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6
從她嘴里忽悠出有用的信息。 崔氏又是笑又是嘆,她眼下是想結親,并不想結仇,也不好逼問,旁邊的長公主聽了半晌,才微微笑,低聲說道:“這小丫頭倒會□□人。你也不必問這個丫頭了,我知道她是哪家的,回頭便查查黃冊,也就清楚了?!?/br> 崔氏響長公主看過去,大感意外。 “好歹救了咱們一次,我當時便已經查清了?!遍L公主眼看著前方,聲音幾乎聽不見。 崔氏恍然大悟, “太太,我家姑娘去哪了?“ 時間一久,小琪已經快要招架不住盤問,她當下有些急,伸頭往外面看。 崔氏得了長公主的承諾,當下也不再攔,只是微微頷首,笑說:“八成是去凈室換了衣服,也罷,咱們自去尋她?!?/br> 寺中的院落是供官宦富裕人家來齋戒時候住的,也有許多簡單凈室,只需給個油頭,也能借助些日子,每年也有很多來京趕考的舉子,實在住不起客棧便可來此投宿,有個棲息之所。 崔氏長公主一行人剛到門前,就聽見里頭丫鬟跟阿窈說:“您看看,這一身可好?” “就這一身便使得,jiejie不必再換了?!?/br> 阿窈已經呆得有些不耐煩了,本來隨便換一件就好了,偏這丫鬟恁地耐心,比顏色比尺寸,啰啰嗦嗦沒完沒了,剛要推辭,丫鬟就一副受了驚嚇的樣子,說本來就是自家的錯,若是服侍不好回去要挨罵。 這一群人從遇著她時就有些奇怪嗎,醉翁之意不在一副,倒是像在她身上似的。 但轉念一想,王侯之家有什么好缺的,要有什么事,只說出來阿窈也是不能駁回的,何苦繞上八個圈子? 平時阿窈自會有千萬個耐心隨他們打量,只是今天不行,楊岑前日千叮嚀萬囑咐,讓她要在未時之前,就得趕到山門口。 眼下再等就誤了時辰了。 崔氏連忙趕上兩步,趁阿窈出門之前堵住她,一邊笑道:“這是哪里來的天仙,我竟認不出來了!“一邊給丫鬟使個眼色。 那丫鬟將將拉住阿窈,心領神會,朝崔氏點點頭。 這一大塊石頭終于落下來了,眼下幾條都已經八九不離十,她更不肯放人走了。 阿窈臉上已經有些焦急之色,她還不及說什么,外頭忽然有人冒冒失失闖了進來,開口就叫:“娘,你們都去。。。。?!?/br> 話還沒說完,忽然看見里頭還有個人,忙住了嘴,背過身。 “多大的人了,怎么嗨這么顧頭不顧尾的!沒瞧見里頭還有別人呢!” 崔氏沒想到兒子砸了她的國,連忙出言訓斥:“還不快過來跟賠不是!” 阿窈只聽聲音時,就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她一邊避開身,一邊回個禮。 楊岑這個長揖做得心甘情愿,將起未起之時,忖度著別人瞧不見朝著阿窈一眨眼。 果然是這個小人! 第95章 變故 小人!小人! 要不是楊岑告訴她要在門口等著, 她怎么會這般火急火燎的,還差點就跟正主杠起來。結果別人都已經暗自看半天了! 這回真的是大水沖了龍王廟,自家人不識得自家人。 阿窈才一想, 立刻暗自呸了一口:“誰跟這么不靠譜的是自家人! 阿窈只以為當日救的另一個人是謝府里的其他女眷, 不想就是楊岑的親娘。 這邊崔氏還一邊訓著楊岑,一邊又替他開脫:“阿窈你不認得,這是我的大兒子,想必是長在外頭站的久了, 不知道里頭有別人, 這才闖了進來,千萬勿怪?!?/br> 接著回頭斥責:“阿窈是娘的救命恩人, 好不容易找見了,恩還沒報,卻白白受了一場驚, 你倒說說, 該怎么罰你?“ 救命恩人? 楊岑聽了這個字,糊里糊涂看過去,又是一呆, 這幾個字,從何而來? 阿窈這會兒還亂糟糟的,干脆利落把頭一低,自己開始捋思路。 這一頓一收。落在崔氏眼里, 就是有戲。 崔氏越發心喜。她之前拉著楊岑去看花名冊的時候, 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這會兒倒覺得晚上幾年商議親事,也沒什么不好, 這不是就開竅了? 楊岑老老實實聽訓,卻忍不住往阿窈那地方瞟, 滿肚子疑問,不知道怎么解開。 阿窈只是半偏著頭,不敢往別處亂看一眼,怕心細眼厲的長公主和崔氏看出了形跡。 好在崔氏眼下急著要弄清楚這好容易找到的人是何方人氏,只跟阿窈說了幾句話,便找個法兒走了。 他們才剛出了山門,楊岑就趕著問:“剛才那個姑娘,什么時候成了咱家的救命恩人?” “你忘了之前那會兒,我跟你姨媽出門去上香,結果掉下了山崖,就是那會兒救的?!?/br> 楊岑總算把前因后果都連上了,心里歡喜——有了這層關系,他那計劃又容易成了許多。 崔氏冷不丁問他:“你看那姑娘好不好?” 楊岑打哈哈:“姑娘家的事娘問我做什么?” 崔氏似笑非笑瞅他兩眼:“之前,我讓你去看花名冊,有人怎么說來著?視紅粉如骷髏呢!” 她眼下忙這些事,并沒給楊岑透過風聲,這兒子對神鬼諸佛最是不屑,還是把人找到,再慢慢探他的口風。 只是眼下看著,這姑娘倒是合他的意。 想到這里,本來松了一口氣的崔氏有點心堵。 不只是女大不中留,原來兒大也是不由娘啊。 一旦知道了人,要查起來就容易了。 長公主回去兩天,專到英國公府上遞消息。 “讓個丫鬟送個信來也罷了,公主怎么親自來了?” “有些事,須得我自己說才放心?!遍L公主與崔氏算是發小到生死之交,毫不與她繞圈子,接了茶,劈頭問道:“你是有意聘了這姑娘做媳婦?” 崔氏聽出了這話的不贊同,便慌忙問道:“怎么,這孩子有什么不妥?” 長公主搖頭:“并非這孩子不妥,只是你看看這家世,配你家實在低了些?!?/br> 長公主把抄來的黃冊給她看,上面生辰八字正好寫著六月初三寅時三刻。 崔氏心一跳,四個條件全部相合。 “這人你也熟悉,你還記不記得,廢帝后宮里有個趙貴妃,差一點就生了小皇子,有一段時間風頭正勁的那個?” 崔氏如何不知,那些年他們府里過得甚是憋屈,連長公主府也不過是空有尊榮罷了。 “之前景太妃過壽的時候,趙貴妃的娘家嬸子就帶著那個小丫頭過來,說是她娘家遠親,還認作了干女兒?!?/br> 崔氏恍然大悟:“原來是她!她不是出了家做姑子去了嗎?”一時又不屑:“就為了些亂七八糟沒頭沒腦的流言,卻來逼自己親戚,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