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4
居大德,曾在靈囿竹林修禪,今我來投宿,受其遺澤,于林中頓悟。只是,居士說我若有機緣也在百年后,今日不得面見問法,我還是回去參悟好了?!?/br>照行也不是貪心之人,沒能見到那位大德他很遺憾,但不會有執念,機緣不到就是機緣不到,在這里頓悟已經夠便宜自己了。發完微信,照行就放下心頭事,大大方方吃起齋飯來了。然而,照行畢竟剛剛棄用老年機,轉用智能機不久,所以cao作上還不是很熟練,加上方才心情有些波瀾,所以竟沒發現自己發錯框了。于是,晚上將近九點鐘的時候,“華夏佛教協會常務理事群”的一百余人都收到了一條語音群消息,來自無量寺的首座和尚,照行法師。照行法師可是當代高僧,最近才加入群中,這好像還是第一次發言,聽說最近正在外出修行中,也不知道他有何見解,是否是對此前討論的佛學問題做出自己的闡述呢?許多理事抱著這樣的想法,點開了語音消息,然后就聽到里面照行帶著淡淡的郁悶說:“……東海有位隱居大德……受其遺澤……頓悟……百年之后……”理事們:???!……照行把齋飯吃得干干凈凈,再次向熊思謙道謝之后,發現手機好像沒電了,于是又借問了插座在哪,給自己的手機插上了充電器。也是這個時候,再次開機后的照行才發現師兄給自己回了很多條消息,還有未接來電。寄善法師:師弟,那是真的嗎?寄善法師:師弟??!你快撤回消息!寄善法師:師弟,你在干什么?寄善法師:來不及了……照行迷糊地退出去一看,這才驚訝地發現自己好像發錯了,他把原本要發給師兄的微信發到了佛協理事群里。——自照行發完消息后,通常哪位法師說話后,其他多少會給個面子回話,此刻,最后一條消息仍是照行的,平時還算熱鬧的微信群里安安靜靜,仿佛誰也沒有看到這條消息。照行:“…………”——第二天,段佳澤起床吃早餐,還準備了一份給老和尚。“阿彌陀佛,多謝段園長?!闭招行奶摰亟舆^素包子,有點難以啟齒地看了看段佳澤。昨夜他和師兄發了很久的微信,因為和熊思謙一個房間,所以照行不得不用手寫,因此才費了很長時間。寄善聽照行形容了情景后,就要求照行暫時留在靈囿,他那邊要召開緊急會議,然后坐高鐵到東海市來。無量寺的確是商業氣息不濃厚,正經修佛者最多的寺院了,但正因如此,對于難得一見的大德,寄善更加重視了。當世已無大功德者,寄善聽聞這位隱世大德竟然能以修禪時的氣息侵染竹林,再影響到照行這個級別的僧人,可見佛法多么精深了。再者說,他竟提起百年后一說,豈不是證明這位大德有失傳已久的延壽長生之法?師弟腦子木,都沒想到,雖說他緣法不夠,但是無量寺還有那么多僧人啊,萬一有那么一兩個,和大德有緣呢?就恨師弟竟然將消息發錯了,這下子恐怕人人都是這個想法了。無論是精深佛法,還是延壽之術,足以將各種修行界的僧人一網打盡了。非但是他們禪宗的,其他宗派的僧人肯定也會動心,這個年代的僧人,心思可靈活了。寄善做了那么久方丈,修佛的同時,在佛協從理事做起,到現在還剛就任了會長,見過的事情比照行多了去了。因此,寄善才要求照行暫時別走,無論如何,無量寺至少要搶占先機。話說回來,得到寄善這么個吩咐,照行卻是有些不好意思的。出家人不打誑語,他要怎么找借口和段園長說自己想留下來呢?段佳澤看他不說話,更加好奇了,“法師,你有什么事嗎?”難道是想跟他借錢?看這老不好意思的樣子。照行急了,他又不想編瞎話——更不知如何運用語言的藝術規避撒謊又能達到目的——也得留下來,完成方丈的吩咐,憋了半天,憋出一句話:“我想問問在哪買票,我今天想在動物園參觀?!?/br>這話說出來,照行總算松了口氣,他也是靈光一閃,想到這么個辦法。段佳澤古怪地看他一眼,不過也沒放在心上,只當這和尚想多蹭會兒竹林禪聲。昨晚聽白素貞說過后,段佳澤就安心了不少,也不怕和尚找人了,找人你不也得經過臨水觀。段佳澤就給和尚指了售票處,做自己的事去了。他這邊可是把任務都完成的七七八八了,繼丹頂鶴、天鵝等動物之后,段佳澤又談好了白鷺、戴勝、數種啄木鳥、豹貓、麋鹿(一級)等,算一算,現在也就差兩種二級保護動物,就完成任務了,總數上還遠遠超過了呢。而現在任務時間還有一截,段佳澤在琢磨著最后兩種該引進什么,他正在網上翻找,看看什么動物比較受歡迎,價格又在自己接受范圍內。……照行買了票,就在動物園內轉悠,他也沒什么認識的人,本想找昨晚那位熊居士談談佛經,不想怎么也找不到,一問之下才知道,熊居士只是晚上在這里住宿,白日要去上班。照行參觀時就發現,這里的動物靈性遠勝外界,有了昨晚一事,照行自然不會覺得奇怪,這些動物肯定是因為常年待在大德身旁,說不定還有幸聽他講經,這才有了比較高的靈智。但是照行也有點想不通,為什么這位大德會選擇在動物園內修行呢?若是看在此處山水風光,那也沒必要住在動物園中吧?照行想著想著,不知不覺就跟著人潮走到了犬科動物展館內。其他游客都打量著這個老和尚,東海市有道士,和尚卻從來沒有過,更別提逛動物園的和尚了。照行進了展館,一下子就有些明白了。他看到籠舍內,一只正在上躥下跳的赤狐,這赤狐身上妖氣滿滿,分明是有了氣候的精怪。但是,此時這精怪卻在籠舍內。照行心想,難道這位大德在動物園,是為了方便捉妖行善?照行腦補了起來,大德將妖物降服,放在身邊誦經感化,為了在現代社會不引來林業部門的質疑,于是索性待在動物園……照行覺得好像也說得通,修行之人也不是一定要住在深山老林的,水電那么方便,比得上術法的東西誰不想要?住得遠出來交通還不方便呢。照行單單觀察那只赤狐去了,卻沒發覺,在他身后還有一只純白色的北極狐正在悄悄打量著他。…………另一方面,幾乎整個修行界中的佛門都躁動了起來。這件事情給他們的震撼太大了,不世出的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