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6
這于她而言,卻是件大好事,如今侯府里還想著蘇晚玉的,就只剩下祖母一個。 這會兒連祖母都放棄了,以后蘇晚玉在侯府就徹底沒了影響力,再也不會威脅到她的地位了。 “祖母那般寵愛她,她卻一直使小性拿喬,辜負了祖母的一番好意,這般無心之人,祖母就別再想著她了,省的生氣?!?/br> “不想了?!毖戏蛉它c點頭。 薛珠玉從榮安堂出來,整個人神清氣爽,仿佛天更藍了,花更香了。 雖然徐茜幾人出師不利,讓她十分憋悶惱恨,可是隨后就巧遇了蘇二叔,今日又得知老夫人對蘇晚玉死了心,簡直是喜事一件接一件。 如此一來,她想收拾蘇晚玉,就沒那么多顧忌了。 且再讓蘇晚玉逍遙幾日,待過了中秋以后,再給她好看。 今年的中秋,是薛珠玉這世回到鎮遠侯府后過的第一個中秋,也是這世第一次入宮參加宮宴。 中秋宮宴,三品以上重臣都可攜妻兒入宮。 鎮遠侯夫婦便決定帶薛珠玉入宮,一來為她正名,二來也是讓她在宮里露露面。 前世薛珠玉得知能入宮參加宮宴時,興奮地整夜都睡不著。 可是這一世她從二夫人口中得知要入宮赴宴時,面上裝的激動興奮,心里卻平靜無波。 前世她入宮赴宴時,曾幻想過那些王爺皇子垂青于她。 親眼目睹過前世發生的事情后,她對那些出身尊貴的皇子王爺們便沒了絲毫興趣。 這一世她真正感興趣,想要嫁的人,是尚且藉藉無名,日后會傾覆大乾,建立新朝的新帝。 不過中秋宮宴,她還是要去的。 前世曾奚落嘲諷她的那些貴女,這一世她會狠狠地打她們的臉,將她們踩在腳下。 而展示自己,享受別人驚嘆目光的最佳場合,莫過于各種宴會了。 薛珠玉入宮參加中秋宮宴的時候,蘇晚玉正陪著家人在院子里乘涼賞月。 而且一邊賞月,一邊吃著水果,別提有多愜意了。 切成小塊的哈密瓜,用竹簽子插著吃,剝出來盛在碗里的石榴,顆顆紅如瑪瑙,清甜多汁,蘇晚玉和安安一人捧著一只小碗,吃的別提多滿足了。 還有其他御賜的瓜果點心,蘇晚玉每樣都裝了盤。 一家人圍在一塊,說說笑笑好不熱鬧。 比起蘇家的熱鬧,離的不遠的莊子上就顯得有些冷清了。 傅遐用過晚飯后,便坐在院中的太師椅上,望著天上的圓月微微出神。 立在一旁的福壽忍不住在心中暗暗嘆氣。 別人過節都是熱熱鬧鬧的,唯有主子這兒,從來都是冷冷清清的。 本來太后派了人來,要接主子回宮過節,可是主子自己給拒了。 這會兒一個人在莊子上,別提多冷清了。 或許等將來主子娶妻生子了,他們康定王府里,才會熱鬧起來。 想到這兒,福壽不禁滿心火熱,就是不知什么時候,他才能看到那番熱鬧的景象。 傅遐望著圓月,腦子里想的卻是蘇晚玉。 中秋又稱團圓節,每年這個時候,他都會入宮陪太后,可是今年他卻突然不想回京了,就想在這個小村子里呆著,或者說想和蘇晚玉在一塊兒呆著。 只是中秋之夜,蘇家一家人團團圓圓,他沒收到邀請,也不好意思厚著臉皮主動上門,便只能一個人在莊子上過節了。 希望明年的中秋,自己不再形單影只。 傅遐對著圓月,默默地在心中許愿。 皇宮的中秋宮宴上觥籌交錯,絲竹之音和翩躚舞姿將氣氛推向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今日的宮宴設在保和殿外的廣場上,頭頂沒有遮擋,更方便大家抬頭賞月。 宴會進行到一半,曾中過探花郎的魯國公世子在賞月時一時興起,忽然提議作詩詠月,以他為首的一群文人紛紛附和贊同。 最受皇帝寵愛的三公主恰好坐在魯國公世子對面,她也是頗有才學的,聞言立刻表示要作詩大家都作,不能光男子玩,把女子給撇下。 并且請示景隆帝,光作詩沒意思,不如大家各作一首詠月詩,交由陛下和皇后評判,從男女所作的詩中各自選出最好的那一首,贏了的有彩頭。 景隆帝覺得挺有趣的,便允準了,正好他新得了兩塊田黃石,用來刻印章最好,便拿出來當了彩頭。 皇后娘娘見狀,便褪下手腕上的一對翡翠手鐲當作彩頭。 其他妃嬪見狀,也紛紛湊趣添了些彩頭。 下頭的人見狀,立刻燃起了勝負心,暗暗憋著股勁想寫出一首好詩來。 今日若能奪得魁首,不僅可以贏得那許多彩頭,還能在陛下跟前露臉。 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 一時間,眾人或擰眉沉思,或抬頭凝月,都絞盡腦汁地在想詩句。 景隆帝身邊的太監總管王全德立刻讓宮人去準備紙筆。 不多時,宮人們便端來了筆墨紙硯,每張案幾上都放了一份。 吏部尚書的嫡孫女楊雪蓉皺眉想了許久,終于想出了一首好詩,她提起筆正要寫下來,余光忽然瞥見旁邊的薛珠玉也提起筆在寫。 她忍不住冷哼一聲,譏諷道:“真是什么人都能作詩了,不過剛念了幾天書,連字恐怕都認不全呢,就敢作詩了,真真是笑死人了!” 楊雪蓉素有才女之名,又一貫清高,最是看不慣旁人不懂裝懂,還去賣弄。 她聽聞鎮遠侯府這位剛認回來的女兒自小在鄉下長大,連字都不識幾個,自然是看不慣她這會兒裝模作樣的提筆作詩。 薛珠玉自是聽見了楊雪蓉的譏諷,卻壓根就沒理會她。 這一世,在學規矩識字時,因為有前世的底子在,她便刻意顯露了一番“聰明”,好改變前世家人對她蠢笨的印象。 這一招果然好使,不僅父親喜出望外,就連祖母也對她連連夸贊。 繼聰明之后,她打算慢慢往才女的路子上走,打造才女光環。 才女之路她本來并不著急,想一點點顯露出自己的“才華”來。 誰知今日中秋宮宴上,竟有人提議作詩詠月,陛下和皇后娘娘還拿出了彩頭來。 這可真是天助她也! 運氣來了,真是擋都擋不住,今日注定了她的成名之夜。 薛珠玉前世為了融入貴女的圈子中,真的是狠下過一番功夫的,后來嫁給齊王,做了齊王妃后,那見識的就更多了。 她在腦海中搜尋了一會兒,果然從記憶中翻出來好幾首從前背過的詠月詩。 她挑選了一番,從中選了一首既出彩又朗朗上口,還比較簡單,正適合她這個階段的詩。 這首詩是五年后的中秋,國子監祭酒七歲的孫兒突發靈感之作。 當時詠誦出來后,滿堂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