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8
賣,也就是為了閨女的店,客人們喜歡停評書吃花生米,才這個價格給的。 要知道,現代黃飛鴻麻辣花生米,還多少錢一袋呢?七八塊錢,八九塊錢吧。 可這里有個帳,現代收花生成本多低,花生產量多大呢,現代胡椒也多,成本自然就便宜。 哪像這里,一畝地收不了多少花生。 他的辣椒眼下又是大棚扣的,不是撒把種子家里后園子種的。 去掉本,去掉廢力忙活伺候的,二十文,真是良心價。 倒是明年,比方說大面積種植,大夏天的就留出老多干辣椒了,價格往下降一降還行。目前甭管賣什么,必須要將大棚成本出產量低算進去。 茶館佟掌柜,想到去他那的客人提到麻辣花生時的表情,再一次問道:“你確定只你們家有這個?”眼神看向馬老太。 馬老太驕傲:“那必須的啊?!?/br> 佟掌柜就納悶了,以前確實沒聽說過辣椒,但是為何就只有你家有???你們又是哪來的? 不過對方敢如此肯定,壓下心里的疑惑:“那,暫定明日先送去三十斤,如能賣的好,咱們再加定?!?/br> 送走了佟掌柜。 馬老太去吧臺拿紙筆記錄,今晚得回去囑咐家里的師傅們多做嘍。茶館要多加幾鍋點心。還要訂三十斤花生嘍。 啥東西就怕吃上癮。 馬老太為三兒高興。 眼下是三十斤,時間一長,口口相傳,要是都曉得她這里有麻辣花生賣。 這么偌大個城,離一日一二百斤、二三百斤還遠嗎? 更何況,她們要擺攤子賣好多吃食啦。 這日子呀,越過越有了滋味兒。 回家的路上。 牛車才走了五分之一,宋福生就甩著馬鞭子讓調轉頭,下了路,往道路左邊的荒地趕。 這也是宋富貴跟著宋福生來奉天城的原因。 就為了在回去時,上貨,趕車。 宋福生和宋富貴,一人扯著一輛牛車,走沒什么人行走的荒地。 地面除了干草就是雪,雪長時間的堆積,到小腿肚那么高。 牛已經跑不起來了。 他們是來買羊的。 不能走大道,太繞遠。這么雖然費勁,但是抄近路,能節省兩個時辰。 “羊殺好沒?” “殺好了,就等你們來呢?!?/br> “給,銀錢,您數數?!?/br> 養羊的老漢,雙手合十:“謝謝啦,謝謝啦?!?/br> 宋福生將四只羊扔在車上,又費勁拽著牛車往回走。 等重新到了能趕車的路上,他和宋富貴腳上的棉鞋全濕透,棉鞋里進去了雪。 腳脖子冰涼。 半個月后。 宋茯苓的兩臺榨汁機被搬走了。 需要借給大伙用。 被溫水清洗浸泡過的:桂皮、八角、去籽的草果、小茴香、白扣,正在兩臺榨汁里嘩啦啦攪碎。 錢佩英又端進屋小半盆干辣椒皮。 辣椒里面的籽,都被錢佩英和宋福生親自摳出來的,摳完用紙包裝好,轉手就讓閨女送進空間。留作種子用。 只將辣椒皮留下。 必須要這么小心的。 因為青辣椒不怕人拿籽,拿出去沒用,當不了種子去種地,青辣椒里的籽種不出來辣椒。 但是紅辣椒一出,錢佩英和宋福生就得守住了。 因為紅辣椒里的籽,就是種子。 別人只要留下一根,都不用多留,來年就能種不少。 所以摘辣椒、剪辣椒、將籽摳出來的活,錢佩英和宋福生親自干。 差點沒辣死他們兩口子。 一邊用剪子剪,一邊抹眼淚,一會兒就能給他們兩口子熏夠嗆。 