對硯山這兒的道觀進行過嘉獎,是有名的歷史保護建筑。 至于現在嘛,已經不盛行道士了。 不過道觀里面,還有幾個人在,算是廟祝。平時的時候,這些廟祝管理一下道觀,別的倒是也沒什么事。 李子木跟著季緣老人一路聊天下去的,這才知道,季緣老人身上的不少衣服,都是道觀的廟祝送他的。 李子木這才明白,怪不得老人穿的道服。 老人呢,偶爾也給道觀里面送一點野菜什么的,兩邊經常走動。 俗話說,下山容易上山難。 李子木這回是下山,而且走的是專門修建過的小路了,那速度就更快了。雖然,到后面進道觀要繞著窄窄的山路前進。但是在外側,都打了腰高的防護欄。只要不恐高,也不作死,基本沒事。 穿過了小棧道之后,李子木又爬了一段陡坡,這才看到了道觀。 道觀是建造在懸崖邊之上,走的風格不是大眾大氣磅礴的路線。它的整體風格偏向灰暗的寧靜,建筑物屋檐都是修建了飛檐,意思為羽化飛仙之意。所有的建筑物繞著山巖建造,坐落在崖體之間。一些靠近山崖的亭子護欄一側,甚至有云霧在下縹緲,十分有特色。 李子木覺得,道觀真是來對了。 真是不到處走走看看,你就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這么多的風景。 這里的道觀很具有年代感,真是難以想象,這種危險的地方,古時候的人是怎么建造成功的。 李子木拿著手機拍照,這功夫,他們身后竟然傳來的呼喊聲。 李子木下意識扭頭一看,是一個看起來三四十來歲,穿著道袍的中年人一路跑過來。他的后面,還跟著兩個人。 “大爺,您來了?!焙竺娴闹心耆舜鴼?,看到了老人,顯得很熱情。 “山人,又來叨擾你了?!崩先瞬缓靡馑嫉?。 中年人倒是不在意,讓他身后的一個穿著道士服的去拿什么東西,然后詢問道:“大爺,我剛才打掃道觀的時候,聽到山里有人在彈琴,您知道是誰嗎?” 中年人顯得有幾分迫切,剛才他就是循著聲音跑出去找人的。 不過硯山畢竟那么大,雖然他聽到了些許余音,但真要找,哪里找的到。更別說,后來琴音聲還停了。 最終,他只能有點失落的無功而返。 這不,回來的時候看到季緣,就趕緊跑過來了。 季緣也是硯山的老住戶了,這段時間,硯山不是旅游旺季,來的人比較少。一般來玩的人,也不會帶琴不是。 所以,中年人就想著問問看,季緣見沒見過彈琴的人。 季緣老人一看李子木,笑道:“就是他,他用我的琴彈的。山人,我知道你好琴,特意帶來,給你認識認識的?!?/br> 季緣老人因為多次受到道觀的接濟,而且他的古琴,其實也是這中年人教的。畢竟他雖然會拉二胡,但也不會無師自通古琴不是。 因為知道中年人愛琴,他有意帶李子木來的。 李子木一聽,有些哭笑不得。 季緣老人大概是出于對中年人的感激,這才引了他來。倒也不是壞事,李子木也什么好介意的。就來李子木覺得,他的琴等會兒別在真正的大家那兒聽起來一般,那多尷尬啊。 就像是你的長輩把你夸的不行,其實在真正懂行的人眼里,你也就這樣,那就丟人了。 不過聽這中年人問的那句誰彈的,看起來挺上心的樣子。李子木琢磨了下,想來應該也不差。嗯,那他就放心了。 ※※※※※※※※※※※※※※※※※※※※ 第一更,隔壁已經跟完了~ 晚上還會有二更噠~ 第164章 達者為師 “小伙子, 是你彈奏的?”中年人聽季緣老人講了之后, 立刻看向李子木,十分驚喜。 他跟季緣老人不同, 中年人是家境殷實之人。之所以來這里做廟祝, 管理道觀,其實他原本是在家修行的居士。后來家里呆的煩了,就來山上了。 平時在山上,中年人除了修葺打掃道觀外, 更多的就是彈彈琴品品茶,然后修行一些強盛健體的道家功法, 過的怡然自得。 這其中, 琴就是他的最愛了。 他手頭上,可是收藏了有上百架的古琴。昂貴的, 甚至有一架高達上百萬。 大概是中年人太過熱情, 李子木抱著貓皇都退后了幾步。 別這么看他啊,怪滲人的。 不過,這中年人看李子木的模樣就知道肯定是他。其實他也就是順口下意識一問,因為季緣老人沒理由去騙他不是。 雖然李子木看著年輕,但中年人竟然不管這些,直接學著故人的模樣, 抱拳給李子木鞠了一躬。 李子木這回是真嚇了一跳, 幸好眼明手快, 及時一跳, 躲開了這次的行禮。 沒想到中年人一轉身, 又是一行禮,同時喊道:“老師,收我做弟子吧,我想跟您學琴?!?/br> “額…山人?”季緣老人嘴巴張大,都驚訝的下意識喊了句。 李子木這會兒也是趕緊擺手,“別別,我年紀小,琴也是亂彈的,哪里能當別人的老師?!?/br> 沒想到這中年人還有點固執,搖了搖了頭,反而堅定道:“如果剛才的琴真的是您彈的,那達者為師,您有資格做我的琴師,請老師務必收下我?!?/br> 說到最后,這中年輕竟然夸張的雙手互疊往前推,然后又是彎腰,足足九十度,朝李子木拜了大禮。 “別別別,拜師就算了。我的琴也都是自己瞎彈的,這樣,我留在道觀幾天,我們相互印證一下所學,你看好不好?” 李子木還是第一次碰到這種人,而且見到這種頗為有些復古的行禮方式。 再說拜師,現在也很少有人專門拜一個人為師了。大家都是把孩子送到學校,老師也教一大片的學生。 一年之后,又換一大片的學生。 像這中年人這樣,因為某一種技藝而單獨拜一個人為師,而且行這種大禮,反正李子木沒遇到過。 這會兒,李子木話音一落,沒想到這中年輕竟然不干,嚴肅的搖了搖頭。 “您的造詣遠遠超過我,我豈敢與您印證所學。還請老師不要嫌棄我,收我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