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06
在心里對宋福生笑了。 他轉回身看向那熱熱鬧鬧的場面,聽著掌柜們在向買家推銷。 覺得這里連推銷都新鮮。 “您瞧瞧這土精參,中肚肥大,根莖長的胳膊是胳膊腿是腿,這都有人型啦,要您老八十兩一點兒也不貴。 您老也別比對那根年頭說事,您老怎么不說說這藥性。 我們山民可是在谷雨后白露前進山采參。 不信您找人問問,對面就是藥鋪。 只有這段日子挖出的參才最具有藥性。 平日里采挖的照這差遠了,您在外面買那些亂七八糟的,花不少銀錢,三五根卻不敵這一根。 它可是集天地精華長出來的。我們那里可是長白山,山清水秀,要是有本事爬到山頂,抬頭就見云端?!?/br> “哎呦,大娘,這是椴木耳,您還悄悄與我講,還整個不影響我買賣。您悄不悄悄的,也不能一刀砍我大脖筋上啊,您不留神講出的那價,聽的我心口窩疼。再者說,我們這里不講價啊大娘?!?/br> “您識貨,是這個,一看就常采買。 瞧見沒,外面那些皮貨商與我們沒法比。只有我們長白山才有這種小貂。 我們小貂那可是風吹皮毛毛更暖,雪落皮毛雪自消,雨落皮毛毛不濕?!?/br> “這位爺,您真說對了,有您這一句話就是暖我們心窩子。 我們從會寧來到京城那都不是確實不容易,那是很不易。 您是不知曉,盤山道,山高水長,我們來京城都沒有去下面某些村莊費勁。 沒有路了,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那盤山路是讓我們硬生生趟出來的。 一次只能過一臺騾子車,恨不得這面頭車進村了,最后一臺車才上盤山道?!?/br> 被大娘講價的掌柜也接過話,和樓下的買家們聊家常說: “可是再難再危險也要去。 大山里,有許許多多一輩子都沒有出過山的山民們在等著。 為了想盡辦法把這些好東西運到皇城根腳下,為了讓你們京城人能那偏遠的黑土地有實實惠惠的好東西,不止要用到騾子,有時一排排漁船都要用上。 像這入了冬,我們那里就更難了。 人力從山里背出來,從江上走爬犁。 一路,那大雪冒煙,拽都拽不住牲口,還要給車底下安下在雪地里走的家伙什?!?/br> 恩,沒錯,用俺們家大人的原話是,要換雪輪胎。 皇上在人群中挑了下眉。 但沒過一會兒,他就聽不下去了,沒法在樓下接著看熱鬧。 因為到時辰了,開始為辣醬宣傳。 之前,基本上每隔一個時辰,這個特產店都有主要推銷的東西。 木耳是泡給大家圍觀,蜂蜜沖給大家品嘗,蘑菇用小雞燉,那蘑菇帶著雞rou味。 像眼下這個時辰,到了宣傳辣醬之時。 現場做起了水煮魚和水煮rou片,鍋子底燒開涮羊rou。 雖然為吸引酒樓和外面大戶人家注意能訂貨,是在門口進行的,但那小風一刮,辣椒味混著rou香味直向屋里飄。 皇上覺得要在再停留,就會失態的打噴嚏。 聽聽,那孟景遇已經開始了,“啊啊,啊欠?;?,不是,老爺,小的失態了?!币话押?,自稱小的。 就這樣,幾位護衛扮作仆人護著,在前面開路,引領皇上上樓。 樓上,才是真正的,貴的大件。 一層樓的十幾個展臺上,只擺十幾樣,松花石擺件,松花石硯。 一個硯,就占一個展臺。 厚厚的棉花上覆蓋虹緞,紅緞上用紅實木托著擺件或者硯臺。 這都是臨時改的,要不然以前打算樓上還放百年人參和蜂王漿呢。 經楊明遠一提點,富貴打算再給松花石拔高一層。 木牌那價格別提了,也是現雕刻的,全部臨時改掉,能加一個零的全加零。 宋富貴就是在這時下樓的,他之前在樓上接待訂單,第一個來訂的就是丁堅派來的掌柜,訂的數量還不少,可以說掏空了丁府的積蓄。 剛忙完,富貴正要下樓看看情況,兩邊一個向下去,一個向上來,這就碰上了。 富貴一眼就叨住孟大學士,就是這個不要臉的在授官時都不給俺福生好臉色看。 再一看這位不要臉的扮小在后面跟著,心里激動的一抖,立馬反應過來前面這位爺是皇上。 第七百九十六章 朕知了(二更) “松花石又名棕花玉。 這位爺,您看這塊。 色呈翠綠豆綠黃綠白綠,紋理如碧波蕩漾,摸起來質地細膩溫潤,綠如玉蒼,層次分明,極為珍貴……” 孟景遇服了這位草民。 在心里冷哼: 真是隨了你主子,噱頭多。 你主子,答卷不好好答,非扯些沒用的。 眼下又是,賣個土特產就直接賣唄,又轉著彎的在下面掛畫做面子文章,政績文章做的那叫一個足。 而你,這位草民,明明打一露面就認出本官,已猜測出皇上的身份,別以為本官看不透你。 卻又在皇上面前假裝不認識,侃侃而談。 你以為皇上不知曉你已經認出身份了嗎? 陸畔的二姐夫在皇上身后,聽著富貴在給皇上介紹松花石,他也在心里琢磨著: 其實兩面都已經知道身份了。 皇上問你姓什么,你說姓宋。 可想而知,皇上已確認此買賣和宋知縣有關。就是宋家的。 怎么想的,他猜不好。 而你呢,這位草民,認出皇上卻還能做到面不改色配合皇上,只要皇上不主動道出身份,你就能配合,不惹嫌。 還能大大方方就承認姓宋。 普通的百姓見到皇上應是如何表現?搞得陸畔的二姐夫都有點恍惚了。 你可真是普通百姓中的佼佼者,是位人才。 大太監李德全是在心里笑。 他是最了解皇上的人。 之所以笑,是因為皇上前個兒才說宋知縣一向務實,連奏折都不寫的花里胡哨,直接說它的用處。 卻不想,今兒,好詞全在宋知縣派來的親信嘴里呢。 而且人家言明,未讀過書,是照著會寧知縣夸贊的原話學了來。 是,富貴就是故意的。 宋富貴心想:福生為會寧百姓代言,那么他就來為福生代言。 有些話,以及福生是怎么想的,要讓皇上知曉。 隨著宋富貴大方告知此次農產品展銷會和以往貨商不同,是由會寧知縣牽頭。 隨著富貴那嘴不停的講述,之前仍認為是搞噱頭的孟大人都覺得富貴有魔力。 要不然,他怎會莫名其妙聽入了心,怎會慢慢覺得即使是噱頭又如何。 一縣父母官,能放下架子,走進百姓間,又為百姓擺攤吆喝,為辦成實事,搞些噱頭又何妨。 宋富貴在向皇上“推銷”松花石時,借此機會解釋了此次為何要由縣衙背書,知縣站出去牽頭。 他說: 他們會寧地處偏遠,運輸艱難。 在山區中,最具價值的農產品分散,酒香也怕巷子深。 一些貨商在宋知縣沒上任前,用很低廉不公平的價格收上去,低價購高價賣出也就算了,有的還以次充好,外面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