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0
給他們的中考沖刺資料也自然而然的流傳了出去。 先是在初三·一班流傳,后來逐漸向整個初三年級蔓延。葉禮還把這套資料上傳到了學校論壇,注明學習幫內部中考資料,由學習幫幫主林仙月整理匯總,讓所有初三學生都能觀看下載。 以至于到了最后,初三學生幾乎人手一套。 初三最后一次摸底考試過后,林仙月的名字在學校論壇再一次引起轟動,原因便是這份中考沖刺資料。 “感謝學習幫,感謝?;▽W神,我這次摸底考試居然提高了足足一百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br> “感謝學習幫,感謝?;▽W神,我的年級排名前進了十五名?!?/br> “感謝學習幫,感謝?;▽W神。簡直神了,林仙月羅列的題型,這次摸底考試居然中了百分之八十?!?/br> “……” 從中考沖刺資料中取得收獲的初三學生,紛紛在論壇留言感謝。 作為一中新晉的學神,沒有人懷疑林仙月的實力,自從取得年級第一名后,林仙月便坐穩了年級第一的寶座。并且,她每次考試的總分數,都是接近滿分。 這次初三摸底考試之后,林仙月整理的中考沖刺資料,迅速從初三年級蔓延向整個初中部,連初一和初二的學生也紛紛在論壇上下載打印。 原因很簡單,上面整理的知識點和題型也同樣適應初一和初二。而且林仙月整理的知識點幾乎都是必考點,羅列的題型也是每次考試必考,堪稱傻瓜式復習資料,很適合臨考突襲,快速掌握。 初中部的老師們認真看過林仙月整理的資料后,不得不承認林仙月整理的資料,相比他們整理的資料更得學生的歡心。 不是因為林仙月整理的資料比他們這些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更好更齊全,或者更有權威性。 恰恰相反,林仙月整理的中考沖刺資料完全比不上老師們整理的全面,每個知識點更談不上深入剖析分解。 不過問題恰恰就在這里。 林仙月整理的中考沖刺資料,的確很符合名字,完完全全就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做的資料。 知識點不全面,但全都是必考的重點,意味著學生們不需要記住那么多的東西。 知識點沒有深入剖析,不要求學生們一定要弄懂之后舉一反三,只需要死記硬背下來就行。 數學題那些復雜的題型,被林仙月舉例子消除、相約等等方式之后,簡單粗暴的得出了結論。學生們甚至不需要理解是怎么做到的,只要遇到相同的題型就照搬就行了。 文科方面,林仙月羅列的知識點幾乎可以幫助學生們拋棄三分之二的教科書,只需要熟悉三分之一的教科書就行,而需要牢記背誦的內容則更少。 理科方面更簡單,清晰的重點知識點,加上各類題型的演算方式,只要認真看過資料后跟著復習做題,保證考試內容絕對超不出資料。 初中老師們看的嘆為觀止,感嘆現在的學生已經這么妖孽了嗎? 這就好比初中老師們給學生們歸納的資料,如同庖丁解牛的方法,要求學生們必須清楚的知道牛身上的每一分構造,然后做到游刃有余的把牛分解。 而林仙月整理歸納的資料,就好比一個大漢拿著砍刀,不管不顧的對著一頭牛一頓狂砍,同樣把牛安排的明明白白。 不同的是,庖丁解牛需要精湛的技術,而大漢只需要粗暴的亂砍。 然而,兩者的結果卻是一樣,都是把牛分解了。雖然一個很藝術很美感,一個很簡單很粗暴。 學生們大多只在乎分數,基礎牢不牢固不在意,但老師們卻不得不在意。 初三的學生馬上中考,老師們就不管了,能多考幾分算幾分。不過初一初二的學生,老師們則在班上反復提醒不要參照學習幫的沖刺資料,而是跟隨教科書系統而完整的掌握全部知識點。 可惜,效果很不明顯。尤其是對成績中等偏上的學生來說,林仙月歸納總結的資料,簡直就像是考試外掛。 就在緊張而壓抑的學習氛圍中,一年一度的高考終于來臨。 第八十八章 高考期間, 全市的學校都放假,學生們各自回家。 蔣風蘭在C市買下的房子本就是學區房,在高考這個極為關鍵的時刻, 業主委員會和物業聯合出動, 挨家愛護的向所有業主宣告, 這兩天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響,影響考試休息。 業主們都表示贊同, 畢竟家家都有孩子, 之所以當初買學區房, 也都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 當然愿意配合工作。 遠親不如近鄰,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嘛。 小區的高考生們走向考場時,林仙月也早早的起了床, 本想去廚房做飯,卻見張嬸已經在廚房里忙活了。 林仙月聳了聳肩, 轉身就走。 不是她不想幫張嬸, 而是張嬸這人對自己的領域看的極重。用張嬸的話來說,一個廚房只容得下一個女人, 其他人進來就是不相信她的廚藝和能力。 別說是林仙月了, 蔣風蘭在張嬸忙活的時候進廚房,都會被張嬸推出去。 原本林仙月還不太理解張嬸的行為,后來蔣風蘭對她說:“小張這個人,年輕時吃了很多的苦頭, 從娘家到婆家,沒有過一天安生的日子。后來她跟了我,才總算安定下來, 她很在意這份工作,努力想做到不可取代,就是怕哪天我也不要她了……” 林仙月這才從蔣風蘭口中,了解到張嬸坎坷的身世。 張嬸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失足落水而亡,母親帶著她改嫁,她就成了人人眼中的拖油瓶。從小就做著和大人一樣重的家務活,回來還要洗衣做飯伺候一家人。 因為過度勞累和營養不良,導致大姑娘時期的張嬸面黃肌瘦形容萎縮。家里又不給她置新衣服和新鞋子,穿的全是她媽不要的衣服鞋子,甚至還有她弟弟的衣服鞋子。 這樣的姑娘自然不討人喜歡,在村里二十歲還沒嫁人,就被當地人稱為嫁不出去的老姑娘,總是在她背后指指點點的嘲笑她。 她繼父和母親覺得太丟臉,強行把她嫁給了在首都郊區打工的同村男人。那男人都四十多歲了,游手好閑的老混混,家里窮的叮當響,沒本事又脾氣壞,一直討不到老婆。 張嬸嫁過去的時候其實挺開心,覺得終于擺脫了那個囚牢一般的家庭,從此以后可以靠自己的雙手過自己的日子??伤齾s不知道自己是剛出狼窩又入虎口,更大的磨難還在等著她。 張嬸勤快又善良,嫁過去之后沒有嫌棄那個混混般的老男人,找了一家當地飯館打工,微薄的工資支撐兩人的開銷。 老男人好不容易取到媳婦,也消停了一段時間。雖然整天游手好閑的不干正事,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