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37
了解,她還不知曉?老宋那人學點兒啥多費勁呢。 行啦,舉人老爺、舉人夫人,已然很優秀。 今晚她就對老宋說:多虧你沒考上,否則我不得稀罕死你呀。還是別往死里稀罕了,兩口子留點余頭的好。 宋福生在外面聽笑了,正要笑著推門進去,就聽到米壽說:“姑母,我想去前院?!?/br> “去前院干啥?你姑父和那些舉人們在說正事兒,沒準兒在總結上一場,討論下一場殿試呢?!?/br> 別看老宋沒考上,但錢佩英認為,那些舉人們是非常相信老宋學問的。 米壽答:就正因為在總結上一場,他才要去聽聽。聽不懂沒關系,打算默背于心里。 不是有那么句話? 什么話? 不要輕視失敗者的勸告,失敗者在不應該做什么的問題上是權威。 門開了,宋福生出現。 米壽急忙抄起小帽扣腦袋上滋溜一下跑走。 宋福生咬牙:“我揍他,我今兒非揍他?!?/br> 這孩子說話越來越氣人。很后悔剛才抱他。 這面又重新歡騰了起來,吃飯都沒有被落榜影響胃口。 另一頭,宋福生不知道的是,有人在為他的卷子跑的人仰馬翻。 而且,還是他不認識的人。 —— 本朝這次科舉,六部里都派了人選參與批卷。 說白了,就是皇上有些信不著學問極好但做事相對古板的孟大人。 可是,今年去掉一些避嫌的官員,孟大人品階最高,正二品,理應由孟大人做主考官。 即使這樣,其實皇上也掙扎過,他試圖想讓從二品的某位大人牽頭,但有幾位愛卿私下勸他,不妥。 皇上又一想,在他殺先皇妃子那件事情上,孟大人為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引據經典,有些他不記得的條文,孟大人全部拿出來利用上,處理的尚算不錯。 說明那人或許沒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這也是孟大人此次能升遷的原因。 然后皇上說,那就六部全派人吧。 不要依照往例選拔批卷官員,今年科舉側重點和往年不同。 這也是主考官直到開考前才最終定下的原因。 這不嘛,就因為這個,戶部就派出了一位安大人。 安大人就是力薦宋福生試卷為前三甲的批卷官之一。 所有參與此次科舉的批卷官員都需要被關起來,直到放榜前才能出來。 也就是說,安大人剛被放出來,連家都沒回,懷里揣著落榜者宋福生的試卷,他就去找陸畔的外祖了。 他不服主考官孟大人。 孟大人是東閣大學士。 他想讓更有學問的文淵閣大學士看看這份卷子。 但安大人沒想到吃了閉門羹,說是不在,沒有見他。 正是吃晌午飯的時辰,陸畔的外祖坐在餐桌邊意外的看著夫人,“你是說珉瑞要求娶的是安大人家的女兒?” 什么安大人女兒。 陸畔的外祖母差些不雅的瞪夫君一眼。就可見她夫君什么事情也不cao心只和書本為伴。那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 “是安大人提的這位宋福生?!?/br> 所以,你要避嫌。要是不攔,就要出去見了。 陸畔的外祖:他怎么一點兒也沒有收到消息。 安大人不放棄。 他是真的敲不開丞相爺家的門,沒到那個品階也沒有資格和丞相爺對話,要是能敲開,他會直奔陸家。 毛侍郎大人毛俊易,此時熬的兩眼通紅,剛要下衙回府歇歇,前線開戰,他已經有兩日沒合過眼。 遇到了安大人。 “下官懇請大人閱一份試卷?!卑泊笕藵M臉懇求。 毛大人是實干型,尋思科舉的事向我匯報什么,我那一堆的事兒。 “大人,此落榜者在卷面中稱,曾在奉天倉場衙任過職?!?/br> 誰呀,宋福生啊。 “大人,正是此人?!?/br> 毛俊易站住腳,回眸看向躬身的安大人,“你剛才說,他落榜了?” “是?!?/br> “拿來?!?/br> 一個時辰后,熬的雙眼通紅通紅的毛大人,心在澎湃。 使勁睜了睜眼,猛灌了幾口涼茶,又特意讓侍從給修整了番胡須。 他正了正侍郎官服,帶著宋福生的卷子,請求覲見皇上。 第七百四十五章 皇上,臣這是為了誰呀 安大人為陌生的宋福生奔走。 當這份卷子呈到御前,想必還會徹底得罪某些人。 只因他覺得不公,甚是不公。 毛俊易識得宋福生。 他為宋福生奔走。 只因他想身邊多一些、能更多上一些,會辦實事、少些紙上談兵的同僚。 所以說,宋福生從來就不是孤單的,誰敢說他背后無人? 這個皇朝,有許許多多像毛大人和安大人這樣的官員。 “毛愛卿,何事?!?/br> 御書房里。 陸丞相、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工部尚書以及另幾位和戰事會有關聯的官員都在,共十位之多。 他們之前正在和皇上討論前方戰事。 “微臣叩見皇上?!?/br> “微臣惶恐,斗膽請皇上閱一份此次科舉考卷?!?/br> 下面幾位大人有些意外。 本以為毛侍郎是又來找皇上報賬。 最近一些時日,毛侍郎總是找皇上哭窮。 戶部尚書心想: 你還不如來哭窮。 請皇上看科舉卷子?你這讓我心里更是沒底兒。 聽說,貢生試前三甲的試卷已經呈到御前,你這又是從哪里得來的考卷? 戶部尚書先看了眼下屬毛侍郎,又偷瞄眼已然接過卷面的皇上,正巧看到皇上攥著卷面的手指微微一動,他不著痕跡垂眸。 看來答卷者至少有一處觀點很得圣心。 “這是遺漏的?” 皇上在問這話時,還抱著希望。 希望這是“第四名”。 而毛侍郎認為這該是前三甲的試卷,寫的更言之有物,這才請他翻閱。 “回皇上,這是落榜者的試卷?!?/br> 只回這一句話,毛大人就不再多解釋,他這人一向這樣。 好與壞,公與不公,不由他分說,由皇上定奪。 御書房立即落針可聞,皇上臉色不對了。 李德全對添茶的侍女們比了一個退下的手勢。 “丞相?” “是,皇上?!?/br> 陸丞相上前幾步,接過試卷。 皇上站在江山輿圖前,背手而立,對其他幾位官員說:“你們也瞧瞧?!?/br> “是,皇上?!?/br> 這些人就急忙湊到陸丞相身邊,盡量節省皇上的時間盡快看。 此時,陸丞相只看了一眼卷面,心里就有了猜測。 他攥卷的手一頓,然后才接著看下去。 很少有私心的陸丞相,越看越是心中微怒。 孟學士,你過了。 即使這份卷面中,有些觀點過于尖銳。 你作為主考官可以不評為三甲。 但你讓通篇透著對滿目榛荒、人丁稀少而擔憂的優秀舉子落榜,你過了。 其他幾位大人是互相對視一眼。 說實話,無論是對哪個策論題的回答,都做到了以史為鑒,有理有據。 有兩位大人在心里甚至覺得這位答卷者是位詭辯奇才,某些點看的他倆有些扎心,但又不可否認,剖析到位,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