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2
情小災的基本全都硬抗,身體好的扛過去,身體不好的就完蛋。好不容易鎮子上有個藥鋪子,還有藥沒大夫,藥鋪子老板是個半吊子。這回好不容易有個有名有姓有真材實料的小大夫坐診了,不管哪不舒服都跑來看一眼,十個銅板的診費,許多人家也是出得起噠!而文景輝認為大家都是窮苦人家,看一次病不知道要鼓起多大的勇氣,能不費錢的他絕對不用,都是用一些在現代的家庭常識小技巧來解決問題,只有極少數的才抓藥,也就二三十個銅板的價格,多了他也不要。文景輝是徹底出名了。連九河鎮上都有老熟人過來看病,九河鎮的藥鋪子還想聘請文景輝去坐診,后來看到文景輝家,那藥鋪子老板根本就沒進門,轉身就走了。看人家這架勢,有家底有藥房,又有患者,他就是給開再高的工錢,人家也不會去??!不過文景輝忙不過來,他不可能天天看病,所以規定了只上午看診抓藥,下午他要讀書。“我家孩子都要四歲了,現在開始啟蒙?!蔽木拜x對自家兒子很重視,覺得四歲的兒子,又這么聰明,絕對不能浪費了。“小大夫,你還辦私塾?”老大娘驚訝的問文景輝。“只是自家村子里的幾個大孩子,讀書考功名是不行了,但是認識一些字,不做個睜眼瞎倒是可以?!蔽木拜x的確是這么做的,盡管紀綱穆肅他們回來的機會少,可每次回來,文景輝都要捉住他們,教幾個新字,考一下原來學過的東西。文景輝對學習抓得很緊,要不然他們練習寫字的宣紙,不會多到都夠包裝蔬菜的了。第019章第一個一千兩“可能收下我家小孫子?”老大娘不好意思的懇求道:“我家小孫子就喜歡讀書識字,可惜,這鎮子上的學堂要的束要一年一交,我家也沒那么多余錢,不求他多出息,不做個睜眼瞎就行,束可能要半年一交?!?/br>文景輝想了想:“大娘,現在不急,明年我們崗子村要大興土木,到時候會起個學堂,統一授課,束也會酌情適量的收取,您老別著急?!?/br>這位老大娘本來就是因為著急上火才起了一嘴的泡,再著急可就火上澆油了。“真的嗎?”老大娘幾乎是驚喜的追問文景輝。“真的,我是里長,我說了就算!”文景輝拍著單薄的胸膛保證。老大娘興高采烈的回去了,宣傳開了,花草村的人都要樂瘋了!現在,花草村的婦人們,都接了文景輝的棉被活,雖然紀家舅媽沒有明說,但是她們都自覺的不卡油,只留下點針頭線腦,棉花更是一斤沒有浪費,都給縫進了被子里。紀家舅媽給文景輝送來了繃帶。“你看看,是不是你要的這種?”“是!就是這種!”文景輝看著眼前沒有經過漂染的原色繃帶,心情舒暢的不得了。“這種繃帶挺好織就,讓紀繡織就行!”紀家舅媽沒多想,就將小女兒給貢獻了出來,不用她做別的,就織布好了。“簡單的話,就分出去,舅媽,我這也要的多呢!”文景輝可不想壓榨童工,小紀繡才多大??!“這你也多要???”紀家舅媽一聽就有些郁悶了,繃帶什么的,能做什么呀?這么松松垮垮的,連褻衣都不用這樣的布料。“要的??!要很多!”文景輝一本正經的求著紀家舅媽:“舅媽……!”這句“舅媽”叫的好幾個波浪線在后頭綴著。“知道了知道了,我這就安排?!奔o家舅媽又領了個活計,找跟紀繡差不多大的小丫頭片子,紡線織布,要說嚴密的土布她們織不了,這樣的,哦,繃帶,肯定沒問題??!于是花草村的小丫頭們也都有了賺錢的能力。各家都有一些紡車織機,只是大小新舊不同而已,而文景輝規定的繃帶,紗布,都有一定的規格,肯定的說,她們都能織的出來。而且文景輝為了能多出繃帶紗布這樣的醫療用品,將來能起到大作用,甚至動起了改革紡車和織機的心思。不過到底沒敢真動手,現在,還不是時候。紀家舅媽規定了,一丈長兩寸寬的繃帶,十個銅板,一丈長三寸寬的紗布,十五個銅板。這是加工費,小丫頭們領回去的都是成捆的棉花,需要紡成線,再織成布。兩道工序,這些工錢已經很高很高了。臘月初一,菜屋出了一批果實類的蔬菜,文景輝趁機又走私了一大堆空間里的蔬菜進去。這會因為人手少的關系,文景輝沒少倒騰,最后竟然出了一千根茄子!“好像咱們沒那么多茄子???”因為天天在菜屋里照顧蔬菜,小丁和紀繞特別的上心,記得自己養活的茄子秧苗上,好像沒掛那么多茄子來著。文景輝一聽就有些手腳發麻了,他一高興,有點兒偷渡大發了,明明才三百來根可以采摘了的茄子,愣是弄出了一千根。其實他們家種的茄子并不多,最多的是黃瓜和尖椒,還有角瓜也不少,少種的是苦瓜,只有一點點。茄子和豆角比苦瓜多,但是絕對沒多到可以一次采摘一千根這種程度。因為豆角和茄子,在初秋的時候,就有農家曬了干菜來著,文景輝怕不好賣。“都摘下來了,還想什么?趕緊包好裝車?!蔽浯筮m時的輕聲呵斥,卻是解了文景輝的圍。“快包好了!”紀繞手忙腳亂的開始往里頭裝茄子。小丁也開始往里頭倒騰黃瓜。大冬天的,吃了兩個月的酸菜干菜或者是rou類,突然吃上一口清爽的黃瓜,那種感覺,誰試誰知道??!食香閣的掌柜的瘋了!又給了紀綱他們一輛馬車,貨到了都不清點了,直接換了趕車的人和馬,拉去了北平府。馬車速度快,牛車走三天,馬車跑起來的話,也就一天到達。臘月初二的晚上,崔遠母子倆跟著送貨的車回來了,跟著來的還有小胖子的馬車和他的書童,兩個車夫,既是趕車又是保護少東家。崔嬸子是交給紀家舅媽十床做好了的被子,紀家舅媽像模像樣的給了她二十個銅板。而崔遠就不同了,他先是在吃完晚飯后,點著四盞油燈跟小丁兩個對賬,崔遠的賬本上,還有負責監督的紀綱和穆肅的畫押,證明這賬本他們倆都看過了,沒有問題。小丁的賬本上,是有紀家舅舅和武大的畫押,也證明這賬本上記載的東西都是真實可靠沒有錯誤的。然后他們倆開始對賬。最后兩個人的賬目神奇的相符,連一文錢都沒有錯!眾人終于見識到了新式記賬法的好處,最后統計出來的利潤簡直驚人!一千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