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0
起在這兒待著的,雖然他不管事兒,但是好歹知道郭嘉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少。堆了這么多,別不是特意攢了幾天給他留著的吧!雙目無神的走到位置前坐下,顧祁深吸了一口氣,在戲志才的注視之下艱難的拿起了最上面的竹簡。呂布來的時候顧祁正在埋頭奮斗著,這么多竹簡,只打開合上什么都不做也是一個考驗人的活兒,可何況還要在上面寫字,而且在竹簡上寫和在紙上寫完全就不是一個難度??!看著自己慘遭蹂躪的雙手,顧祁再次嘆了一口氣,非常想念以前那隨處可見的紙張,不行,必須得把能用來寫字又便宜的紙弄出來,不然這日子就沒法過了!紙這東西自古便有,經過蔡倫的改進之后也有了一套比較定型的工藝流程,但是造價太高紙質也不好,所造出的紙張質地粗糙,夾帶著較多未松散開的纖維束,表面不平滑,還不適宜于書寫,一般只用于包裝。所以這時候雖然有紙這東西的存在,但是卻沒人用來書寫,人們大部分還是用竹簡,有錢的就用布帛,他們這些用量大的地方哪兒用得起布帛來寫字,因此還是以竹簡為主。竹簡是竹子做的,既然能做成竹簡,為什么不能做竹紙?竹子的纖維硬、脆、易斷,技術處理比較困難,這個時候沒有這個能力,但是大唐的時候有??!他們萬花谷中就有一位師兄對紙張有著特殊的癖好,他喜歡收集各種各樣的紙,平時都不舍得拿出來用,那么多紙,只存起來放著欣賞也是一大樂事。而且師兄收集的除了一般的紙張外,還有各種彩色的臘箋、冷金、錯金、羅紋、泥金銀加繪、砑紙等名貴紙張,以及各種宣紙、壁紙、花紙等……這些還是不用想了,他是藥王座下弟子,不是造紙的,能知道竹紙的制造方法就已經夠了,其他的想都不用想,反正他也弄不來。顧祁對竹紙的制造方法大致有所了解,而且他擁有的不只是大唐時的記憶,還有現代那二十年,現在的書籍比起古代來說那就更加龐雜了。明人之書中記載者關于竹紙的制造方法,在芒種前后登山砍竹,截斷五七尺長,在塘水中浸漚一百天,加工捶洗以后,脫去粗殼和青皮。竹子處理好之后,再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漿,放在楻桶中蒸煮八晝夜,歇火一日,取出竹料用清水漂洗,更用柴灰(草木灰水)漿過,再入釜上蒸煮,用灰水淋下,這樣十多天,自然臭爛,取出入臼,舂成泥面狀,再制漿造紙。顧祁對自己的記憶力感到非常自豪,感謝現代的時候看過的那么多雜書,不然他連這飽受蹂躪的雙手都拯救不了。呂布正說著沙盤的事情,他已經安排人將那些工匠送回下邳,正準備讓戲志才也看一下沙盤是何物,猛然間看到顧祁晶晶亮的雙眼,倒是有些不知道說什么好了。這是得到了肯定所以才開心?這么想著,呂布恍然大悟,錦書先生也是需要夸獎的啊,于是,虎目看向顧祁,呂布嘴角的弧度更加明顯,“錦書先生真乃天縱之才,沙盤一出,各地地貌盡收眼底,若非親眼所見,估計無人能想出這般主意,不愧是錦書先生,布何其有幸,能得先生相伴左右?!?/br>不不不,大兄弟你想哪兒去了,我就是想說咱能不能順便找一些知道怎么造紙的工匠,竹簡太沉該淘汰了,你想哪兒去了?被莫名其妙夸了一通的顧祁趕忙止住呂布的話,他怎么聽著有些不對勁呢,算了,不管了,只要能將用來寫字的紙弄出來,其他的都不重要。第70章顧祁那兒拉著呂布說了一通,反正要找工匠,多找一些懂得造紙的工匠也沒多費事,順便可以讓他會下邳和那些工匠們一起改良造紙術。這紙張要是能造出來,以后的讀書人會不會將他供起來,這可省了多少力氣搬竹簡??!戲志才在一旁無奈的看著,錦書這腦子到底是怎么長的,怎么就能想出來這么些奇奇怪怪東西?這么想著,戲志才對顧祁口中出現次數不少的師門越來越好奇,若不是因為直接去拜訪太過失禮,他早就直接拉著人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樣的高人才能教出來這般徒弟。不過按照之前的情況,錦書大概還是會不著痕跡的將話題帶歪,他自己不愿詳說,大概也是因為出來之前被叮囑過了,不然,以錦書對師門的推崇,怎么可能不讓人知道。其實……顧祁只是怕戲志才心血來潮要讓他在三國找出來萬花谷,山谷好找,但是人他去哪兒弄?他們大萬花谷最出名的不是風景,而是谷中來自四海八方的能人異士,那是一時半會兒能湊齊的嗎?他又不是東方谷主,沒那個能耐讓天下人都心甘情愿來萬花。呂布被顧祁忽悠一番,甚至直接大手一揮就準備讓人回下邳了,不過這話還沒說出口就被戲志才給攔住了。笑話,這么多事物不處理完就想走,真當他說著玩的??!先前一心要在軍中當大夫,現在為了不動腦子,都想起來和工匠搶活兒了,這性子得改,必須得改。笑瞇瞇的將搗亂的呂大將軍送出營帳,戲志才瞥了一眼難言失望的顧祁,什么話也沒說扭頭在旁邊的位置上坐下。剛才錦書說的造紙是要好好思量一番,但是卻并不是現在,紙什么時候改良都行,但是沙盤可不同,這東西一出來,怕是戰局瞬間便會有變化。可惜了,錦書著實無心政事,白白浪費了這一身的才華。看著自呂布走后就面無表情低頭寫字的顧祁,戲志才再次嘆了一口氣,孩子的教育果然還是要從小抓起,錦書這性子定是被他那高人師父給帶的了,不然怎么會對政事不上心?他們這些書院里出來的讀書人一聲最大的夢想就是建功立業,就算不報效皇家,也要有所成就才算對得起這一生。哪像錦書……以后奕兒絕對不能讓錦書啟蒙,不然怕又是一個疲懶性子,戲志才手中筆墨不停,腦子已經想到了郭奕的教育。呂布走了,而且之后幾天要將還不穩定的兗州給降服下來,最近都不會有時間待在軍營,而負責留守的高順……顧祁就不說什么了。誰給他的信心認為自己和郭嘉一樣有個好腦子?誰給他的信心認為自己和戲先生一樣能對各種軍務政事手到擒來?這不是欺負人嗎?無奈,沒人能救得了自己,顧祁只能老老實實絞盡腦汁處理那些讓人頭疼的內務,這時候,他無比感謝他家老哥實在受不了他整天窩在家里時強行將他帶進公司的那些日子。這些事情處理起來還是有些相似之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