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
空,毛桃也裝了半背簍,這一趟也算是沒有白來了。毛桃樹過后,他們也沒看到什么別的野果樹了,腳下到時候踩到了幾株草藥,不過也不是什么貴重的草藥,寧澤也沒挖。見實在沒什么了,寧澤也干脆的就帶著兩個孩子回去了。不過在回去的路上,他們又看到了幾顆山楂樹,只是山楂還沒成熟,寧澤默默的做了個標記,打算等到熟了之后再來摘。當人窮了,這山上的野果子也都成珍品了。第十七章背著半背簍的毛桃回去,陶青已經將早飯都做好了,不過陶家的人還沒有回來,所以并沒有吃飯。陶青讓木子和林子去田里叫人回來吃飯,讓寧澤歇息一會兒,他自己去看三個孩子。三個孩子晚上是跟陶家阿爹和阿么一起睡的,原本應該是跟陶青他們一起睡的,但是陶青要照顧寧澤,陶家人怕陶青看不過來三個孩子,就讓他跟著外公外麼去睡了。因為孩子還小,所以早上陶家阿爹和阿麼也沒叫幾個孩子起床,等到陶青將早飯做好之后才去叫的。三個孩子也是難得睡個懶覺,以前在寧家的時候總是早早的就被叫起來,不說做什么,但是也不讓睡,那個時候寧澤和陶青還得靠著寧家過日子,所以也沒反駁過,只是苦了三個孩子。三個孩子穿好衣服迷迷糊糊的出門,寧澤走過去帶著他們去洗臉洗手,雖然迷糊,但是寧澤他們還是認識的,高高興興的叫著爹爹,然后跟著走了。陶青也沒去摻和,葡萄已經可以自己洗臉了,兩個小的平時都是葡萄在幫忙,所以現在就算寧澤受傷了他也不擔心,孩子們自己就會搞定的。他們這邊洗完了臉,寧澤帶著他們在院子里鬧完了一會兒,陶家的人就回來了,又背著一大包的稻穗回來。寧澤很想開口說這樣太浪費又太費力了,可是又怕引人懷疑,顯然,這樣的事情不是只有陶家一家這樣做。寧澤壓了半天才控制住了自己體內的洪荒之力,跟陶家的人一起吃飯。吃過飯,下田的下田,陶青帶著寧澤去鎮上看大夫,一群孩子就留在家曬稻穗,分工很明確。到了路上的時候寧澤終于對陶青開口了,“阿青,我想不起以前的事情了,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我總覺得阿爹他們這樣割稻谷有些怪怪的,我腦子里有個更好的法子,但是也不知道對不對,我說給你聽聽好嗎?”寧澤怕陶青懷疑,所以說話都是用這種含糊的語氣,把這一切歸咎于自己失憶,這樣的話陶青即使懷疑他也有的解釋。陶青看了看寧澤,有些疑惑,“阿澤,你真的失憶了嗎?”寧澤忙不得的點頭,“是啊,怎么了?”陶青說,“以前你也說過這樣的話,你說在想法子讓我們干活輕松些,不過那時候你賣關子沒說,也還沒到收稻子的時間,所以除了你之前誰都不知道,后來你又出事了,這稻子也開始收了,我還是不知道你想的是什么法子?!?/br>聽到這話寧澤心里一喜,還真沒想到這個身體的主人竟然也產生過這樣的想法,這對他來說簡直是再好不過了。寧澤便順著陶青的話說,“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估計是以前想過,所以腦子里還有些印象吧,我現在跟你說說吧,我是這樣想的?!?/br>寧澤的想法其實非常的簡單,就是在田里將稻草和稻子分開,草可以綁成一把一把的,帶回家給牛羊吃。稻子自然就背回家曬了,這樣就不用說割了一次又割第二次了。而且就現在這樣只割稻穗回家,回家后要曬干后再脫下稻子來,這樣也不好cao作,反而麻煩。收稻子又稱為打谷子,其實就是字面意思,谷子割下來一把一把的放好,然后谷桶的邊上將稻子給打到桶里,這樣就直接分開了,累是累點,但是簡單又快捷。寧澤不知道這個地方有這些東西沒有,但是反正不是什么很麻煩的東西,要做也不難。寧澤雖然自己沒做過這些事情,但是他也還是清楚這些的是怎么弄的,也不算難,他覺得很有必要去試一試,要是真的成了,總能省下一點力氣。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陶青,陶青聽著也會一愣一愣的,聽著寧澤說的,他也覺得這事簡單,可是其他人能不能接受他卻不能肯定了。如果是他們自己家,寧澤要怎么折騰他都同意,可是現在不一樣,他這是在么家住,所以這些事情還是要跟家里人商量才行。陶青說,“等會兒回去了我們跟阿爹他們說說吧,阿爹他們種田這么多年了,見識肯定比我們多?!?/br>古人種田種地靠的確實是經驗不假,所以寧澤也沒反駁陶青的話,還詳細的把這么做的好處跟他說了說。寧澤覺得,要是真的成的話,他們或許還能小小的賺點錢,至少讓他們一家能搭個茅草屋有點糙米吃,從陶家搬出來。雖然陶家人對他們不錯,但是陶青畢竟是嫁出去的哥兒,在自己么家住久了也不合適,況且他還是拖家帶口的。兩個人說著話,感覺也沒走多久就到了鎮上,陶青就徑直的領著寧澤去找醫館。第十八章陶青不常來鎮上,對鎮上也不怎么熟悉,醫館這類的更是不怎么熟悉。村里其實是有個土郎中的,只是這土郎中能看的也就是個傷寒之類的,像寧澤這種情況就不行了。之前寧耀澤剛傷的傷寒陶青不是沒請土郎中來看過,土郎中也沒什么辦法,他醫術不夠,手上也沒什么多好的藥材,只能讓陶青去山上挖草藥回來給寧耀澤喝,吊著他的命,其他的就全看寧耀澤的造化了。所以這次是直接越過了土郎中去鎮上找大夫去了。陶青雖然對鎮上不怎么熟悉,但是大致的路線怎么走他還是知道的,醫館這個地方,歷來人就不少,陶青就帶著寧澤往人多的地方去,他們看到了好幾家醫館,妙手館,回春堂,保和堂等等,每個醫館里都有人。他們挑了一家人最多去排隊,這是寧澤說的,反正他們對這些地方不了了解,人少的醫館肯定有少的原因,比如說價格太貴,比如說醫術不精之類的。而人多的,說明人家信任,同時,這些人里面也有很多衣衫襤褸的老百姓,跟他們一樣,都是沒錢的主,這都能來看病,說明這家醫館也不會太差了,所以寧澤才會選擇來這家醫館。這醫館的名字濟民堂,相比之前回春堂妙手館,多了幾分接地氣的感覺。七月的天,太陽曬的猛烈,他們一路走來都沒休息過,這會兒又站著排隊,汗水幾乎已經濕透了衣服。寧澤推了推陶青,“阿青,你去那邊坐坐歇息一會兒,等到我了你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