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7
,拿出錢買了高價糧食給村里人,村里人都淳樸,哪好意思白拿他的糧食,就都把家里的地抵給了他,吳老爺子攢了大半輩子的家當就全變成了村里的地,村里沒一戶逃災的,也沒一個餓死的,等后來日子好過起來了,有那攢了錢想把地贖回去的,他也退回去了,村子才沒變成他家私人莊子。說到底吳地主家還是吳家莊的恩人,君晟有點頭疼,這不好耍什么陰謀手段,完全是做人的底限,如果他用強硬的手段把吳地主從吳家莊排擠出去,他自己也覺得虧心。吳地主叫吳友發,他跟著家里人回到吳家莊的時候還帶著剛過門一年的媳婦,結果路上折騰的狠了,頭一個兒子落了地沒能養大就夭折了,過了好幾年才有了現在的兩個兒子和一個閨女,他這輩子的心思都撲在兒子身上了,甚至為了大兒子能去府學讀書,還違背了他爺爺臨終時留下的話,吳老爺子說村里的地只能賣回給村里人,不能賣給外人,還是吳里正說君晟已經落戶到了吳家莊,也算是吳家莊的人了,他才咬咬牙賣了的。君晟之前跟吳友發買那三十畝地的時候,覺得這大叔脾氣不好見錢眼開,聽里正說了這里的典故,才改變了對他的印象,本來打算怎么著都要買下他手里的地,也改了主意,陳家人不打算到府城開店了,這個賺錢的買賣不如就讓給他,要賣的玉米要從村子里種,他為了保住自己的生意,怎么也不會跟外人串通了坑村里人了吧,利益捆綁永遠是最牢靠的,在現代商場磨礪過的君晟一點都不相信感情牌能打一輩子。君晟帶著一口袋玉米面,和里正進城找吳友發了,吳友發開著一間雜貨鋪子,生意說不上多好,也能養活一家人,村里的地供著他兩個兒子讀書,他也沒過的如何富貴,君晟一看吳地主家的宅子和擺設,就看出來了,心里頓時笑開了花,知道你日子也不好過,我就放心了,你要真是不缺錢,我還真不好打動你。玉米面的吃食端上了桌,君晟又炒了兩個菜,拿出酒給里正和吳友發滿上,就開門見山的說出了自己的來意,吳友發沒吭聲,拿起玉米面窩頭咬了一口,又嘗了兩口菜,最后把一杯酒仰脖喝下肚,一拍桌子就同意了。鋪子由君晟買下來,然后由君晟設計裝修后租給吳友發,酒樓一層給消費低的準備,賣玉米窩頭發糕和燉菜之類的,二樓加上幾樣普通的炒菜和府城常見的酒水,三樓全部弄成包間,主食做的精致不說,菜譜全由君晟擬定,酒水類再加上君晟的兌水白酒,然后各種點心什么可以在那吃,也可以買放到食盒里的外帶。酒樓定了名字叫‘盈嘉樓’,用了君晟給陳田起的字,純粹是他藏的小心思了,店里的純利潤君晟占兩成,吳友發占八成,這個純利潤就是刨掉購置米面菜rou伙計工錢后,再給君晟結算了房租和酒水后落下的純利,這還是吳友發覺得君晟出了那么多食譜菜譜技術入股的分紅,其實吳友發也是怕酒樓的生意跟君晟沒了關系,君晟再把酒水菜譜賣給別家,也算是一種利益捆綁,誰說古人傻的,能經商的人在哪個朝代都不會是傻子。事情敲定了,飯桌上一派和諧,里正高興著吳家莊兩個大恩人擰成了一股,一不小心,喝多了。從縣城回來后,君晟安排好了家里的事,就帶著陳田又去了府城,忙活了整整兩個月,在府城最繁華的地段買下的鋪子裝修好了,比君晟預想的三層還多了一層,君晟臨時起意,一樓沒設桌子,直接弄成了柜臺,一邊賣玉米面窩頭和發糕,一邊賣精致的點心,中間的樓梯也分成了兩部分,左邊的只通二樓三樓,右邊那個貴賓樓梯直通四樓,缺德的君晟還印了一摞貴賓卡,沒卡還別想上去,想要卡可以,存三百兩銀子在店里才給你一張,除了酒水消費可以打九折,你說他損不損。這一個酒樓差點沒把君晟的家底掏空,花了他足足六千兩銀子,吳友發一聽就暈了一下,他還打算賺了錢就把酒樓買下來呢,這得賺多少年,可到了酒樓上上下下的看完了,再一聽君晟要求伙計服裝統一,禮儀統一,見客微笑那一套,加上貴賓卡規則,吳友發眼睛都亮了,這要是賺不來錢,他可以把自己燉鍋里了,蠢成豬照著辦都能賺錢,連豬都不如不燉了也沒啥用了。開業當天,君晟請了府學的學正等一干學院領導,又請了府試對他青眼有加的考官-岐州府太守大人,這府城最大的頭頭都來了,下面的官員當然要跟著捧場,開業典禮辦的是熱熱鬧鬧,本來是被君晟重禮請來的賓客們這一頓吃完一抹嘴,都品出好來了,成了盈嘉樓第一批回頭客。生意步入正軌,君晟才帶著陳田又回了吳家莊,他還要讀書呢,這都八月份了,來年五月就院試了,他不抓緊不行了,這要是考不上也太丟臉了,里正那里都快把他捧上天了。第60章第六十只君小年從府城回來后,君晟要開始發憤圖強了才又發現一個問題,他沒時間教陳田讀書了,而且他天天把熊孩子拘在身邊,對小孩子的成長,應該,可能,大概是不好的吧,雖然君晟小時候也是跟爺爺這么過來的,可是一想到爺爺沒了之后自己天都塌了一半的情況,君晟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雖然他不會把孩子養歪,也不會丟下他,可是人有旦夕禍福,就算古代沒有飛機汽車的,天災人禍誰也不敢保證啊。君晟去縣學找了馮學正,由他介紹了一個屢考不中的落第秀才,這老秀才今年都快七十歲了,早幾十年開始就一邊教書一邊攢錢繼續考,過了六十大壽才歇下心思,專心教書的,他今年帶的學生考過了縣試,已經入了縣學讀書了,正好閑在家里小半年了,雖然歲數大了點,可給小孩子啟蒙再合適不過了。君晟帶著禮物去拜訪了這位姓顧的老秀才,老秀才一聽他考了府試案首,要專心讀書沒空再教自己的表弟,顧老先生也是心胸開闊的,看君晟年少有為一表人才,不顧家人的反對就上了君晟的牛車,當天就跟著君晟回了吳家莊。請來了先生,一只羊也是放,兩只羊也是趕,君晟就把鐵蛋和吳里正的小兒子都叫來了,一來是跟陳田做個伴,二來互相有個競爭的,孩子也能更上進,君晟小時候是被板子打出來的上進,他舍不得打陳田,就只好給他安排競爭對手了。顧老先生可沒君晟那么心軟,這位奉行的嚴師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三個孩子開課第一天,他就一人給來了三板子殺威棒,君晟心疼的一抽抽,好在陳田有基礎,又以君晟為目標,自發自覺的學習不說,還特別的刻苦,就第一天挨了三板子后,再沒有被顧先生打過,反而是調皮的鐵蛋和歲數有點大了學的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