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9
海上小國心驚,不少小國都派使者遞交了降書, 剩下的那些也都在觀望。 事實上晉國如果鐵了心要打, 是沒人愿意和晉軍頑抗到底的, 海上小國說起來好聽,事實上不過是占據了幾個島嶼,養了一些水兵, 仗著海域路遙, 吃些海利,與晉商貿易往來更是最重要的一項, 東瀛國還在時貴族親自主持走私事宜就可見一斑,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些小國都是依附晉國而存,一旦晉國斷了海路貿易,誰也討不了好處。 但斷貿易是一把雙刃劍,不到必要時候, 姬越不準備動用, 沿海貿易的稅收也是國庫的一項重要來源。 入夏之后, 有了一件讓姬越頗為欣喜的事情, 國子監的三期生考核通過二百三十七人, 她近來正愁殺的人太多空子難填, 簡單復核了一遍就將這些人各自送到了合適的領域,絕大部分都是地方官員, 如今朝廷最緊缺的就是地方官員。 周兒和阿燕也要分別了, 原本阿燕還可以在國子監再待一年, 但她的學識儲備已經足夠,剩下的就是實踐,不需要再待在國子監里,考核通過之后,姬越就將這一批學子分成三等,上等的人才經過她的審核判斷,可以主政一方,直接成為郡守,中等人才則安置地方,以重要職務磨煉,下等的普通學生就要從下層官員開始做起,如果有不擅長考試但擅長實地cao作的,她也會格外關注一陣,然后委以新職。 阿燕就是這批畢業生里的上等人才,不過這里面也有說頭,同是一個崗位,兩三個符合條件的人競爭,姬越會優先選擇她認識的,如果都認識,姬越會優先選擇女學生,無關其他,同等的情況下,女學生付出的努力要比承載全家希望的男學生大得多,想入學,就先對抗父母,想學成,要和無數贏在起跑線的人競爭,想要一個官位,姬越認為是該給些優待的。 一地郡守的官位實在不低了,偌大一個晉國,算上新打下來的土地,郡守也才百十多個呢,列成隊都站不滿文德殿,從國子監考核起,就有不少人家在從中運作,有本事的想混個好官位,沒本事的想落個好,有本事又想落好的更是忙得厲害,陸宴的家人早幾天前就來信說,郡守許霽已經確認要調走,家里托了老一輩的關系,讓他回鄉主政一方,陸宴也很爭氣,考核名次穩穩位列前三,不料委任狀發下來,卻是讓他隨許霽赴任玄菟郡。 隨許霽赴任,那就是屬官而非郡守了。 陸宴在國子監中交友頗多,知道這次考核前十基本上都能落到郡守位置,打聽了一圈之后,果然除了自己之外,眾人都有去處,尤其是原本他看好的吳郡郡守的位置,卻是被阿燕占去。 國子監內多的是女學生,陸宴平時不與她們往來,卻也聽聞過一些,這個叫阿燕的女人是奴籍出身,進過女閭,殺過人,雖然知道事有苦衷,如果是在國子監外,他也會生出幾分同情憐惜來,但偏偏這個女人卻要擠在男人堆里和男人相爭,還把他給擠了下來。 想到前次面君時的情景,陸宴的心中不免多了幾分微妙。 但事實上姬越還真沒有打壓優秀男性人才的癖好,她單獨把陸宴劃出來是因為這個年輕人士族出身,成績好是必然的,他的學識本身要打個折扣來看,更重要的是,陸宴在國子監聽學期間表現很差,他是儒家出身,不肯接受別家學說,一昧認定儒學可治天下,像這樣的官員放出去讓他主政一方,簡直是要把許霽剛剛治理清明的吳郡重新推上老路。 姬越想到吳郡就想到許霽,想到許霽就有了主意,朱筆一揮就把陸宴推給許霽去調理,這也是難得的愛惜人才,國子監考核不通過的那些人里,學識真的差勁的沒幾個,多半是像陸宴這樣固步自封的小頑固,如果放著不管,以后就是老頑固,那么多人她都沒管,到了陸宴這里,還想著讓許霽把他帶上正途。 這可是實打實的帝王眷顧。 天恩難受,陸宴縱然有千般不肯萬般不愿,還是收拾行囊上路了,國子監出身的這批新官里,有不少都是同路的,出了曲沃帝京沒多久,由軍士護衛的車架漸漸靠攏在了一起行走。 三等官員,如今按照車架都已經能分出區別,做郡守的乘駟馬之車,兩人駕車,五百軍士隨行,為人屬官的乘坐駢馬之車,一人駕車,二百軍士護衛,普通官員只是一架車乘,一人駕車,一百軍士跟從。 阿燕坐在郡守的馬車里,忽然想起自己來曲沃時的狼狽情景,也許人會下意識淡化自身受過的傷害,她如今心態不同,此時回想起那些原本以為一輩子都不堪去想的往事,她都已經能夠很坦然地面對了,對于一個可憐人來說,可憐的過往只會讓她增添幾分可憐,但對于一個功成名就的人來說,不堪的往事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溝坎,她如今自然稱不上功成名就,卻已經在這條路上踏出了第一步。 此次國子監結業考核第一名也是個女子,叫做李瑜,曲沃上品士族出身,要往廣陵郡上任,兩郡相近,正和阿燕同路而行,李瑜平日里并不和普通學生親近,整個國子監里也只有同宗兩個女孩兒和她關系較好,和阿燕同行半路不曾搭話,阿燕也沒有主動的意思,到了分別之時,李瑜讓人給阿燕送了一份帖子,也算是兩地郡守之間的正常往來。 廣陵郡位于長江下游,物產豐富,也算是魚米之鄉,舉凡富庶之地,必有金銀往來,廣陵郡的前任郡守就是因為受賄被殺,姬越讓人把前任郡守的尸體掛在城門口示眾,但對于那些賄賂官員的地方豪強沒有太大動作,只殺了幾個帶頭的,剩下的那些就要交給郡守自己去辦,這些事情在姬越看來太小了。 選擇李瑜作為廣陵郡守也是有原因的,李瑜是士族貴女,正經的嫡長一脈,家中經營茶葉生意,在姬越沒有插手士族生意之前,李家是曲沃士族里少有的肥沃,備不住姬越從小過得都沒有李瑜富貴,對于江東這點陣仗,應該是足以應對的。 李瑜也確實看不上廣陵郡這點油水,她到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整頓內政,將朝中發下的政令一一落實到位,至于那些富戶豪強的試探之意,她是不收也不理。 所謂富戶豪強,事實上都是一個地方有名望的大家族,比如廣陵郡內有四姓六家,整個廣陵郡刨除這十家的姓氏,人口還剩三成不到,庶支開枝散葉,嫡支主脈占據家族傳承,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當地的土霸王,這種一般是最不好清理的,洗了嫡支,剩下的那么多庶支人口都要亂起來,所以只能壓,不能殺。 李瑜在沒入國子監前,學的是后宅管理,大婦心計,進入國子監后,學的是百家所長,連消帶打是基本cao作,到任之后沒多久,就開始了廣陵郡版宮心計,四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