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6
我挑的這個多實用。 這不就是靴子嘛,只是下面是繡鞋,繡鞋上面縫出到小腿肚長短的夾棉花的布,不像現代靴子那么硬挺,只是棉,脫下來自然是耷拉下來的,但是那也不灌雪不透風不是?再說古代女人裙子長,也壓根露不出來這部分。 宋茯苓手中的是深藍色繡鞋,上門繡的是祥云似圖案,就是上面套小腿肚的棉,也繡著兩朵云彩。繡的極傳神。 腦海里閃過錢佩英捧著她綠色繡鞋一臉稀罕的模樣。 宋茯苓問店家:“這雙鞋多少銀錢?” “四兩二錢?” 寶珠也被價位嚇一跳,先小小聲道:“小姐,你是不是選中店里最貴的一雙啊,”又急忙道:“掌柜的,這是對面馬老太糕糕興興店的東家?!?/br> “東家?馬老太是你啥人?” 宋茯苓一歪頭:“我祖母?!?/br> “噢,那我給你算便宜些,你看中了嘛?” 宋茯苓想了想,這個一定要買,也一定要由她來買,老媽古代之旅的第一雙繡鞋。 “看中了?!?/br> 然后宋茯苓還看中了好多,月牙白刺繡蝴蝶裙子,還有一條散邊到腳面的長裙,大擺的那種。 她都能想象出來,自個要是在家轉圈,裙擺都會飛揚起來。 還有一雙月牙白的小白靴。和她給老媽買的那雙繡鞋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穿上長裙后,看起來是只穿雙繡鞋,但是上面還有一長截箍住小腿肚的月牙白棉。 可最后她也只是看的歡,沒買,倒是拿起的是一個棕色小帽子:“掌柜的,這個多少銀錢,五歲的小娃能戴嗎?” 宋茯苓手中的帽子,像她以前看電視里那些小地主扣的小帽子,帽子上都戴著大錢。 她想象著要是給弟弟做一件大錢長袍,扣著這小帽,小帽后面再編條小辮子,應該能挺好玩。 而且她弟可喜歡戴各種帽子了。 當四壯匆匆忙忙趕回來時,發現小小姐就沒買完呢。 最后,仨人在終于要回點心店前,宋茯苓又跑到老白家的點心鋪子里,稀奇地東瞅瞅西看看,臨走時買了“白胡子”。 白胡子就是這里老百姓的一種叫法,其實就是現代的龍須酥。 唔,好吃。 “奶,我回來啦?!?/br> “噯呦,這是買么啦?”馬老太急急忙忙迎上前。 田婆子在宋茯苓脫掉斗篷后,笑的露出豁牙:“噯呦,咱家胖丫,今兒可真是俊俏得很?!?/br> “老田,你看看,我就說吧,還是你有眼光?!?/br> 宋茯苓還沒等張嘴呢,門又被人推開了,小全子出現。 “送么?送蒜?” (//) 第四百零一章 進城的丫(二更) 駕?!拔嬷揞^套的馬老太,瞇著被風雪迷的眼,有些不放心的一邊趕車,一邊回頭看身后跟的騾子車。 身后跟著三臺騾子車。 那幾臺車里裝著好些蒜,裝著她小孫女和蛋糕店里的小高小王小宋。 本是該讓這些人坐在自家牛車里的,但是今兒個馬老太買了好些黃紙。 她自個駕的這臺車里,裝著一車會為死人燒的紙和上供會用到的燭臺等東西。 而家里另一臺車里,固定的每日要拉蒸籠,仨人坐在外頭,倆人在里面把住蒸籠。 最近店里忙,家里來了王忠玉和大郎他們幾個男的,都在那臺牛車上。 就這么的,小孫女就上了裝蒜的騾子車,那幾臺騾子車都是來自國公府城郊莊子的。 “駕?!瘪R老太吸了吸鼻子。 