此時,錢佩英就在榨過香料后,又將干辣椒皮扔進榨汁機了。 只看,鉸刀在里面嘩嘩的將干辣椒攪碎,錢佩英搖著把手,戴著口罩仰脖看棚頂哭。 與此同時,會議室里。 宋阿爺正帶著幾個老頭,端著這些榨好的辣椒面,香料面,一一擺在桌上。 四壯他們這些小子,也成串似的往屋里抱甕。 有的甕里裝的是醬,有的甕里裝的是酒糟,有的甕里裝的是清油。 婦女們也掀開門簾子,端進來剁碎的蔥姜。 材料齊全了。 沒一會兒,大廚宋福生,就帶著他大哥宋福財和郭老大等四人出現。 四個大老爺們,系著圍裙,戴著口罩,站在鍋前開始準確上灶。 男人們上灶,女人們以及閑雜人等都出去。 女人們尋思:當誰愿意在這里看是怎的?嗆都要嗆死了。 四個灶上,大鐵鍋前。 四個漢子在會議室里,正滿臉是汗的翻炒。 煙熏火燎中,他們一會兒大聲呵道,火苗子變小。小火一炒就是一刻鐘,一會又呵道:“火苗子大些”,胳膊一掄起來就是半個時辰朝上。 灶邊負責燒火的四個老頭,拉著吹風筒:“咳咳咳,咳咳咳?!眴艿陌斔麄冞?,哎呀媽呀。 不知道的以為幾個老人家是在拉二胡討飯呢,一邊抽拉吹風筒,一邊用衣袖子抹眼淚,哭的那叫一個慘。 直忙到下午,宋福生他們才將火鍋底料,也可以當麻辣燙的底料,全部炒出來,給小娃子倒出會議室讀書念三字經。 宋茯苓提問錢米壽:“有連山,有歸藏,下一句是?” 錢米壽:“有周易,三、三易,啊切!”鼻涕泡都噴出來了。 瞧瞧,娃子們都不能正常上課了。 明明已經過去半個多小時,這屋子竟還飄著辣味。 第三百六十一章 十五更(為盟主笑曉打賞+13) 一桶又一桶用野豬骨熬的湯放在推車上。 一筐又一筐的小凍餃子放在推車上。 一袋子又一袋子,這一個多月以來,起早貪黑鑿冰面攢的小凍魚放在推車上。 面盆,木碗筷,木盤子,串好的雞丸、羊rou串,串好的大白菜、蘿卜片、調料,鐵架子,大鐵鍋、木炭等等也全擺在了車上。 宋福生舉著火把,挨臺車檢查:“有沒用落下的?” “沒有,都檢查過了?!?/br> “各樣都記得價了吧?” “記得啦?!?/br> “走啦?!?/br> 再一次,壯勞力們,將家里的所有手推車都推了出去。 他們將奔往一城三縣。 …… 童謠鎮。 宋九族的小吃攤子,就擺在了幾間皮貨商的木屋旁邊。 老隋離老遠看見郭老大帶的隊伍就迎上前,幫著一起卸東西,支棚子,幫忙給張羅張羅。 臨時的屋棚子,是用幾大塊油布拼縫的,不過支起來也挺大,圍著鍋邊能坐十幾個人,單獨的小桌子也能擺下四個。 炭火盆點起來,讓棚子里有點兒熱乎氣。 大鐵鍋座上,倒一桶大骨頭湯,炒好的火鍋底料放進鍋里。 宋福生早就在儲存前就給他們分好了塊,一小塊底料是能頂一天的。 郭老大他們,又去蛋糕店里,用扁擔挑水。 各縣自家有店,就是方便,用水就去壓井挑來,長條凳和桌子水桶之類的也有地方存放,支攤子取來,收攤了再送過去。 而且早在多少天之前,他們就像螞蟻搬家似的,既能幫老娘推點心車,讓她們省一天力氣是一天,又能將這些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