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5
到,這招真挺好使,他家男人一報上名字,說投親,有親jiejie在奉天城,姐夫在哪個地方任職,名號,官爺就給發大紅牌了。 打聽了一圈,馬老太還看見有人騎馬風塵仆仆特意趕來,到了他們這伙人面前,對其中一名老太太跪地問候,問岳母你怎么樣???女婿來晚了,快馬加鞭還是耽擱了。 他岳母趕緊扶起女婿,一看就是感恩戴德不得了的樣子,到關鍵時刻,有個嫁的好的女兒也很是解決問題。說托了女婿福,你雖來晚,但你當地這位捕快好友,他很好,早先就和城門打招呼了,頭午曉得我們不能出發,他還給特意送過熱包子。 馬老太小小聲和宋茯苓唏噓:“咱們竟然混進了能耐人的隊伍里。他們以前都是有莊子有丫鬟的那種。家里聽起來也很是有本事,咱們是么啊?!?/br> “是不是么的,咱們也成了關系戶。貴人一句話,能讓咱們上天入地。命運轉了一個大彎?!?/br> 宋茯苓很是感慨,尤其是看到重兵押解、臉上帶烙印的黑牌隊伍離開,看到白牌軍戶隊伍們也被不少大兵管著離開,看到湊夠一千人的棗紅隊伍離開。 你瞧,等級是多么分明。 據他們這隊伍里的人議論,黑牌隊伍必須要經過一片集市區,因為那里每天按三頓飯一樣,在安排廣大百姓參觀。 展開深刻的教育展覽會,讓當地百姓們瞧瞧,這就是破城后,城池要是一旦被別的王爺占領后,你們或許還不如他們這些徭役的命運。 所以你們該怎么樣???噯,答對了,邊城人民面對外敵,要奮起抗勇。 白牌軍戶的隊伍,是要一路上感受思想學習。走慢了,誰病了,官兵會打罵他們說,你們還不樂意當我們這里的軍戶?你們想成為這里的人,吃我們當地人納稅的糧、住我們納稅人交銀蓋的房,給我們種地干活怎么了? 不奉獻一生,你們對得起我們開城門接納你們嗎?我們憑什么接納你們這些白吃白喝的。 棗紅隊伍還好,畢竟算作當地百姓了。但棗紅隊伍管理人員少,而被管人數又眾多。他們目的地更是散的不得了。幽州城下的農村會扔下一批人,下一個城池勛陽城農村會扔下一批,均州城,等等,反正走哪給扔哪一批。 宋福生他們的領隊姓滕,滕頭也終于發號時令道:“來來來,大伙都起身了,咱們也出發了?!?/br> 第一站,先去大戶人家設立的粥場。 他們這行人,隨行官兵總共十二人,一個個都很好說話。 其中有個小兵告訴宋福生他們這伙人道:“那里雖叫粥場,但是大戶人家給咱們老鄉們準備的不止是粥?!?/br> 等等,老鄉,你聽聽這稱呼,直接拿他們當自己人。 “所以,一會兒到了那,多吃些喝些,吃不了拿些饅頭放身上備著,別全指望在路上的候館買,官路上設的店,賣什么都貴。還有,那些大戶人家也給施些衣服,你們趕緊多挑些厚實的衣裳換上,尤其是小娃子,弄暖和些,別舍不下臉討要,免得路上受罪?!?/br> 宋福生、宋茯苓,爺倆一起心想:官爺,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你想多了。你是不是拿我們這伙人當成是前面走的那幾家呢,我們沒啥舍不下臉的。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更(求月票?。?/br> 能拿到大紅牌的人家,基本上:一,不會和貴人們起沖突,二,見過世面,眼皮子沒那么淺,不會出現哄搶的局面。 你看,倆好擱一好。 拿大紅牌的人家因為得繼續趕路,一路逃荒過來又什么都缺,而設粥棚的貴人們正好想表示表示。 表示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善舉,讓人能贊一聲是德善人家。再一個,人家這里也不乏有真善之人,尤其是信點啥的,比如信佛的老人家,想親眼看一看,這些逃荒的百姓們都怎么樣了?情況好不好??? 但不能什么樣的難民都往這里領。 所以,別看拿到大紅牌了,大紅:入城難民中的頂級難民,第一站一定要來這里,說明也是身上背負任務的。 滿足人家,滿足自己。 領隊的滕頭一看就很有經驗,他在勸那位逃荒的員外爺: “老爺子,快去領些吃喝。咱們啊,不路過集市那種地方,沒地方買。只上官道前,路過一個藥鋪子和一個牲口棚,牲口棚外帶生意有些碳,僅此而已。吃喝只能在這討。雖說官路上一道三十里有宿有路室,五十里處有候館,但是三五十里一走就是半日啊,你不為自己,為兒女,快上前討一討?!?/br> “老夫羞也,羞也!” 老爺子的老伴也說,說老爺你怎能去呢,你和兒子們在這等吧,我們幾個女人家去。 另一家,那位借大姑子光的小媳婦,她也在對她男人刨析心理道: “他爹,在路上,咱們搶吃搶喝,怎么沒臉面怎么來,那是沒辦法,不那樣,就是挨宰的命。 可這都進城了,你說那位滕頭,怎就不能領咱們去鋪子里買一些,為么要來討啊。咱們又不是沒銀子。 我就覺著吧,對那些一路逃荒的難民,反正大家都一樣,我就豁的出去臉面,在這些穿好吃好,以前和咱們一樣的人面前,我就是伸不出去手。 大姐要是曉得了,我們會不會給姐夫丟臉???” 滕頭在旁邊聽了個差不離。 他都習慣了,這些人就這樣。 逃荒的時候怎么都可以,什么苦都能吃。人啊,一旦落定了,面子里子的,兜里再趁些銀子,各種顧慮又全來了。 再看另一家,人家那位岳母干脆就站在一邊等著,沒上去討要,在等她姑爺騎馬去感謝完好友,到時候會追上來和他們一路走。而且人家的姑爺說了,說岳母你等著,小婿回來時,會給你們帶一些熱乎的吃食。人家女婿還說了,說滕頭之前提起那個牲口鋪,等到了那個牲口鋪后,會給岳母一家買馬車或者牛車,帶車廂的,再買些碳,免得一路受冷遭罪。 所以說,調動貴人們熱情的施善情緒,全靠宋福生他們這伙二百來人支撐,撐的杠桿的,給貴人們的情緒調動的足足的。 貴人身邊的小丫鬟們,捂嘴竊笑著提醒道:“慢點兒,慢點兒,別燙了嘴?!?/br> 婦女們一碗一碗的喝粥,吃大饅頭,嘴里塞的滿滿的,還不忘扯過自己孩子,簡單呼兩下熱氣就給娃們喂粥、喂湯。 熱氣涼氣摻一起,鼻涕都下來了,顧不上擦,吸溜一下繼續喝粥。 王婆子吃的直打嗝,一口餅子差點噎住她,郭老太太立馬將自己才吹好的熱湯遞了過去,用大碗灌王婆子,“快,咽咽,不行就吐嘍?!?/br> “嗝,不吐?!?/br> 漢子們,以宋福生打頭,更是蹲在貴人們面前,一口餅子,一口饅頭,一個個全是胡吃海塞的樣子。 也有丫鬟小廝不停提醒他們慢點,說不夠還有,別著急,一定讓你們吃飽飽的。 漢子們埋頭吃心想:慢不了。打城樓前,排號領粥就沒排上,這不著急進城嘛。再說了,終于吃上了不是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