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5
到圣人眼前晃悠,你也別想著把你家二姐兒送進宮去,你別忘了,你的夫人可也是蕭家女?!崩咸珷斊沉俗咳萦阂谎?,將他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此時毫不客氣的點了出來。卓容雍被老太爺戳穿了心思,面上有些尷尬,不過他定了定心神,開口說道:“岳父您也別怪小婿說話直接,如今蕭府再無可能出一個太子繼妃,不如想法子送一個卓家女入宮,或是恢復我兒的正妃身份,也好過圣人再指婚其他人罷?!?/br>“你想復立太子妃?當初太子妃被廢是因著不能替太子孕育子嗣,難不成現在就能了?”老太爺勾起唇角,嘲諷的說道。“……”卓容雍被老太爺拿話一噎,頓時說不出話來,在他的心里,自然是想著把二姐兒送進宮去,可若是圣人因著對蕭家的怒氣,連帶著也對卓家看不順眼,那么他們唯一能走的路子,就只有在宮里的卓驚凡了。雖然卓驚凡已經被廢,可圣人并沒有將他逐出宮,且還讓他留在東宮里,不管圣人真正的用意為何,至少卓驚凡如今的處境比蕭六娘或是二姐兒來得好。蕭六娘已經被下旨呵斥,不說無法入宮為太子繼妃,往后就是說親怕是也找不到什么好人家,畢竟圣人都說了蕭六娘品行不端,京都里的高門大戶人家,誰愿意娶一個品行不端的娘子當媳婦?至于二姐兒,雖然一直想要入宮,可是因著卓家已經送了一位郎君進去,且秦王和楚王正拿他做筏子,當成造反的理由,在這節骨眼兒上,他自是不敢再有什么大動作,因此他想來想去,復立太子妃反而成了眼下還算有可能的事?!?/br>蕭府被圣人呵斥一事,立時就傳了開來,宮里的賢妃很快的也得到了消息。當消息傳進昭云殿時,賢妃正在喝藥,她聽著貼身宮婢的稟報,心下一驚,竟是將碗給摔了。“你說什么?被呵斥了?”賢妃顧不得潑灑出來的藥汁,她捉著宮婢的手臂,連聲問道。宮婢點點頭,壓低音量說道:“回娘娘,奴婢打聽得很清楚,蕭家確實被呵斥了,且圣人發了話,蕭娘子品行不端,不堪成為太子繼妃?!?/br>賢妃聞言心下一凜,她的眼中閃過一絲驚懼,“晚青,這都是淑妃搞的鬼,本宮明明是要將那谷璧送到蕭府,可淑妃竟攔截了下來,也不知淑妃送了什么給蕭府,竟然惹得圣人如此大怒?!?/br>“娘娘,既然淑妃娘娘將谷璧送了回來,您就當沒這回事兒,左右蕭府也不敢將您說出來,您便啥事也別管,只安心養胎便是?!蓖砬噍p聲勸著賢妃,賢妃聽罷覺著有理,嘆了一口氣,低聲說道:“正是該如此,本宮不是不想幫蕭家,而是……”剩余的話賢妃沒有說出口,晚青也沒有問,她服侍著賢妃歇下后,便輕手輕腳的退出了寢室。晚青吩咐了其他宮婢小心守著,她則是拿著打翻的藥碗前往小廚房,準備再替賢妃重新熬一次藥,只她走著走著,在還未到小廚房時,腳步一拐,拐到了昭云殿西側一處偏僻的側門。側門口已經有個小內監候在那里,晚青快步走過去,將手里的藥碗遞給小內監,又從袖中掏出一張折得四四方方的小紙條,一并遞給了小內監,小內監將藥碗和紙條往袖子里一兜,便低垂著頭離開了昭云殿。小內監離開昭云殿后,一路上垂著頭匆匆地走到了太醫署,將藥碗交給了嚴太醫身邊的藥童后,這才又趕忙往東宮而去。此時東宮里,竇淳正靠在軟榻上,聽著有福稟報早朝上的事。因著他腿傷未愈,所以這些日子都窩在東宮里養傷,圣人也特意免了他的早朝和功課。而小內監手上的紙條,很快的就到了竇淳的手里,竇淳看罷便將紙條湊到燭火旁燒了,隨后又低聲吩咐了有福幾句,讓小內監將話傳給晚青。待到傍晚時,晚青便收到了小內監的傳話,她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不過隨后馬上點點頭,表示自己一定會遵照殿下的吩咐。和小內監說完話后,晚青回到寢室,賢妃正好起了,她趕忙上前服侍,一邊在心里嘀咕著,殿下竟是如此看重賢妃肚中的子嗣,竟還特意使人傳話告訴自己,務必得保住賢妃肚子里的孩子。54第五十四章決定蕭家一事很快就平息了下來,畢竟圣人已經下旨呵斥,御史大夫自是不會再捉著不放,且現在外頭還有秦王、楚王起兵造反一事,因此眾人的目光都放在了京都外。再說太子遇刺一案還懸而未破,況太子傷重未愈,如此看來,太子迎娶繼妃一事,勢必還得繼續耽擱下去,因此現在也不是關心繼妃人選的時候。只是眾人可以不關心,但是蕭家人怎么可能甘心?這一次蕭家栽了這么大一個跟頭,背后一定有人在搗鬼,就算蕭家惹惱了圣人,斷了蕭六娘入宮的路,但是蕭家也不會就這樣算了。盡管蕭老太爺已經致仕,但是他的人脈還在,否則當年卓容雍又何必求娶江陵蕭氏女?圣人又如何會將蕭氏女指給太子?還不都是為了蕭家百年來族中子弟當官時所累積下來的人脈和勢力。這一次因著未知的敵人出奇不意,所以才打了蕭家一個措手不及,可是蕭老太爺不可能忍氣吞聲,平白挨打了卻不還手。因此蕭老太爺在蕭家被圣旨呵斥的隔日,便開始在京都里走動,而卓容雍身為蕭家的姻親,也是要幫著出一份力。當初出面說動賢妃幫忙的人是蕭宛娘,如今谷璧出了問題,自是需要蕭宛娘入宮找賢妃討一個說法。因此蕭宛娘便開始頻頻遞話入宮,想要求見賢妃。可賢妃卻是絲毫沒有理會,不管蕭宛娘遞了多少次的話入宮,請求都像是石沉大海,沒有任何回音??嗟炔坏劫t妃召見的蕭宛娘,不得不將消息傳回蕭家,對于賢妃避不見面的舉動,讓蕭家更加確信,賢妃肯定知道谷璧的古怪。甚至蕭老太爺懷疑,賢妃可能假意答應出手幫助蕭家,實則故意拿一塊有問題的谷璧,使得蕭家被圣人厭棄,且還害得六娘得了一個品行不端的評語。蕭老太爺越想越覺著,賢妃肯定早就對蕭家設了套,因此老太爺將蕭宛娘叫回蕭家,又仔細問了一次當時和賢妃的對話。蕭宛娘不敢有遺漏,把當時二人的對話重復了一次,就連賢妃臉上的表情都沒有忘記,一五一十的全說了出來。“看來,我們是著了賢妃的道了?!崩咸珷斅犃T嘆息了一聲,蕭宛娘心里一跳,急急的問道:“阿耶您的意思是,賢妃故意拿了有問題的谷璧給我們?”“嗯,不只如此,只怕在早朝上彈劾我蕭家的御史大夫,也是賢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