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3
子,近日沿著冰面能走出去老遠,錯個眼珠滾著冰球子就沒影了。 這是啥地方,山邊。 你說揍吧,不舍得。 跟后屁股管吧,哪有空。 …… 事實證明,宋福生對自己不能盡職盡責當老師,判斷的很準確。 才沒過幾天,小娃子們就被他脫手甩給了閨女。 變成了宋茯苓在拿著書本領讀。 變成了宋茯苓在拿著教鞭,考這些小娃子們背誦。 變成了宋茯苓在黑板前寫字,讓下面的娃子們跟著描字。 一筆一橫一劃。 宋茯苓坐在前方書桌,一邊寫,一邊時不時抬頭看一眼下方的“學生們”,有孩子不老實要坐不住時,她就:“咳咳?!?/br> 宋福生近幾日在忙啥? 他是帶著宋富貴他們,在各縣各村的瞎溜達。 認識了好些個朋友,最起碼下回見面都到了面熟的程度。 也去了那個在逃荒路上結識的員外爺家,登門了。 宋福生幾個人,特意帶著用虎骨泡的酒,虎骨沒全賣,留了些,帶了兩壇子,帶了一腳子野豬rou,又帶了塊宋茯苓給做的六寸大小的蛋糕去的。 員外爺的老伴,打宋福生一出現,就面露高興至極。 老太太對外面的村里人特意介紹說,這是我家的親戚,實在親戚。 等坐在堂屋寒暄一番后,老太太才一臉愁容,拜托宋福生道:“快幫我勸勸?!?/br> “怎的了?” “病了,要不然早就去你們那啦,咱上回分開時還說好了的,過幾日就去。結果轉回頭,這不嘛,就摔了。去買田時,摔到人家地頭了。地也沒買成,怎么想怎么不吉利?!?/br> 宋福生被員外爺的兒子和老太太一起引著,來到了里屋。 瞧了眼眼窩瘦塌陷的員外爺,不用掀被看就能猜到,應是摔得挺嚴重。 而且人一旦摔了,尤其是這么大歲數了,至少需要三兩個月在炕上躺著,出不去家門。 員外爺家又因為也面臨著才落戶到這里,面臨著“白手起家”的局面,著急掙錢,老爺子心里著急,一股火就變得更嚴重了,頭疼腦熱也跟著來。 第三百五十五章 九更(為盟主笑曉打賞+7) 宋福生自然先問候病情,隨后才和員外爺嘮起了家常。 嘮他們最近在忙啥。 說開點心鋪了,一天在胡忙,要不然早就會登門。 而且,本應該冬至節來拜訪,可冬至節那日,家里還發生點兒事,遭了狼,和狼一頓惡戰,外面又下著冒煙大雪就沒來成。 又怕過段日子有別的事,也是挺久沒見了,很是惦念。 一想,得,趁著眼下有空,趕緊來看看您老。 多久沒見了,卻沒想到您老摔了。早知,應該早些來的。 員外爺也和宋福生一頓嘮,關系親近了不老少。 拍著宋福生的手,重復了兩遍:“你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你的那些同鄉們有你,是他們最大的福分?!?/br> 這個老鄉,這個后生,往后一定會錯不了。 宋福生也能看出來員外爺著急掙錢,總是嘆氣嘛,勸道: “您老別上火,傷了骨頭不是一日兩日能養好的,你先把病養好?;仡^等您么事沒有,我這頭要是聽說有哪種營生尚算不錯,定知會您?!?/br> 宋福生拒絕了留飯,帶著宋富貴幾人,拜訪過后就離開了。 員外爺的兒子親自給送到村外,還沖宋福生鄭重施了一禮:“宋兄,能感覺到,家父受您開解后,心情暢快了不少?!?/br> 與此同時,老太太正和員外爺坐在炕上感慨道: “之前,我還尋思著,他們那伙人靠上貴人了。 我以為,這么久沒聯系,他們往后和咱們也就那么回事兒了。 見過太多,當初咱們幫他們行,轉回頭等人家行了,可不一定會惦記咱。 畢竟,說是老鄉,都是逃難一起來的,但是人心隔肚皮,誰又能猜的那么準?誰曉得他們能不能記得當初咱們的善意? 卻沒想到,老爺你摔了,咱們沒去他們村瞧瞧,他們竟特意打聽了一路,鞋讓雪濕透,找咱村里來。 而且還很知禮,帶著物什登門拜訪,還看出了老爺心急想早日再置家底,說幫咱們打聽打聽。 看來,這個后生,確實是像老爺說的那樣,將來總會錯不了。 說句實在的,那時候,老爺和我嘮這話,他們又認識貴人,我心下雖然承認他們往后會錯不了,卻只覺是搭上貴人才會錯不了。 可今兒,我不那么想了,那位后生,就算即使眼下不認識貴人,但沖這品性,沖他說話辦事,將來也總是會遇到貴人的?!?/br> 員外爺笑著點點頭道: “起初,我瞧上他的,就是世事洞明皆學問的那股子透徹勁兒。 那時候,投奔來這里的路上,這一隊人,要將他們那伙人獨獨扔下,這個后生卻表現極為得體,毫無意外之色,說明早已參透。 這才叫,人情練達皆文章啊,心鏡眼靜。 童生又怎的?我見過太多舉人老爺是個糊涂蟲,即便將來考中進士,哼,也是個白給的貨,不及這個年紀輕輕的童生?!?/br> 老太太認同的點點頭,想起一事,忽然問道:“對了,老爺,您和他提老家那面的事沒?” 員外爺收斂了笑容:“沒,他倒是問了,我回的是沒信兒?!?/br> 老太太想了想:“也是,告訴又能如何,還不如一心一意琢磨怎么在這里站穩腳跟。連咱們聽了也只剩下鬧心,除了鬧心,又不能做別的?!?/br> 老家那頭。 員外爺托人打聽回來的消息是: 因為老家那面的城池,離燕王這面管轄的城池近,所以兩面都封城了。 必經之路,有重兵把守。 兩面都有重兵把守。 據傳,老家那里,有錢有本事的,當初沒逃出來的也要在里面被圈著,是不準以任何借口再出城尋親或投親。 不準有任何書信往來。 不過,家有余銀,有一點好,允許他們可以交重銀,買下不被征兵的名額。 只是很貴,真不是啥樣人家都能買得起的。 有的沒跑出城的大富大貴之家,都未必能花得起銀錢免除全家所有男丁不被征兵的命運。 而以前在齊王手底下當股肱之臣的人家,想交銀錢買不被征兵的名額,人家都不收。 因為吳王在攻進齊王的領地后,也就是攻進他們的老家時,就下命令將這些肱骨之臣圈禁起來,讓這些人親手寫下齊王的十宗罪。作為曾經的下屬,親自揭發,好昭告天下。 有不寫的大臣,還忠于齊王的大臣,家里的兒郎立馬就被抓走送去戰場。 要知道,眼下雖然沒有大戰,但是北面燕王和吳王新占的城池是很近的,經常有摩擦,這些大臣家的兒郎,就是打開城門被推出去迎戰的第一批炮灰。 據傳,已經死了好多原齊王手下大臣家的子孫了,被圈禁受不了侮辱上吊的大臣也甚是多。 這就是換了“天”的代價。 而他們老家以前的“天”,那位齊王,曾信誓旦旦說不投降,與子民一起迎戰,城在,他在。 但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