每日趕車往家回是最遭罪的。 這個時辰一點陽光也沒有,干冷干冷,路上灰滔滔的那個黑,說徹底黑還沒有完全黑透,冷冽的北風那個吹。 像今日才出城不久,雪花又飄上了,雪沫子直往眼皮里刮。 田婆子也坐在趕車的位置上,她和馬老太一邊一個,戴著大棉手套搶韁繩:“來吧,我趕一會兒,你在手套里活動活動手指?!?/br> 馬老太給了她,沖旁邊離她不遠的另一臺牛車喊:“忠玉啊,慢著些趕,飄雪了,地上哪里有冰看不著,寧慢些回別翻車?!?/br> 王忠玉倒是沒太冷,男人火力旺:“曉得了大娘,你們也慢些,一會兒再黑就點火把?!?/br> 馬老太又趁機回頭,其實即便探身看也看不著啥,但是她惦記,那騾子車里也不知冷不冷。 冷啥呀,宋茯苓被蒜袋子擠在一起,想動彈都動彈不得。 這誰呀,誰干的活,系袋子還沒系嚴實,撒出半袋子蒜,呼啦啦隨著車晃都撒在了她身上。 之前,寶珠說過她香,還問宋茯苓擦得是什么呀,感覺比陸三小姐都香,是那種一抬手一轉身間飄得淡淡香味,很好聞。 上車前,高屠戶大兒媳也嗅了嗅鼻子說過:“胖丫怎這么香呼呼的?!?/br> 宋茯苓:這回,來,你們再聞聞,身上除了蒜味兒沒別的。 宋茯苓有些后悔,為什么不坐好馬車回家,在那車里能喝熱乎喝茶,甚至都能拖鞋蓋著皮毯子,抱著小火爐躺車里看書,她找奶奶干什么啊。 在瞧眼下,黑嚓嚓的車斗里,壓根不敢亂動,怕一屁股坐碎蒜頭,動作稍微大點兒,掉她身上的蒜就嘩嘩往下掉干皮子。 和早上來時的待遇簡直天差地別。 沒等過橋呢,家里這頭的人,就發現好些臺車回來了。 因為近兩日,宋阿爺又組織金寶以上的半大娃子們,將好不容易拉回家里的大石頭,又折騰著用爬犁往外拉。 拉石頭要做什么呢。 要從自個家大門口,一直到河邊,搭那種用石頭做的到膝蓋高的石頭燈,說白了就是用石頭塊圍起,給里面的火光擋雪擋風,到時好在里面點上燈油。 十幾米遠一個,整出一條用石頭燈做成的路。 從二十九開始點燃,一直點到出正月。 做這個,一方面是方便于家里人來回出入,天黑能有個照亮的,家里過年不能掛紅燈籠,也有用這個代替的意思。 一方面是要過大年了,要弄出一條亮堂的路,告訴老祖宗們,告訴那些離去的人,他們現在這伙人家在哪里。怕路太黑,那些人尋不到回家的路。 宋阿爺是很信這個的,所以這兩日就一直在忙這些。 包括讓馬老太大手筆買的一整車的黃紙,回頭還得組織婦女們疊金元寶,都是公家錢買的,回頭給馬老太能報銷的那種。 宋阿爺就讓小子們先別堆石頭啦,去橋邊迎一迎。 而此時河邊的村里人,也在大聲和馬老太她們打招呼。 在村里人眼中,牛啊,這老太太,得老有錢了。 瞧著吧,村里現在已經打賭開春后,那伙人到底能蓋多少間青磚大房啦。 別以為他們不知道,那伙人不止有四家點心店,最近這段日子更是出出進進,外縣酒樓也進村買貨,張嘴就打聽宋福生。 可見那伙人還有一個大買賣,瞧那個忙乎勁兒,應是也不少掙。 錢佩英聽到動靜,舉著火把帶小跑的迎過去,先問老太太,胖丫呢,老太太一指騾子車,米壽嗖嗖嗖超速奔了過去。 錢佩英還沒等看到她閨女影,就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