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
吃的無疑了。 老漢坐下,道,“聽說陛下讓咱們把雞蛋給留下來了?”消息已經快速的傳到了地里,就連在地里干活的他們都知道了。 “是啊,雞蛋都給咱們留下了,給老街坊拿了幾個,她說想給孩子嘗嘗雞蛋的味道,我尋思著咱家就有雞蛋,怎么著也得讓一家人嘗嘗雞蛋的味道吧,就打了兩顆雞蛋?!闭f著,老太太麻利的打開陶碗。 炒雞蛋的香味立馬就包裹住了眾人,讓一向嘴中清淡的家里人都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兩顆雞蛋搭配著蔥花,再經油一炒,又能有多少分量。 好在老太太把雞蛋攪的細碎,一筷子下去,眾人都能吃到。 咸味正好的炒雞蛋是下飯利器,老漢夾了兩筷子炒雞蛋嘴里留味后就埋頭喝飯,眼眶不自覺的也跟著紅了起來。 “我的父親,也就是你們的爺爺,一輩子都沒吃過雞蛋?!笨吹絻鹤映缘拈_心,老漢聲音不由哽咽道。 雞蛋對老百姓是珍貴的,可是也不至于買不到,只是比起那一兩嘴改善口感來說,把買雞蛋的錢存下來更劃算。 百姓們手里的錢就是他們一點點克服口腹之欲,辛勤勞動,慢慢積攢出來的。 不是吃不起雞蛋,而是把用來買雞蛋的錢用來買更多能活下去的糧食,細水長流。 “爹,你也吃雞蛋啊,把我爺爺沒吃的那份雞蛋給補回來?!眱鹤诱Q鄣?,眼眶不自覺的泛酸。 如果說他父親小的時候是吃過雞蛋的,可是自從他成為父親以后,就再也沒吃過雞蛋了。 老太太心里亦酸楚不已,連忙出聲道,“看你們這一個個的,別忘了咱們家這只可是老母雞,還會繼續下蛋的,等到時候破殼的小雞給陛下送過去,不能破殼的雞蛋就是咱們的了?!?/br> 說著,老太太往自己老伴的窩窩頭里夾滿了炒雞蛋,說是看不慣他這窮酸樣。 那位借了雞蛋回家的老太太則給家里面的孩子做了水煮蛋,把雞蛋分開,每個小孩子都分到了一點,滑嫩的蛋白,軟糯的蛋黃。 孩子們懂事道,“奶奶也吃?!?/br> “吃了吃了,奶奶已經吃過了,這是給你們剩下的,趕快吃吧?!?/br> 家里有雞蛋的鴨蛋的,不少人都選擇給家里面改善生活,至于百姓們家里的雞鴨們,自然還是養著,都不舍得殺。 而去了食樓的雞鴨們則走向了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命運。 雞頭、雞脖、雞胸、雞rou、雞腿、雞爪……鴨舌、鴨頭、鴨脖、鴨rou、鴨腿……,它們的每個部位都被食樓給安排的明明白白。 尤其是雞腿,沾上特殊調料腌制入味后裹上面粉,放進油鍋內炸的金黃酥脆,沒有雞rou鴨rou身上的那點腥味,可以說是備受好評。 只是炸雞腿的數量有限,食樓只能限量供應,越是這樣,就越有人想要品嘗它的味道。 趙燕歌懷里抱著乖巧的媳婦,正在查看食樓的賬目。 “玉研閣和墨齋的營業額穩定,食樓的營業額卻呈爆發式的增長?”公孫起眨眨眼睛,有些不明白。 “那是因為不管是胭脂水粉還是筆墨紙硯,都需要人們用時間去消化,而食物則不同,人必須每天都進食才行,這就保證了食樓每日的營業額?!?/br> “再加上食樓內的食物不計成本,花樣繁多,口味一流,這就能保證那些不差錢的客戶們成為咱們食樓內的回頭客?!?/br> 趙燕歌從那些貴族們的手中賺錢,用以支付那些修路百姓們的報酬,這樣一來貨幣就形成了一個流通環節。 而那些最底層的百姓們手里有錢了,那最基本的鹽糧銷售也就有了保證,也能側面帶動其他產業的流動和發展。 貨幣一旦暢通起來,那么繁華也就隨之而來,那個過程也許還會有一段時間,趙燕歌有這個耐心等下去。 “其實最賺錢的還是銀行,一旦天下萬民都認可了銀行的存在,那么整個大秦所能調動的財富將會超乎人的想象?!壁w燕歌道。 公孫起,“這就是你所說的“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二成的上層人士掌握天下八成財富,剩余的八成底層人平分剩下的兩成財富。 比起那些貴族士大夫們,百姓們的錢財一對比的確顯得單薄。 銀行已經在民間漸漸打起名頭,但是趙燕歌所推出來的紙幣卻還沒有多少人選擇去接受,人都是不喜歡改變的,比起新式沒有呈現出價值的紙幣來,人們還是更喜歡舊式的銅錢,只是比起以前腰纏銅錢上路,現在的人們已經習慣把錢存在銀行里,而后從另一個地方的銀行取出。 不得不說銀行的出現讓那些依靠打家劫舍的強盜們瀕臨失業,現在的百姓們走在外面也更安全了。 隨著百姓們的接受,也逐漸有一些底層商人把家中的錢財存進了銀行中,比起百姓們,他們家里顯然更值得讓賊光顧,可是自從銀行出現后,底層商人們先是旁觀一陣,自覺估摸清楚銀行的體系以后,這才放心的把家里的錢都存進了銀行里。 不得不說錢在一個保險的地方放著,不用擔心賊來家里光顧,商人們晚上睡覺都變得踏實了。 這個現象看的讓那些貴族們心里不是滋味,誠然,他們家里有眾多仆人守衛,不用擔心錢財丟失問題,可是把錢帶來帶去的,它不方便啊。 銀行的確很方便,可那是大秦的產業,先不說兩者立場相對,貴族們隱隱覺得如果真把錢存進了銀行里面,他們可能就要受制于人了。 貴族們不知道“經濟制裁”這個詞,卻隱約的知道銀行對他們的錢財并不是一個好去處。 趙燕歌真要想打開貴族們的缺口,還有一段路程需要走呢。 恩,貴族們的確沒把錢存進銀行里,他們只是貢獻給了食樓而已。 咸陽城內的貴族比例不到百分之一,可是就這些人,卻把食樓的營業額給推到了“咸陽之最”。 如今食樓已經成了貴族們經常聚會吃飯的地方,哪怕它是秦四世的私產也沒能阻擋住他們這群人對美食的熱愛。 是他們把食樓的賬目流水給吃出來的,可是食樓內的食物又何嘗不是大秦最巔峰的菜色。 不管是炸、炒、煎等烹飪方式,明明都是一樣的原材料,食樓就是能玩出花樣來,更有咸陽宮內的太醫坐鎮,給客人們進行身體健康診斷,以防止吃出毛病來,你讓他們如何不成為食樓內的???。 就在冰淇淋成為了貴族們在食樓中必點的夏日冰品,民間也開始有人頂著大太陽賣起了冰棍。 民間的冰棍口感自然不如食樓的輔料多種多樣,只在里面添加了糖水,白白長長的一根,吃上一口,又涼又甜。 第40章 冰棍的原材料很簡單,有硝石在,剩下的無非就是水和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