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13
組委會副會長,被許遠婉拒了?!?/br> 許遠需要國內音樂界的地位嗎? 準確的說,不需要。 倒不是因為他拿了格萊美,已經對國內樂壇行程了降維打擊。單單他在國內進去三連那三年,就已經打服了同時代所有人。 有些人的地位,是靠別人捧出來的。 但有些人的地位,是靠一拳一拳打出來的。 前者有限制,別人認,你就是前輩,別人不認,你什么都不是。 但許遠是后者,管你認不認,爸爸始終是你爸爸。 事實上,別說網友們了。 就連五百老師和力宏當時聽了許遠的報價之后,也都完全傻眼了。 五百老師差點沒跪下。 不是沒見過一千萬,而是他那首歌真的不值啊。 力宏同樣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早知道許遠是這個價格,那啥,遠,我的歌庫你有沒有興趣挑一挑?買一送一都可以。 五百老師根本不接受這種夸張的報價,他不忍心讓許遠吃這么大的虧。到時候,本來是交朋友的,結果搞成仇人就麻煩了。 但其實同樣的,許遠給這個價格,和五百老師的出發點,一樣。 這首歌伴隨著的播出,能夠釋放多么巨大的能量?這一點別人不知道,許遠還能不知道? 他對自己的戲充滿了信心。 一億還是兩億還是三億? 這很有可能還只是網絡付費的收入,其他晚會邀請、歌手表演授權、實體專輯、復古唱片磁帶等周邊開發,還有名氣加成。 不夸張的說,一千萬和這巨大的收益比起來,根本算不上什么。 一首給臣剛帶去的收益就已經遠超兩億了,還是那個年代的兩億。一首,給許遠帶去的收益,絕對不會低于這個數。 畢竟現在信息爆炸,紅的東西遠比以前能掙錢的多。 為了讓五百不至于在事后反悔,彼此鬧得非常難看,還不如一開始就坦誠相待,給五百一個無法拒絕的價格。 就算是事后,五百也絕對說不出半句許遠不是的話。 賺錢又賺人情,許遠這一手,已經脫離了普通的交易范疇了,這要算入兵法中才行。 何況,確實如部分網友所言,這樣也可以適當的緩和許遠和寶島歌手的關系,畢竟早期許遠是收拾過幾位香江和寶島歌手的。 在有心人的煽動下,在兩地群眾心里,還是有個小心結的。 現在,許遠主動放下身段,自然有人會順著許遠給出的這個臺階下來。 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缺聰明人。 這年頭,許遠明顯是大勢。 順許者昌…… 最后,這也是一波營銷。 堪稱經典的營銷。 因為一千萬買歌事件,還沒有正式開機的直接成為了大部分網友和娛樂媒體關注的重點。 一首宣傳曲的價格和一部劇的制作成本相當,網友都不知道說許遠什么好了。 說許遠摳門? 人家一擲千金! 說許遠大氣? 你特么新劇也太小投入了,粉絲都害臊。 但不管怎么說,話題都在身上。 至于一開始說好的那部五億超級大劇,現在還有誰記得? 即便記得,但誰會討論? 能比這個神奇的劇組更有槽點不成? 一千萬干翻五個億,許遠再一次展示了他化腐朽為神奇的營銷手段。 真真假假,他的cao作永遠是最吸引人的cao作。 那些大眾的好奇,也不是被虛假數據吸引的,是真的被許遠的奇葩所吸引。 這是真實的吸引力,也是許遠營銷從不翻車的核心。 貴在一個真字! 如果一千萬買歌是許遠和五百之間捏造的,事實上五百把錢退給許遠了大部分,那么這個消息絕對不可能造成如此大的影響。 就算造成了,后續也會翻車,然后口碑敗壞。 只有真的,才能利于不敗之地。 假的,真不了。 第1051章 一演三播,多機位拍攝 “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 黑暗之中漂浮我的期待……靠,這什么鳥歌兒啊,一點也不好聽!”送外賣的米團小??谥泻吆哌筮?,這種歌已經不是老歌可以形容的了。 許遠的歌那么出色,這一次為什么要天價買這么難聽的歌? “確實難聽?!蓖叙I了吧外賣的兄弟小朱點頭。 “說真的,許遠這次會翻車吧?這首歌目前為止,在各大排行榜上一點作為都沒有,雖然老歌新發,已經失去了新鮮感,但許遠說好的歌沒有上新歌榜,還是第一次吧?”嘀嗒外賣的小鹿是個歌迷,平時很關注各種榜單的變化。 三個人吐槽了一通,最后心滿意足的離開了同一家飯店,拿著外賣去送了。 這就是外賣兄弟情,遇到聊幾句,大家都是好兄弟。 然而在三個人騎在電驢兒上,奔襲在不同的道路上,卻幾乎同樣的在口中呢喃:“所以暫si將你眼睛……你給的愛唉矮矮,甜美的sang害……” 怪異的口音和咬字,老派卻又有種莫名新穎的編曲,讓人不知不覺的被洗腦。 這一幕,在很多地方都在發生。 這種變化很慢,很細微,可一旦被引爆,那必然會驚動全國。 …… 片場,劇組已經拉扯起來了。 經過為期三天的劇本研讀之后,劇組正式開始拍攝。 這部劇的拍攝方式,和普通電視劇甚至是電影都不太一樣。之所以能夠爆火,就是因為它運用了一種說起來就那么回事兒,但實際上相當高明的拍攝手法。 民間俗稱一演三播。 而學術的說法其實單機拍攝和多機位拍攝的區別。 也就是同樣演一段,一個攝像機拍攝,那么其他的景象就要重新拍攝,比如兩個人對話,有時候需要切換鏡頭看雙方表情。 單機拍攝,就需要拍至少兩次,分別捕捉兩個演員,每次捕捉一個人細節。 而多機拍攝,則是用兩臺甚至三臺攝像機,同時進行拍攝,理論上表演一次就可以把需要的素材全部拍出來。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理想狀況上而言的。 對于一個導演來說,單機拍攝是最好的狀況。 其一,大部分演員和戲份的最佳狀態,都是單一捕捉到的,群戲很不好拍,因為你很難同時照顧多個演員。而單機拍攝,就是抓住那個最出彩的演員,一次次拍,總會拍出導演最理想的狀況。 而且演員本身也可以減少來自其他方面的干擾,不需要擔心配戲、擔心走位,因為一切都是以演員為中心,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