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
個大難題。失望自心底升騰,未來得及發酵,就被遙司徹從源頭掐滅。不對……!記憶里,原主因修煉緩慢,原主的母親便提議原主跟她學習煉制丹藥。原主也學了段時間,后來無意中聽到其母與其父談及他的煉丹天賦并不高,沒有奇遇,窮其一生最多就是個二級煉丹師。原主剛剛建立起的信心,再次坍塌成碎末。從此再沒學過煉丹,連想都不愿意想。不過這些都不重要!煉丹天賦再不好,只要能使用靈識就足夠了。遙司徹剛要動作,突然又意識到了不對之處。那些能夠煉丹煉器的靈師,他們所謂的天賦正確的來說是指靈魂力,而原主記憶里對于靈魂力與靈識的關系并不清楚。萬一靈魂力就是靈識呢?能夠學習煉丹的人是原主,但原主已經死了,魂魄已經不在這具身體。遙司徹雖然融合了原主的記憶,可天知道他具不具備所謂煉丹師的天賦。不試試總不甘心!遙司徹抱著僥幸,想到便做。他集中心神,回想記憶里原主曾練習過的方法,試著將靈識從識海里釋放出來。不多時,眉心處就傳來一陣陣鼓漲之感。遙司徹緊繃著身體,意念一動,那股悶漲隨即變得舒緩,同時,無形透明的力量從眉心不斷涌入了胸口的印記里。遙司徹只覺得一恍惚,自己的靈識瞬間來到了一處陌生的地方里。第3章遺物目之所及,大片大片黑紅的泥土地充斥著視野,粗粗估計約莫有二十多畝。絕大多數的土地都種滿了靈草,空余的很少。相同種類的靈草被歸置在一處,一塊一塊劃分有序。遙司徹暗忖,這些應該都是些常用的靈草,大多不怎么珍貴,否則怎能種植如此之多。當然,他現在對靈草啊,煉丹什么的了解不多,猜錯也有可能。除了成片的土地,空間只有一個清澈見底的水潭和一堆隨意堆在一起的物件。遙司徹靈識掃過水潭,只見其上霧氣裊裊娜娜,朦朦朧朧,但水潭并不受到影響。若有人往水潭一眼瞧去,就會發現水面光滑似鏡,可照人影。視線直至潭底,沒有一絲阻礙,能看的清清楚楚。遙司徹只在水潭略停了停,靈識就定格在了那堆東西上。最多的是靈石,光下品靈石就有幾十萬塊,甚至連遙家那些位高權重之人都很重視的中品靈石也有百來多塊。兩種品級的靈石隔開一條極窄的縫隙,很容易區分開來。靈石之外,最多的是些瓶瓶罐罐,應該是原主母親煉制或收集的丹藥。這些瓶罐有大有小,大小的形狀又有不一,材質倒是很像玉石,卻比遙司徹所了解的最名貴的玉石要強上太多。遙司徹忍不住輕笑出聲,這要仍在他前世,光憑這些裝丹藥的瓶子沒準他就能橫發一筆。大概瞧了瞧丹藥,遙司徹將注意力轉到了堆放的匣子上。數十的匣子有雕墜著繁復樣式像是木制的;有寥寥幾筆簡略紋飾卻顯得精致珍貴的玉制的;有冷硬堅固似由金屬制成的;還有極少辨不出材質,既像金又似木更若玉。總之,無論是哪種材質,遙司徹都不認識就對了。這些匣子不必一一取出打開,只需靈識一掃,就能知道里面放置何物。遙司徹一一看過,匣子里大多是單獨一株或兩三株放在一起的靈草,應是要比地里種的那些珍貴。靈識掃過的速度是極快的,短短幾個呼吸,就都查看完了。遙司徹取出其中兩個匣子,靈識翻了翻剩下的東西。有幾件法器,常用的物件和金銀之物,以及原主記憶里也不認識的東西。這里面的天空是淺淺的淡藍,整個空間明亮至極,即使沒有太陽和任何照明之物。遙司徹收回靈識。此刻,他面前一左一右放著兩個匣子。左邊的匣子由玉石類材料制成,長方體,通體瑩白如雪,仿佛有刺骨的寒意四下滲透,叫人膽寒。右邊的匣子像是木類材料制成,也是長方體,只不過給人的感覺樸素多了。通體為深褐色,只匣子右下角有一個非常不起眼的紋飾,稍不注意就會讓人忽視。那是一尊小巧的類似鼎的紋飾,遙司徹只一眼就被吸去了全部心神。忍著心里的猜想,遙司徹亟不可待地打開了木匣。匣子里放置著幾枚玉簡,比原主記憶里隨處可見的大路貨更好。遙司徹依照記憶,取出一枚玉簡貼在自己眉心處。片刻后,放進木匣,重新取出一枚再次置于眉心。如此往復,直到木匣里玉簡全部看過。遙司徹深深吐出一口氣,臉上是顯而易見的驚喜。先前他便猜到,這些玉簡不出所料的話,應該就是原主母親留給原主的煉丹之法。他并沒有將每一枚玉簡都全部看完,只是掃了掃開頭。但這足以令他明白每一枚玉簡的大致內容了。玉簡共有四枚。其一是關于丹師,丹藥,以及靈草的等級介紹。然后是具體的每種等級的丹藥有多少種,每一種的名稱,效用。同樣的,有關靈草的等級,名稱,生長環境,效用,特點,栽種方式等等都介紹的一清二楚。更重要的是,凡玉簡里介紹到的靈草,丹藥,都配有生動形象的圖例。其二是具體的煉制丹藥的方法,主要是煉丹時使用的丹決之類。比起上一枚玉簡,內容少了很多,也更難學。其三是一些煉丹所需的丹方,種類繁雜。最后一枚玉簡,是關于煉丹的心得體會與經驗。短暫的驚喜后,遙司徹冷靜下來。他不清楚這個世界煉丹師到底稀少到何種程度,單從原主母親身為一個低級煉丹師,卻擁有這么詳盡的玉簡就可以瞧出原主母親的不簡單。不論是原主母親奇遇所得,還是通過別的手段得來,對于遙司徹都不是個好消息。若瞞的死死的,無人知曉還好。若漏了風聲,那就糟了。往近了說,原主的大伯留原主至今,說不得就是為了此物,只是不知道他了解到什么程度。至于往遠說,他到不必太過擔憂。原主母親自來了遙家一直相安無事,總不能他剛接手這些東西,就倒霉到讓危險找上門來吧。遙司徹勾唇,揚起的笑容透著一股噬人的瘋狂。危險與機遇并隨,要他坐擁寶山而不用絕無可能!他向來信奉,想得到什么,就必須付出代價。若能以最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財富自然更好。木匣里的玉簡令遙司徹收獲頗豐,對待剩下的另一個玉匣,遙司徹就不那么急切了。他拿起玉匣,觸手的冰寒險些讓他失手將匣子扔出去。遙司徹迅速打開玉匣,往里瞧去。精巧的卷軸透明中彌漫著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