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9
來的子孫流放到那么偏遠的地方去,她一直實行的是封將制,而戚繼光也很早就明白了自己的用途,這些年來,他厲兵秣馬,如今西邊戰事將完,大量的兵力即將撤出戰場,他也終于能夠一展雄圖。 自從登基以來,姬越一直就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見識過天地之廣闊,帝王的野心空前膨脹,她知道人力有盡頭,倘若有生之年無法將此事做成,這對她來說甚至不能算是遺憾,而是一種深恨。 戚繼光承載著這樣的帝王宏愿,帶著七路水軍,成千船只出發了,姬越親手繪制的海圖之外,每一路水軍都配置有不列顛著名海盜作為引路人,根據其中一支海盜船隊的說法,他們曾經去過一次那個富饒的新大陸,那里的人面容和晉人近似,皮膚黃黑,面容較為平實,也是黑發棕眼,很好辨認。 這無疑給船隊增加了大量的信心。 七路水軍從三道港口分別出發,沿著兩條航線行駛,主力船隊由戚繼光率領,期間以浮海信號為聯絡,但還是難免死傷,每到這個時候,戚繼光就會命人記下船只單號和遇難者軍號名姓,有時遇到大的災害,死傷船員較多時,他還會寫下日志記載,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這么做,但他做得十分認真。 從戚繼光這里開始,船員們漸漸都有了寫日志的習慣。 晉國的文字普及做得已經相當好,尤其是軍中,幾乎每百人小隊里就有二三十個真識字的,如果連那些只會認幾個字,會寫自己名字的在內,那基本上就沒人不識字了。 船隊離開的幾年里,晉國沒有發生大的天災,年成有好有壞,但基本上都能維持在一個范圍內,姬越需要費心思的地方也多了很多,除了那些外域之地需要人手,晉國內域的郡縣也急需人才,大量的郡縣適應了國子監出品的上官之后,再也無法忍受普通的官員指手畫腳,年輕的官員幾乎占據了朝廷半壁江山,但國子監官員每年就能畢業那么一丁點,姬越從不因為自己急需人才而降低考核難度,畢竟一旦放出去就要為一方土地負責任。 這幾年最惹人矚目的異界來客要數李白了,姬越真沒有見過比李白更能折騰,也無論走到哪里去都能折騰出一番花樣的人了,幾乎李白走過的地方都吸引了大量文人前往,要是能題詩留名就更了不得,所以姬越后來也開發了李白的另外一項用途,她把李白抓回來封了個官,專門把他往那些窮鄉僻壤去放,等到李白在那里住習慣了,心情好了寫些酸詩,文人被帶動了,去的人多了,這些地方也就發展起來了。 所以人才這種東西從沒有不能用的,只看怎么用罷了。 又是一年春來到,時年二十六歲的晉帝姬越坐在宮殿里批閱奏章,昨夜她夜觀金臺,終于發覺在路線大偏移三次,繞彎無數次之后,戚繼光的先鋒船隊已經距離那片新大陸不遠,預計今日晚間就能到,四年了,雖然這份喜悅無法和其他人分享,但她還是很高興。 隔著一片茫茫海域,姬越知道來往不易,早在戚繼光出發前就大肆封賞了水軍,準許他們攜帶家眷,戚繼光本人更是得了一個望海侯的名位,雖然也沒什么人羨慕,很多人私下里都覺得戚繼光這一趟出去估計回不來了,但很少有人敢上書直諫,畢竟如今官場上的老人都比較惜命。 戚繼光的船隊除了攜帶大量生活物資和武器炮臺之類,還帶了各行各業的工匠,戚繼光知道,他這趟出去和旁人不同,幾乎等于封疆,他也是個有遠大志向的人,膽大心細,光是準備工作就做了整整一年多,這幾年海上漂泊,軍中的日子都過得很苦,卻沒讓這些人吃太多苦,因為他們的用途比軍士大得多。 幾年不見陸地,說不心慌是假的,尤其攜帶的物資正在不斷減少,滿打滿算最多也就能再撐兩年多了,畢竟海上很多遭遇是讓人想不到的,物資船也丟了不少,能有這樣的余剩已經是他精打細算的結果了,就算是這樣,很多軍士還是吃魚吃到臉色發青。 天色漸漸暗沉,戚繼光站在甲板上,抬頭看向夜空,海上的夜色總是很美的,美中又帶著一絲孤寂的冷,繁星掛夜,月色凄迷,也仿佛映照著他那顆茫然的心,就在這時,遠遠的從先鋒船隊那邊傳來幾聲炮鳴,戚繼光的眼神頓時冷厲了起來,命人放下船只前往查探,這種情況之前有過幾次,是撞上了海盜,鳴炮示威。 先鋒船隊那邊則是一片狂喜,他們鳴炮不是為了示威,而是想要引起后頭主力部隊的注意,他們看到陸地了! 消息很快從先鋒船隊那邊傳到主力船隊這邊,戚繼光第一時間得知消息,當即命令船隊全速行駛,而這時先鋒船隊那邊已經靠岸,大量的軍士從船上奔跑出來,腳踏實地的感覺讓每一個人都如獲新生。 戚繼光的船靠岸的時候,早他下船的那些軍士都已經拿出了積存已久的煙花在放了,篝火點燃在海灘上,陣陣海風吹來,當真給人一種極為自由的感覺。 戚繼光深吸一口氣,高聲道:“——得此新土,為吾皇賀!” “——為吾皇賀!” 歡騰的喜悅洋溢在每一個人的臉上。 ——全文完 **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一千年后 “請默寫出與李白的鳳陽樓臺詩二首?!?/br> “戚繼光的航海日志第九十七篇歷史名篇的文言解讀?!?/br> “許素的女相賦全文白話翻譯?!?/br> “平疆四郡指的是哪四郡?” “戚繼光于公元幾幾年登陸?” “請在下列圖中標出樓蘭的所在地?!?/br> “士族之滅象征了什么?” “公元42年,以趙輕王靖為首的封侯會議確認了什么方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