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10
城池業務。 鏢局分店大門口,車水馬龍,熙來攘往。 四壯都不得不出手幫忙,用眼神瞪著押運人員:“慢些卸貨裝貨,有瓷器?!?/br> 而宋富貴和高鐵頭早就走了,和當地的麻老三帶著舉人們去客棧。 一臉麻子的麻老三,自從收到消息,知曉東家要帶一幫大兄弟來,早早就去客棧給定好房間。 他在興隆縣找了一家性價比最高的客棧。 不僅要干凈、價銀實惠,要給舉人們安排在同一樓層,最好附近住的全是我們的人。 而且他作為當地人,還很了解客棧背景。 他深知哪幾家黑店不能去。 有那黑店,有那種人品不咋滴的小二會和當地品行不端的人有勾結,別出現迷藥偷盜之類的。 萬萬不能出現這種事情,絕對不能給東家丟臉。 “老爺們,請,”麻老三貓著腰做出請的手勢。 舉人們一邊笑著說:“這真是去哪里都不用cao心,”一邊三三兩兩結伴進了客棧。 客棧收銀這里,舉人們該聊天就聊天,并不著急問店家住在哪間,會有人安排的。 沒一會兒,大管家宋富貴和實習管家高鐵頭果然開始安置。 你二人住這間,你二人住那間。 舉人們早就習慣被安排。 高鐵頭記茬啦,有舉人糾正:“高侄子,我之前是和孫舉人一屋的,那我眼下,到底是聽你的和張舉人一屋,還是仍和孫舉人一屋?” “和孫舉人,和原屋人就行,是我記錯了?!?/br> 高鐵頭很懷疑,他再這么伺候下去,這些舉人老爺們的自理能力會更差。 這些人到點兒就向他要牌子住宿,到點兒就問他什么時辰開飯。帶的那些小廝純屬擺設。 鐵頭在心里嫌棄這些舉人老爺們時,宋富貴不滿的看他后背一眼。 才幾十、上百個人就能記錯? 那么年輕,還不如他的記性,說明不是記不住,而是鐵頭沒用心記。 這樣可不行啊。 富貴心想: 回頭得提點提點。 往后福生身邊的朋友會越來越多。 咱即使做不到馬上幫福生分析出,來者和誰誰誰都有什么關聯。 最起碼要做到來人拜訪時,咱要能準確稱呼出對方是姓什么的大人吧。 咱要是叫錯了,那是在給福生丟臉,那很失禮。 所以說,這次帶這些舉人們上路的機會多難得,年輕人怎么就不知道珍惜? 不是說非要等到了那天再用心,是時常就要培養這種能力。 只有每件事都要用心認真的對待,才會成為慣性和培養出本能。 “來,各位老爺們,上樓前,請聽小的啰嗦幾句。 這個客棧,出門左轉直走,看見岔路口,那條街上有許多鋪子,吃食攤子。 眼下應是還有沒收攤的,賣的不貴,那條街是本地老百姓常去的?!?/br> 麻老三在宋富貴的授意下,喊話道: “各位老爺們可以去置辦一些補給,干糧啊,凍玉米,芋頭,等等。在那條街上走一走,應是都能買到,路上烤火時烤著吃能墊個肚。糖啊,茶葉啊,也都有賣的,就是可能不如您們奉天?!?/br> 舉人老爺們表示知曉了,小廝們紛紛代他們點頭。 宋富貴站在樓下補充:“要注意安全,貴重物什看好嘍,買完不要亂走,盡快回來,早些休息。明日店家會煮好早飯叫大家起身,祝各位老爺們睡個好覺?!?/br> “辛苦了,”對于宋富貴和高鐵頭,老爺們是不擺譜的。 這屬于宋孝廉的家人。 宋富貴帶著高鐵頭、麻老三正在囑咐店家話時,楊明遠落后上樓安置的舉人們一步,走過來問:“宋叔他們不在這里住嗎?” 高鐵頭回頭說:“我三舅他們今夜住鏢局后院,楊舉人早些休息?!?/br> 過一會兒,又有一位崔舉人下來道:“能否隨你們一起回鏢局?我想尋宋孝廉,讓他和我一起去拜訪好友?!?/br> 宋富貴扭頭道:“崔老爺,興隆縣有您好友?” “是啊,是這個縣的縣丞。早些日他就給在下傳了書信,讓務必來了這里與他敘舊。我想著,給我這位好友正好介紹介紹宋孝廉?!?/br> 崔大人的這位縣丞好友,書信里可不止是讓路過敘舊,還在信里誠摯邀請去家里住。 但是崔大人很喜歡和大伙一起住,覺得自在,也不想麻煩好友,去別人家住還不如住客棧。不過,飯還是能吃一頓的。 宋富貴眉毛微動。 想必福生會樂意去這一趟的,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嘛,咱鏢局分店可在這里。 這晚,宋福生和崔舉人與興隆縣縣丞喝酒喝到半夜才歸,聊了許多。 出門時,這位縣丞的好友又多了一位:來自奉天的宋福生。 這晚,還發生了一件事,出去添置干糧的舉人,腰上的香囊被偷。 張舉人被偷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身上掛的香囊不見。 回憶起來就是有幾名壯漢,曾在他們走路時,給他和小廝、其他舉人們撞散開。然后其他印象再沒有,體貌特征都沒有注意。 報官吧,不行去找喝酒的崔大人和宋福生,讓崔大人麻煩縣丞好友給捕頭施壓尋一尋,丟銀錢不要緊,那里有他的名戳。 戳丟了,就相當于在現代丟了身份證,怎么考試。 宋富貴聽說后,趕到這條賣吃食的小街上,聽完前因后果就說了一句:“麻老三?!?/br> 麻老三一點頭就走了。 也就是過了半個多時辰,不足一時辰,麻老三就將張舉人的香囊送了回來。 舉人老爺們紛紛看傻眼,只能感嘆:這真是貓有貓道,鼠有鼠道。 據說,那個一臉麻子的壯漢,先將消息放給小弟們,要尋一個什么樣式的香囊,隨后就直奔縣邊上的黑賭點逮人,一逮一個準。 張舉人更是感慨至極,就自己這種只知苦讀書,沒走過遠路的模樣,即便帶三五個小廝隨行又能如何。 山高路遠,要是沒有宋孝廉一路引領,就這次丟戳事件也讓他的前程完啦。 楊明遠全程圍觀。 他望著宋富貴和麻老三離開的背影,忽然意識到宋叔在底層民眾中的勢力。 只看他們這一路走過就知。 假如有一天,當然了,宋叔不會這樣,只是假如啊,宋叔要是有了難,這一路住過的那些貧窮小村莊就能幫忙,更不用說這些盤踞在各縣魚龍混雜的人員了。 宋富貴不知楊明遠心中所想,知曉會不帶功與名的微微一笑: 那是。 別說找個小破香囊,就是眼下讓他們再給陸家軍送糧,都不會是當初那個寒酸模樣。 他們要是現在再給陸家軍送糧,會路過一個地方,就能添上一些人手。 這些人在招工時,他、郭老大、宋福壽、四壯、王忠玉,他們幾個就研究過,咱招那種真心想“從良的”,招那些不被大眾認可的。 甭管是不認可他們曾經當軍士丟鼻子少眼睛的長相,還是家庭背景,母親可能當過妓女之類的,或是他們的經歷不被認可。 總之,就招那種重出江湖想安安穩穩吃飯會發現很難的,沒關系,我們千里馬給你們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