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8
樣,不甘心意難平?!彼妨值姆较蛞恢?,向常修予點點頭。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梅花林子延綿向西,直至一山石高崗,其上有石階通向高處山亭,石階上,有兩人似相攜走向亭中。其中一個女子穿紅衣,笑聲朗朗隨風,步履爽建,是長公主溫茹,另一個男子身姿消瘦,著天青色衣袍,衣無繁飾,憑風而立似出塵欲仙,他站在一方白石上微微側頭與長公主說話,露出的半邊臉卻被面紗遮住。常修予行至欄邊,手下不由用力握緊畫欄。常氏道:“也只能這么遠遠瞧著,要再近些,便是我也辦不到?!?/br>常修予這才注意到,那石山周圍的梅林子里,處處可見守衛與宮人形影,來來往往,拱衛著高崗,連山崗上石間幽處,也不時探出人警惕地四處張望。常修予震驚得連妒忌都拋到腦后。不過到后苑一游,竟有如此陣仗,他身邊坐著的宸妃都及不上吧。這已然超出他對恩寵的想象和希冀,一而再再而三,他都感受到與這個素未謀面的人,不僅如鴻溝的差距,而是根本無法觸及,更談何比較的遙遠。聯想到自己在垂拱殿里所見所聞,更不知該如何與這樣的存在去爭奪另一個高高在上同樣遙不可及的人的寵愛,挫敗感油然而生。入宮,果然與想象完全不同。“娘娘可知那人究竟什么身份來歷?!边€抱著尚存一絲絲不愿放棄的心念,常修予問。“從我入宮他便在福寧殿里,什么身份什么來頭又有什么緊要,重要的是陛下將他放在心上,多少年無人能出其右?,F在你該知道,他們送你入宮,這條路根本行不通,不過是拿你試探,或有什么閃失,也根本不會有人管你?!?/br>常修予一噤,慢慢低下頭。“可陛下明明屬意我于金明池伴駕了?!?/br>常氏苦口婆心道:“好孩子,正因你也姓常,又這樣年輕,我才不忍你白聽人哄去。天威難測,不是你我能任意揣度。這些天你自己也瞧見了,難道還不能看清一二么?!?/br>常修予猶豫難決:“我……我……”常氏溫和道:“罷了,且再想想,先前我與你說的,你也再考慮考慮。你這樣年紀正該有心好上進,追求功名利祿本無什么錯,只是自個兒睜著眼看清要走什么路,果然掙得名利也要有命去享才好?!?/br>常氏說得又柔又緩,仿佛親切的長輩對小輩發自肺腑的忠告,毫無逼迫之意,常修予卻覺得身上一冷,寒風似乎無孔不入。送常修予離去,綠屏眉間漫上愁色,常氏卻依舊一派舒意,慢慢將挑選出的梅枝整齊放好。“娘娘又何必如此?!本G屏終是忍不住嘆道。常氏道:“我知道你擔心什么,可是現在也顧不得許多,各人有各人造化?!彼e起剪子,咔嚓幾下利落地將一枝梅花枝上橫出的岔枝剪除。知再多說無用,綠屏只暗自搖頭憂嘆,她望著遠處,忽道:“貴妃娘娘朝這邊來了?!?/br>常氏扶了扶頭上的釵環,冷道:“今天也夠熱鬧的?!?/br>貴妃姜晴娘姜氏只帶著幾個隨身宮女,也乘小轎而來。“貴妃娘娘萬安?!背J隙咨?,姜氏忙攙她起來。“meimei太客氣了?!?/br>雖冬衣厚重,也難掩姜氏身材婀娜,她看上去一點兒也不像個已有溫睿那么大兒子的母親,容貌更顯風韻,舉手投足又多增了端莊貴氣。曾經有那么一段日子,常氏真恨不得毀掉姜氏的美貌和身上的一切,到如今那些自以為是的躊躇滿志皆化成風中塵土,再想起只覺好笑。早年一些往事難免在心里留下疙瘩,她與姜氏做不到真正情同姐妹,不過平心靜氣對面相見還是無礙的。“剛才仿佛看到常家的小輩也在,怎么走近反倒不見了?!?/br>常家送人進宮騙不過任何人的眼睛,朝內朝外該知道的人早知道了,姜貴妃為后宮之首,當然不會太閉塞。常氏隨意道:“他還在垂拱殿伺候,不便離開太久,我也只帶那孩子逛一逛開開眼,說兩句話也就送他回去了?!?/br>常氏不禁寒風似的緊了緊斗篷,歉然道:“怎么好似風越來越大了,meimei出來久了實在受不住,還望jiejie別怪我失陪?!?/br>姜氏也不在意她流于言表的不耐,微笑頷首。常氏低身一禮,讓綠屏收拾桌上的花枝離開。姜氏忽然叫住常氏:“常家meimei留步?!?/br>常氏回身問道:“jiejie還有什么吩咐么?”姜氏依然和悅,道:“不敢吩咐meimei,只想再與meimei多說一句,有些事或許未必要做到那個地步,得放過時且放過吧?!?/br>常氏自嘲地笑了笑,終于回頭正視姜氏的目光,道:“jiejie,有時候我是真羨慕你,我沒有jiejie這般好命,也沒有jiejie的好心境。凡事若連爭一爭的希望都沒有了,還有什么意思,我也知道未必……但是我真的不能拿我最重要的人冒險?!?/br>第73章默認分章[63]番外十四晴娘從未覺得自己多么幸運。她生于小吏之家,自小就與別個不同,七八歲上美名已傳于坊間巷里,未到及笄之年,有人專門到家里勸說她父母將她送入宮,勿要養在深閨耽誤年華。彼時天子好美色國中上下皆知,來人說,她面相不凡,入宮必定鸞鳳鏘鳴,是貴人之相。父母聽罷不置一詞,卻對她道,世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美事,貴人豈是人人做得,光憑美貌就能富貴,世間貌美之人不知多少,怎見得個個都富貴了?在小城中她能稱殊色,到了京城,遇到比她更美的人又如何,宮中已有美色百千,只聽說年年納新人,從前的美人去了哪里又有誰知道,入宮的美人也不是每一個都出人頭地的,她生得好,可父母只想她能喜樂一生,并不希望她用容貌博富貴。于是家里打發了來人。可是她的確生得太好,未免枝節橫生,父母早早為她尋了門親事,對方也是小吏之家,門當戶對,且兩家住得極近,那家的郎君晴娘也認得,小時候一起在巷子里玩過捉迷藏。三個月以后大紅轎子落在家門口,晴娘成了新嫁娘。又過了小半年,性子柔順的晴娘在夫家極得丈夫愛重,阿爺阿家也十分疼愛,粗茶淡飯柴米油鹽,日子卻是過得有滋有味的,晴娘時不時還能回家探望爹娘和弟弟,平安喜樂大概如此。直到有一天,州軍調來一位新軍使上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