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8
判官卻嚇得還未緩過氣來。久居此地,魂來鬼往的,小判官早練就了一管神鼻,什麼道行什麼來歷的雖不至一清二白,但這深淺卻是一聞就明的。方才那二人雖是望不清面容,但那氣勢怎麼也都是二十八天之上的上仙,再細思那人手心處的青龍帝印,莫不真是本尊?!小判官汗濕於背。那少年究竟什麼人吶……!**********靈犀老實的坐在船上不敢亂動,看著鬼差持劍而立的模樣,再看看船下的河水。粗略望去,一片黔黑,忽而鬼火朦朧便隱約可見那河水似是泛出猩紅之色,耳邊風聲瀟瀟,靈犀卻好像還是能聽得船下發出的淺淺呻吟,又像遙遠之地幽幽傳來的一聲聲嘆息,含著無盡的悲苦與不甘,掙扎與凄厲。船身一個滌蕩,靈犀嚇得一抖,忙牢牢握住船沿不放。這什麼時候才到岸呀……?行了許久,眼前依然只有沈沈的一片窈冥,望不著邊際的暗沈。靈犀心內有些忐忑起來。此時,恍惚間好像覺著有東西在細細刮著船底,發出滋滋的刺耳聲,鬼差眉間一皺,暗道今日怎這般多事。靈犀是嚇得屁股都不敢著地了,半蹲半俯的模樣要多傻有多傻。冥河忘川,百鬼伏尸,匯著千般萬般的怨氣亡魂,多少幽冥冤鬼心有不甘下傾身此處,投不得胎,還不了陽。卻見那船夫忽而沈聲道,“今兒……似是三月初三……”鬼差聽得一愕,面無人色的面上竟又擦了一層灰。吶吶問,“已滿千年了麼……?”船夫像是也在算著什麼,半晌點點頭。鬼差呆愣片刻,忙道?!翱煨?,上岸!”船夫使力撐著船篙往前行去,卻不想下一刻,船身猛的起伏起來。啊呀呀──!靈犀整個身子都趴在的船底緊緊貼著,只覺著隨著渡船一同上上下下,說不出的驚悚。鬼叫聲都堵在了喉嚨里,喊都喊不出口。這是怎麼了啊……!怎麼坐個船都要翻船???!自己都死了,還能怎麼著?。??啊啊啊啊……!一個劇烈的顛簸中……,靈犀被從船上甩了出去,一個猛子扎入了冥河里。嘔……刺鼻的血腥味撲面而來,靈犀不擔心會窒息(因為已經死了嘛==),卻被濃重的血色糊住了眉目,眼前一片漆黑。只覺得不斷地有冰涼滑膩的東西來拽自己的手腳。掙扎,掙扎,不停掙扎。卻還是一點點的被拖曳的往下沈去。誰來救救他……?救命啊……無煙……無煙……!救我……!耳邊有鬼怪尖利的哀泣聲,怒吼聲,嬉笑聲都隨著一個翻騰間慢慢隱去……靈犀只覺著自己落入了無盡的深淵。萬劫不復一般……第8章魂魄去哪兒了?小判官還未到閻王殿就又在半道被人揪住了。這次來人竟是他家師傅,小判官誠惶誠恐,剛想開口奉承關心幾句,就被師傅一把提到了大殿前。小判官抬頭一看,額頭立馬唰上一層冷汗。──玄冥宮!北、北北北北帝大人的居所……?!想他為官千余年最多就去過閻王殿轉轉,還是需得了令才能走一遭的,怎麼今兒個不知走了什麼狗屎運,一路就到了這兒?!“師、……師傅……”他家師傅沒空聽他廢話,只在宮門前一頓,又把他提了進去,小判官連那宮門的樣兒都還沒瞅清楚呢。小判官已是暈頭暈腦的找不著北了,直到被“啪”的一把扔在地上才回過神來。這不回神還好,一回神又迷茫了。怎怎怎麼幾幾幾位老爺大仙的都在啊……這十殿閻羅竟來了八位,別說各陰司的大判官,掌令,文書,鬼差,滿滿站了一殿堂的人。屁股上猛然挨了一腳,他家師傅怒道,“還不拜見兩位帝君!”小判官這才發現老遠的正座上坐了兩人,身著一黑一紅,都是豐神俊朗,仙姿玉質,那儀態氣勢一看便知是上上上上頭的人。嚇得他撲通就跪下磕了頭,嘴里叨叨著,“下下下官……見……見過兩位帝、帝君……”紅袍的那位急急道,“昨兒個天界摔下個人,你可有見?”小判官心內一凜,不待那位細說心里已經知曉。得,又是找那缺了魂的孩子。想是方才被問了一次,這次回的也流利起來。“下官見了,覺著事有蹊蹺,怕有人來尋,便將那孩子發往枉死城,再待發落?!?/br>紅袍人又道,“人可有不妥?”小判官一窒,才道,“不知是否摔得過高的緣由,那孩子的rou身散了不說,三魂竟……也少了……一魂……”紅袍和黑袍的兩位同時皺緊了眉。問的差不多了,便將眾人揮退,黑袍人也就是墨璃帝君便向那小判官的師傅道,“天錢,讓天廩過來?!?/br>天錢頷首,嘴里不知絮叨了些什麼密語,下一瞬殿內猛然憑空生出一人來。天廩跪伏請安,墨璃問,“枉死城近日可有靖元宗庚午年一月初一辰時生的少年魂魄?”天廩暗忖,半晌道“有六位”。墨璃又問,“三月初二死的,少了地魂的可有?”天廩想了想,答道,“無?!?/br>一旁金姣忙道,“許是還在城外,沒來得及入城?”天廩道,“無?!?/br>金姣面色已是蒼白,望向墨璃道,“怎會就這般沒了?”墨璃一入冥界就已對金姣道,怕是尋不得了。冥府六宮十殿,一絲一縷都過不了玄冥北帝的眼,金姣不理,墨璃便招了人來問,終究是一無所得。不過墨璃有一點不明,他曾在凡間時,在小葉手上下過冥印,只為在十萬火急之時保得那孩子的魂魄完好,卻不知為何還是少了一抹地魂。莫說尋常的妖魔鬼怪,就是二十八天的上仙,也奈何不了他的冥印,只除了一人。只是為何……要這樣做呢……?一個少年魂魄又有何用,若要用為何再要分魂?而小葉現下又去了何處?一縷孤魂遍尋不得,一般便只兩個說法,一是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