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6
了瞧風程仆仆的于子清,道:“數日奔波子清你也辛苦了,今日無事,你先回去歇著吧?!?/br>被高郁一提,于子清這才想起剛才從哨子手中收到的信,趕忙交到了高郁手上。高郁一看信封上的字,眼神中的冰寒與殺意便瞬間消退,明眸化作一汪春水,柔情蜜意盡顯。“皇兄參上,多日不見弟甚是思念……”見字如面,瞧著躍然紙上的大字高郁便想起高顯那rou嘟嘟包子臉,不由的笑了起來。但知高顯如他,這些年來兩人通了幾十封信,高郁知道這王弟定不會如此乖巧,果然翻到第二頁,信上的內容就完全變了個樣,成了一堆白話。“弟弟在熙州每日不是巡防,就是軍營里消磨時間,日子實在無聊的很,就想著找個機會出去逛逛。恰巧這個十三是外祖父五十大壽,弟弟想著許久沒有見過他了,便想借此機會上淮南走上一遭,既可以一解思念,又可以借機出來游玩一番。只是日子太趕,今次弟弟走的有些匆忙,只告知了父王與舅舅,并未通知其他人………哦對了,至于安全方面,皇兄你實在不必擔憂弟弟的安危,有婁都尉一起弟弟定能平安到達?;茨想x京城也不算遠,皇兄若是有空,也到淮南看看吧,弟弟真的對皇兄,甚是思念??!”高郁看著信上最后一段話,臉上滿是無可奈何的笑——這家伙,竟然把婁琛也騙出熙州了。親王世子不可擅自離開封地,高顯這封信看似在報平安,其實是在暗示高郁,他與婁琛已經偷偷出發從熙州往淮南去,京城這邊就麻煩他善后了。這么多年過去,別的沒長進,先斬后奏的本事倒是越發厲害了。也罷,既已如此,他從不可能半路上截個道,再把人趕回去。而且婁琛竟已跟去了,就應該出不了什么差錯。高郁倒是想去,只是身在其位,一舉一動都有無數雙眼睛看著,片刻都松懈不得。即使一顆心都已經飛往了淮南,他卻不得不留在京中坐鎮。婁琛苦澀一笑,瞧了瞧滿桌的奏折,只能交代于子清去處理。于子清得令正要離開,可剛一轉身,卻又被身后之人叫住了。“等等……”高郁這邊心里頭各種心酸苦楚無人知曉,那邊廂婁琛卻也心神不定,茫然看著眼前的一片荒野,婁琛又一次的嘆息,他怎么就被高顯騙著一同離開熙州了呢?這事還要從兩天前說起。自從知曉了江南假銀票之事之后,婁琛一直心中不安,想著這事當年或許另有隱情,又或許是被人利用。但他卻不能去問高郁,只得自己去查看。可他身為西京北路都尉卻不能隨意離開西北,正在婁琛想著借回鄉探親的借口偷偷調查之時,高顯卻從天而降了。是的,從天而降。當高顯帶著一個包袱跳下城墻的時候,剛剛巡防交接回來的婁琛險些將他當作賊人抓了起來。也幸虧婁琛發現的快,要不然此刻高顯可就沒辦法這般活蹦亂跳了。高顯一見婁琛就開溜,其速度之快令婁琛咋舌。婁琛反應也迅速,立刻跟了上去。高顯武功在同齡人中算是佼佼者,可卻跟婁琛比起來,卻差得遠,沒跑多遠就被婁琛追上。可誰成想,就在婁琛快將高顯籃下的時候,他卻不知從哪兒牽出一匹馬兒來。婁琛輕功再好也只有兩條腿,不一會兒就被高顯遠遠的甩在了后頭。世子出逃,婁琛卻不能大張旗鼓的派人攔截,只能趕忙回城,安排好城防事之后,趕忙追了上去。這一追,就是一天一夜,直到出了西京北路,才將高顯攔了下來。可被攔下的世子殿下卻一點兒也生氣,反而指著婁琛哈哈大笑。婁琛這時才知道自己著了道,被高顯算計了。高顯既然能在城外栓一匹馬兒,又怎么會跳城墻逃跑,更別說剛好落在交接回來的他面前了。這一切巧合答案只有一個——高顯早就算計好了,等他上鉤而已。事已至此多說無用,既然上了賊船,婁琛只好一條道走到黑,繼續朝江南去。-----------------------------------------------------------------------------------------聽說讀者里有萌高顯X婁琛的,哈哈哈哈,為什么會有這種邪教?。。??作者:高顯小朋友,你這么算計你嫂子,我跟你將,你很可能會被gang……高顯:胡說,阿琛那么溫柔,才不會生氣,阿琛你說是不是?高郁:把你的小胖手拿開!作者:沒聽說一句話么,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嫂子,呵呵呵。高顯:你,你你你,你這是挑撥離間,皇兄不要相信這個蠢作者的話!高郁:把我四十米長刀拿來?。?!婁?。赫lgang誰?-----------------------------------------------------------------------------------------這兩天理了一下之后的劇情,發現后面好狗血,MD還有,善良的讀者大大們千萬不要把黑化后的高顯想得太善良,成大事者,往往都比較狠。第61章畫舫作者有話要說:從熙州出發,快馬加鞭只需三日便可到淮南。但婁琛怕走官道太過顯眼,因此出了西京北路之后就轉而走起了捷徑小路。這些荒僻的小路雖可節省路程,但卻少有人經過。婁琛上輩子行軍打仗,曾多年在外多年,過慣了餐風飲露的日子,但從養尊處優的高顯這般趕路卻還是頭一遭。再加上他本來就是一個三分熱度的性子,開始時候興致高還能說說笑笑堅持,興致過了就有些懈怠,因此后半程便沒再趕路。這一路兩人走的不緊不慢,七月初六了,兩人才堪堪走到淮南西路。高顯的母親本是淮南西路轉運使寧維的嫡女。當年宮變,皇城被圍,在城內情況全然不清的情況下,京城周邊六路轉運使,只有寧維一人敢孤注一擲,不顧兇險,調動半個淮南西路的軍隊,同隨靖王一起進京勤王。索性風險再大,他最終還是賭贏了。最后靖王雖未登大寶,但新皇感念其救駕有功,仍舊賜了黃金千兩,良田百畝,并封其為忠義侯,蒙陰后代。不僅如此,六個月后,其嫡女還嫁與靖王為正妃,榮寵加身。這本是令人艷羨的天大好事,與皇家結親即可飛黃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