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4
。 公孫太尉聽了有些失望,卻也理解,畢竟比起喝的,還是用吃的填飽肚子更為重要。 “望我大秦今年能夠五谷豐登,財糧滾滾來?!鞭r家出身的那位士大夫眉眼微醺道。 他負責玉米、紅薯和土豆事宜,如今種子都已經備好,就等著今年春耕發放糧種下去了。 除此之外,還有棉花和甘蔗等,今年需要耕種的新品種有不少。 深夜,宴會于繁華中落幕文武百官們吃飽喝足的出宮歸家而去。 不少夫人暗中掐著自己醉鬼夫君腰間的軟rou也沒能把醉鬼給弄醒,只能面帶得體的笑容帶回夫君和孩子們回家去。 要說今天最高興的莫過于肚皮吃的圓滾滾的小男孩們,他們從東吃到西,從南吃到北,火鍋、烤rou、糕點、果汁,遇見的一個都沒放過。 不少小家伙們心里期待著下一年快點到來,要是能天天過年就好了,這樣他們就能每天進宮吃好吃的了。 等過了年,緊接著就是初春的腳步,外面的冬雪開始慢慢化凍,小河重新流淌,冬眠的小動物們會陸陸續續的出來尋找食物的蹤跡,大街上人們的身影也越來越多起來。 南方的冬季比北方的短一些,有人扛著鋤頭在地面上挖掘幾下,土地被順利挖開。 “春天馬上就要來了,可以開工了?!惫そ硞冃老驳?。 那些工人們一聽,立馬趕到了門外。 工廠內,有關于縫紉機的生產被縮短到兩條線,其余的流水線都被一款小巧便捷的機械承包。 是播種機,一個人就能自由cao控的播種機,省卻了一人挖坑一人丟種并掩埋的功夫,至于推著機器在地里面走過去,種子就完全撒好。 播種機的生產比縫紉機快速的多,機械工廠內剛生產了一批播種機,就被運送到了各個郡縣中。 嘗過一次甜頭的百姓們見到朝廷又有了新的農具租賣,紛紛趕到郡縣去看。 種子自播種機內嘩啦啦的下著,并且自動埋進土中,不少百姓都看了倒吸涼氣,“乖乖,發明這個農具的人到底是怎么想出來的?有了這個東西,家里面的老黃牛都可以退休了?!?/br> 而老黃牛則表示離自己退休還早著呢。 畢竟機器又不會犁地讓土地變得更加松軟。 地硬了,哪怕有播種機也不容易播種,而是得先讓老黃牛把地犁的松軟了,之后再用播種機就快了。 這一次郡縣都還沒有推銷呢,百姓們就自發的租起了播種機來,有沒有趕上的聽到播種機已經全都被租走,不由滿臉的懊悔,問還有下一批播種機么? 還有不少人當即決定出手購買一輛這么方便的播種機,比起笨重的收割機來,播種機的價格可就便宜多了,一個家庭節省一點就能買的下。 播種機暢銷,讓全國各地的郡縣都傳來播種機缺貨的消息,機械工廠的工人們不由感到分外緊張,生怕供應不上了。 “沒有想到播種機居然會那么的受歡迎?!卑l明了播種機的墨家人和公輸家的人道。 “是啊,還以為會像收割機一樣沒有市場呢,沒有想到播種機會這么的熱銷,早知道就讓工廠早點開工了?!眱杉胰瞬挥煽上У?。 “現在開工也不晚,畢竟咱們的流水線速度也不慢,應該能趕得上進度?!?/br> 畢竟現在還不到春耕的時候呢,只能算冬天的尾巴梢。 第90章 春天還沒真正來臨,大秦全國各地就動了起來。 百姓們紛紛走出家門去準備春耕所需要的物品,朝堂的百官們開始準備著今年的民生計劃,而邊關,大秦的將士們已經頂著寒風開始了晨練。 農家出身的士大夫負責玉米紅薯和土豆的留種事宜,經過玻璃大棚一整個冬天的培育,這幾種糧種的數量已經非??捎^,已經可以送往各個郡縣去播種。 不管是玉米紅薯還是土豆,它們的身上都帶有一種味道,不像大米和面粉沒有任何的味道,可以進行百搭,偶爾吃一次,會覺得這些東西非常的好吃,可是你要是長時間吃這個,就會產生一種嘔吐的反胃厭惡感,這是身體本能的一種排斥反應。 不過難吃總比沒得吃好,長年生活在饑一頓飽一頓的百姓們聽說后一點也不嫌棄,紛紛去郡縣領取糧種準備春天播種。 本來種了一輩子地的百姓們對于新品種本該保持一種觀望的態度,不過由于這些東西已經在邊關那種不毛之地經過事實檢驗,畝產800~900斤,他們這里地處大平原,土地肥沃,水源豐沛,再加上精心照料,產量不得達到千斤左右。 這樣一來按照糧稅,他們上交九成,留下的一成也比他們之前兩年加起來留的還多。 北方的雪剛化凍不久,趙燕歌就讓下面的郡縣加大各自的把控力道,把郡下的縣、鎮、村重新統計一下,還有他們管轄范圍內的流民們。 你說大秦實施的戶籍制度,大街小巷為什么還會有流民? 無非就是土地兼并所帶來的惡果。 底層的百姓不識字,而不管是戶籍、田契還是地契等那都是需要寫字的,比如有百姓售賣土地和房屋,有人在字據上面動動手腳,十兩的錢給你寫成十錢,不少底層的百姓們都被那些玩文字游戲的人給欺騙的傾家蕩產。 家里面沒有足夠的錢給大秦交稅,青壯年都被抓到北方邊關修長城去了,而沒有足夠勞動力的老人和孩子沒有地種,沒有房住,就只能用沿街乞討的方式這樣生存下去。 古代的乞兒是真正的乞兒,被人稱作“要飯的”,他們上門基本只要一口吃的,而不是后世那種只求錢的假乞丐。 只是底層的百姓們也窮啊,只能偶爾救濟一下,卻救濟不了他們一世。 不過好在東討一口,西討一口,只要每天勤快點,還是能混上一頓飯的。 真正能讓他們感到危機是冬天,他們沒有屋子住,遮擋不了外面的風雪,身上衣衫單薄,一到冬季,被凍死的乞丐不計其數。 不過好在這個冬天他們也找到地方學著用泥巴搭了一個炕,又勤快的從林間撿了柴火囤積著,這個冬天有炕做后盾,盡管他們的肚子還很餓,卻從冰冷的冬天支撐著存活了下來。 雪剛化,他們就踩著草鞋去外面尋找吃的,老的小的,每一個都衣衫襤褸,瘦的露出身上的皮包骨。 各個郡縣的官員看到這樣的他們,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就算給他們重新安排地種,他們也干不動啊。 “要是郡縣也能辦工廠就好了,這樣一來,哪怕沒有地種,那些人也餓不死了?!庇锌な啬剜?。 身為父母官,他們對此情況感到非常心痛,卻也想不出安置他們的妥帖辦法。 趙燕歌看到下面送上來的報告,讓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