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8
沃的一塊寶地,戰兵三萬,但到了戰時,論的不是戰兵,而是勝兵。 所謂勝兵,是指一個國家能夠打仗的男子人數,烏孫最鼎盛時戰兵六萬,勝兵十八萬,威懾西域,是當之無愧的西域龍頭,但到如今生存環境被晉國一步步擠壓,人口也逐年減少,烏孫去年統計的勝兵人數是十萬左右。 打亡國之戰,是衛青統籌布局里最壞的一種情況,戰至最后一兵一卒聽上去很悲壯,但實際打到最后,是兩方都悲壯,晉雖強盛,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在這個時候,姑墨的投降等于給了其他已經被拖垮的西域大國一個訊號,姑墨投降之后不到十五天的時間里,西域對晉聯盟土崩瓦解,除烏孫之外的幾個大國紛紛投降,至此只剩下烏孫在負隅頑抗。 姬越和一眾臣子召開臨時大朝會,采納眾家意見,準備制定對烏孫的下一步戰略。 大司馬魏灼首先進言,認為烏孫本質上是部落聯盟國家,國中各有勢力,可以試著采取離間之計,從內部瓦解堡壘。 司空曹cao立刻反駁,烏孫國是西域霸主,一向對晉不恭,從兩國相爭的情況來看,他比較傾向于多耗費些人力物力,直接把烏孫滅國。 兩人辯駁來去,旁人一時竟然沒辦法插話,姬越聽了一會兒,忽然想起了什么,看向白起。 白起沉吟片刻,起身道:“晉與烏孫多年接壤,素有爭端,但談不上國仇,如今大將軍與烏孫開戰,殺敵梟首近三萬,這些兵員個個有父母親朋,這就結下了死仇,烏孫非秦人,秦人游蕩在外,混血雜交,千年前的恩怨早已模糊,烏孫的血仇卻近在眼前,陛下如想長治久安,必要斬草除根,殺盡烏孫最后一滴血?!?/br> 他言語間不帶絲毫殺意,但就是這樣平平淡淡的語句,卻字字句句殺氣逼人。 曹cao和魏灼同時看向白起,一眾朝臣也不由得后退半步,只覺寒意森森,漫上脊背。 姬越眉頭緊蹙,倒不是為了白起的話,而是在思考,打仗就是燒錢,衛青領兵在外,沒有一刻不在燒錢,這樣的情況是無法和烏孫繼續耗下去的,要么一鼓作氣屠了烏孫,要么收兵休戰,等待來年。 天子一令,流血漂杵,除了十萬勝兵,剩下的是人數在五十萬左右的老幼婦孺,但如果一時心軟,讓烏孫緩過氣來,死的就是前線的將士,她不可能下退兵令。 姬越知道,其實她早就有了決斷,之所以把這么多人召集過來,無非是尋求一個心理安慰,既然有人已經替她把話說了出來,再多猶豫也沒有什么意思。 姬越當朝沒有給出肯定的答復,但回到明光宮時卻親自擬定了軍令,一刻也不停留,命人送至前線。 但就在第二日,忽有烏孫使者求見,稱此行帶了國主的降書,前線戰兵也已收起戈矛,靜候商議。 姬越也不知自己是個什么想法,但她知道自己松了一口氣,當即命人快馬加鞭撤回旨意,召見烏孫使者。 烏孫說是西域國家,其實更像是草原部族,烏孫使者一共有四名,正使一人,副使三人,正使是烏孫國王的叔叔須彌,三名副使都是烏孫國王的兒子,分別是二王子,三王子,和六王子。 烏孫國王的降書是用晉語寫就,事實上在這些西域國家,貴族都以學習晉語為榮,須彌的晉語說得就相當不錯,姬越翻看過降書,烏孫國畢竟是西域霸主,投降的條件也不同于其他西域國,他要求讓自己的三個兒子進入晉國女皇的后宮為妃,且女皇必須為烏孫人生下一名王子,只要姬越答應這個條件,他愿意帶領烏孫人投降。 除此之外,關于投降的種種都沒有提及。 姬越面無表情看完降書,目光掃向烏孫王叔身后的三名身材高大,紅發碧眼的烏孫王子,抬手把降書擲下御階。 須彌臉上還帶著淡淡的笑容,只道:“烏孫彈丸之地,本不敢與晉爭鋒,但晉兵屠我戰兵,殺我子民,占我國土,烏孫男兒也有血氣,如今來降,是為烏孫五十萬平民百姓,如果此等投降條件晉國不接受,那么晉可殺我烏孫人,我烏孫戰兵也可殺進邊郡,殺戮晉人,到時候生靈涂炭,再悔晚矣?!?/br> 姬越冷冷地說道:“朕至今未下屠國令,也是為這五十萬條人命,烏孫既然沒有誠意投降,那請諸君歸國等死罷!” 須彌將降書撿起,忽然又道:“陛下難道以為臣此來沒有誠意?烏孫王子個個驍勇,如今僅剩三位,二王子陣前殺敵,失卻左眼仍戰三天,三王子屠入軍陣,歷十二戰斬敵過千,六王子年最小,也知保家衛國,此等英烈男兒,莫非還辱沒你晉國不成?” 姬越正視了一眼三名烏孫王子,見三人面上都帶著屈辱恨極之色,忽然笑了,說道:“既然是為和親而來,那不如留下,靜等朕的大將軍屠滅烏孫如何?到時再讓你們知道,何為我晉國男兒!” 須彌束手就擒,其余三位王子也沒有多余動作,四名使者被生生擒下,押至館驛。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姬越沒有殺死這些烏孫使者的意思,但旨意已經追回,她一時有些猶豫不決,還是此時經由狄仁杰提醒,才發覺先前幾名使者的不對勁。 狄仁杰在開春時擔任了九卿之一的大鴻臚,原本的大鴻臚犯事被撤官,這個位置是姬越特意留下的,掌屬國交往,接待使節等事宜,烏孫使者正是由狄仁杰親自接待,據他所說,這些烏孫使者來時個個壓抑著火氣,面君之后反而都安靜了下來,仔細想來,他們呈上的那份降書也有些問題,竟然是用紙寫就的,而非西域人更習慣的繡字。 事后狄仁杰讓人監視烏孫使者的一舉一動,發覺他們進入館驛之后就再無交流,偶爾眼神交集,都沒了朝上那副咄咄逼人的樣子。 前線休兵無法作假,但烏孫降書里提出的條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姬越不可能接受,倒不是說不可能接受三個烏孫妃子,而是給烏孫人生下孩子,這是侮辱血統之事。 狄仁杰懷疑,這份降書是幾個使者偽造的。 ☆、第74章 烏孫郡 偽造降書這種事情, 無非兩種可能,一是朝中政黨不和,派遣來的使者中途更換降書, 意圖達成相反的目的,二是使者本身有問題, 或是他國間人, 或是朝中亂黨, 意欲挑撥兩國相爭。 烏孫的國力在西域可算一方霸主,但在龐大的晉帝國面前也不過是螳臂當車, 誰都知道烏孫如果抵死不降,必然會迎來亡國的結局,區別只在于能消耗晉國多少國力罷了,目前來看,這四名使者的意圖很值得商榷。 主使須彌是烏孫國王的叔叔,他以前也曾出使過晉國, 與他交游的名士不少, 身份是可以確定的,另外三名烏孫王子容貌相似, 具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