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5
書迷正在閱讀:有本事你生孩子,有本事你開門啊、謝室友不殺之恩[穿書]、姿勢不對重新睡、小短篇合集(H)、失戀專賣店、敬業(H)、魔法師與龍(H)、我有特殊的冷群技巧、壓寨夫人(H)、[HP]死亡盡頭(德哈)
了一眼,低聲說:“都是父親教導有方?!?/br>“好好好!”左韞文連說了三個好字,吩咐了一小廝,“去將二老爺一家叫來,還有程少卿也請來,今晚咱們要好好慶祝慶祝?!?/br>“老爺……”薛氏尖銳地叫了一聲,面色陰沉,“妹夫公務繁忙,怎么可能為了這點小事跑來跑去的?”薛氏握緊雙拳,滿心的郁悶無法發泄,請meimei一家來,為了個庶子慶祝,這不是故意打她的臉么?左邵卿在眾人臉上一掃而過,見薛氏一脈全都愁眉苦臉,其余人則是漠不關心,唯二對他高中欣喜不已的只有羅小六。他嘴角微揚,善解人意地說:“父親,三日后即是殿試,兒子想抓緊時間準備準備,慶祝的事不如等會試結束后再說吧?”薛氏忙點頭附和:“是啊,老爺,要是現在就大擺筵席,萬一……豈不是丟左府的臉么?”“閉嘴!”左韞文怒氣上涌,顯然對薛氏的烏鴉嘴很不滿,他壓下心頭的一口氣,慈愛地看向左邵卿,“既然你還要看書,那這事就過幾天再說吧?!?/br>第124章御書房,戰袁鋒的案桌上正擺著會試前三十名的卷子,而他正將第一名所寫的策論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好!以商養戰,以商養民,真虧他敢寫出來?!?/br>候在一旁的曾太傅眼皮一跳,站出來高聲說:“皇上,下臣以為此子所言不妥,商人卑賤,又都是jian猾狡詐之徒,怎可將民生戰事寄托于商業上?”首輔大人商顯揚捋了捋胡須,笑著反駁:“曾太傅理解錯了,此子所寫并不是說將大央的生計寄托于商業,而是重點闡述了要發展商業,提高商人的地位,國富則民強嘛?!?/br>“哼,人怎可如此庸俗,事事都寄托于黃白之物,將來為官必定是個貪官!”“曾太傅此言差矣,治理國家可不比文人吟詩作對,只要精神食糧即可,沒有這些黃白之物,百姓們吃什么?穿什么?戰士們的軍餉如何來?”曾太傅還想說什么,就被戰袁鋒搶先說道:“如今大央正打算擴大水師,造船、征兵皆是大額花費,戶部尚書已經不止一次跟朕哭窮了,朕可不管商人地位如何,能讓大央盡快富足起來就好?!?/br>戰袁鋒原本就對左家人比較好奇,現在看了左邵卿的試卷后更是對他滿意了幾分,越發想見見這個才十四歲的少年郎。“大央和北狄的戰事剛停,此時正是我大央休養生息的好時機,要想國庫迅速充盈起來,就必須依靠那些商人,朕當初取消海禁就是這個意思?!?/br>商首輔拱手稱贊:“陛下英明!”曾太傅雖然不服氣,但到底也不敢喝戰袁鋒對著干,他雖然是正一品的太傅,可是并沒有什么實權,分量還不如當朝首輔。只是……“陛下,下臣得知,左會元今年才十四歲,即使才德兼備,恐怕也無法立即為朝廷效力?!?/br>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書生,讓他霸占著狀元之位實在不甘心,何況這個會元還是姓左!曾太傅當年站對了隊伍,因此將左家拉下馬自己爬了上去,現在左家的后生又卷土重來,怎么看都順眼不了。戰袁鋒擺擺手,“說這些都還太早,殿試后朕自會根據貢生的表現排名,此事就不勞太傅費心了?!?/br>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曾太傅當年是先帝的心腹,在先帝還不是太子時就效力于他,到了戰袁鋒這一輩,隔閡已經產生,戰袁鋒也無法全心信任他。還好曾家后輩都是無能之徒,他也不用擔心曾家坐大,只要等曾太傅年老致仕,換個人上去就行了。見曾太傅沉默了下來,商首府朝禮部尚書使了個眼色,然后就聽禮部尚書說:“皇上,微臣覺得這第二名第三名的學子也是可造之材,甚至實用性不比第一名差?!?/br>戰袁鋒翻開第二名的卷子,粗粗看了一遍,連連點頭,“確實不錯,一個學子能將農事了解的如此透徹著實不易?!?/br>他掀開卷首看了下名字,覺得有些熟悉,于是問:“蔣恒洲?是何處人?”禮部尚書順其自然地接口道:“此子乃是崇陽郡人,是尹先生的關門學生?!?/br>“哦?”戰袁鋒想起那個性格怪異的老頭,眉目帶笑地說:“不知道那老頭教出來的徒弟是否也和他一樣的性格?!?/br>禮部尚書是適當地夸贊一句:“皇上恐怕要失望了,此子驚才絕艷,為人親和,絕對和尹先生不同?!?/br>“那三日后朕可得好好見見,看看那老頭教出了個什么樣的人來?!?/br>就在朝廷上下等著新鮮出爐的三甲進士,就在京都百姓等著看一甲進士及第跨馬游街時,城里忽然爆出一條驚人的消息,并以飛快的速度傳開來。不等朝臣反應,一個名落孫山的學子敲響了府尹衙門外的鳴冤鼓,遞上了狀紙,聲稱本屆科舉不公,有人事先得知了試題,令有才學者落榜,無才者反而榜上有名。府尹大人并不想理會,歷屆科舉都有落榜的學子叫冤,他們個個覺得自己才學出眾,本應該高中才對。文武第一武無第二,學子們覺得自我良好也是沒辦法的事,復印大人按照舊歷打了他二十大板就把人轟出去了。哪知道,當天下午,這位固執的學子就拖著屁股上的傷沖到皇城外一頭撞在城墻上,血濺當場,還好被及時趕到場的御醫救下了一條命。皇城門口發生這么大的事情,皇城里的戰袁鋒不可能不知道,等他招來主考官詳細追問時,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京都。如此一來,原本就不平靜的京都城立即跟捅了馬蜂窩似的,各種猜測,各種流言風風揚揚地傳出來。一時間就有不少落榜的舉子站了出來,集體到皇城外跪求圣上查明真相。科舉三年一次,多少學子一輩子埋頭苦讀都可能考不上,此時鬧出的舞弊案就像是給每個落榜學子一個希望,他們希望這件事是真的,那也許會試就可以重來,那他們就還有機會,也許下一次中榜的就是他們。而且,他們自詡學富五車,名落孫山一定是因為有人事先得知了考題,如此不公平的考試怎么能服眾呢?這樣一來,那些上了榜的學子們個個都有了嫌疑,左邵卿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