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4
部位的八厘米傷口,人命基本要報銷。 士兵們也聽出了戰場上這個特別的少女聲音,近處的也看到她的人影,這些新兵們不由得士氣大陣。 需知,開槍殺人和刺刀見紅是兩回事,后者的壓力和需要的勇氣不是前者可以比擬的。 上千興華火槍步兵已經沖殺上去,一時之間rou博戰異常慘烈,清軍的大刀長矛花架子也只是欺負一下老百姓。 面對這些訓練至少有一年的士兵簡捷了當直刺要害的拼刺哪是對手。不過一分鐘,清軍就扔下了兩百多具尸體。 綠營就連幾個把總也被玉堯特意咬住殺掉了,這時,清軍就沒有一點戰意。 玉堯高呼:“投降不殺!投降不殺!” 興華軍跟著呼喊:“投降不殺!”聲音在夜間的大地來回飄蕩。 綠營步兵現在終于找到了解脫,紛紛扔下刀槍長矛。 李謙也帶著“金鳳凰游擊隊”分來的騎兵排、后備旅、民兵團上前來接收管理俘虜。 李謙跑到玉堯身邊,苦笑道:“總司令,你怎么能不聲不響就來沖鋒呢?你出了事怎么辦?鄭師長他們會殺了我的?!?/br> 玉堯道:“這些不過是綠營守兵,我們趕快進城,路上應該可以遭遇聞迅而來的戰兵了?!?/br> 李謙武功其實不算弱,他一腔熱血,在緬甸華人中間也有一些威望,甚至拉了很多在緬甸有些身份的好友加入革命,但是他對于現代化的正規軍戰爭實踐實在是有些缺乏。 他也自知,不過,玉堯看中他,除了他的熱血投身革命之外,就是他不是心胸狹窄之人。 李謙知恥而后勇,決定牢牢跟在玉堯身邊,從實踐中學習,多請教。不然“李定國”師如何在“游子”師和“金鳳凰游擊隊”面前抬得起頭來? ※※※※※※※※※※※※※※※※※※※※ 那個,我是不是要再詳寫,從NPC的角度去寫戰爭……這是個問題,快穿呀,要嚴肅一點,這真的是快穿。不過,我真的已經盡量簡寫了,我沒寫煉鋼造炮、進口設備、到處挖工匠、屯田種地、開工廠已經很簡化了。關于各種煉鋼我還是看過一點資料的,但我是怕被讀者敲死,這是快穿。 不得不提一下,我就是個不工作時就愛宅的人,沒去過緬甸、沒去過安徽大別山、沒去過印尼,這些地方又都還冷門沒有什么詳細資料,只能查一些基本的資料,一些細節地理風景環境我都不細寫,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就抱歉了。 若有親知道,告訴我錯誤,我會修改。 所以說,我愛寫架空嘛,我的世界我做主,這雖是群魔亂舞的世界,但總涉及了歷史。其實歷史上袁崇煥據說很傲,有些賭徒性格,而且為了關寧軍集團的利益殺了皮毛島上的毛文龍,這大大有益于滿清。關寧軍也是養敵自肥,結果讓百姓苦大仇深讓崇禎皇帝江山掏空的遼餉養出的關寧軍最后不是到了吳三桂手里,就是成了漢軍旗的人,而那些文臣對遼餉上下其手早和關寧軍形成共同利益體。 還有,據說多鐸打到江南小朝廷,文臣跪一地。仗義每多屠狗輩,無情最是讀書人,科舉出來的文臣還是jian多忠少。 其實明朝軍戶地位低下,但是明軍是最善戰的軍隊,永樂皇帝時,明軍打到貝加爾湖去,晚明時戚家軍也痛扁日本、緬甸進犯云南明軍就打到人家首都去,明朝亡了好幾年了鄭成功還收復臺灣打退了西方侵略者。從一個朝代的末年的作為和風骨,就可以比較出明朝和清朝的根本區別了。 就算是明末打建奴也是明朝內部矛盾拖后腿,原本戚家軍和川軍還打得過建奴,但是張居正下臺,戚家軍在朝中沒有了靠山,打仗沒糧沒餉沒武器沒功勞,后勤捏在文臣手上,讓人家怎么打?明朝雖然信程朱理學,但是還有大明女將秦良玉,幾十歲仍為大明而戰,清朝有什么,那些滿洲姑奶奶們有什么成就,別和我說孝莊,走后宮之路的女人如何能和以女子之身光明正大當官的人相比?提鞋都不配。 明末其實百姓和崇禎都挺可憐的。 也有說法是滿清后來把袁說成有多可憐多冤其實是為了抹黑崇禎皇帝的名聲,讓在百姓以為他屈殺忠臣,對明朝徹底死心,袁沒有那么了不起。 讓當然,我這里寫的涉及的背景,袁崇煥就采用忠臣的說法了。 各種吐槽完畢。完全是因為受不了各種美化辮子的和戲劇。 第308章 清穿群魔亂舞之年玉堯四十八 昆明城的戰爭總體上來說并不復雜, 先兵分四路如四把利韌插向昆明城的四大門。 先用大炮轟破城門, 除了大南門的守軍出列對興華革命軍進行過一次以卵擊石的直接戰爭,其它三大門在炮轟列陣時無一個兵敢出門迎擊。之后,清軍守軍的投降也十分順利。 四路大軍進城后,鄭永華率領的“游子”師首先遭遇了留守在昆明城的綠營戰兵營。鄭永華也先用土迫擊炮轟了三炮, 對方兩個營的戰兵頓時大亂, 然后以排為單位的火槍兵排槍伺候,然后以原屬“火鳳凰游擊隊”的一個騎兵排在亂軍中來往沖刺砍殺。這一場遭遇戰下來,昆明城兩個營的清軍死傷一半以上。 金鳳率領的“金鳳凰游擊隊”為主要人員的精兵也遭遇了支援城門的戰兵,但是金鳳身為神獸一族,能不殺的人就不殺, 不像鄭永華這個軍校首期金刀第一名身上那股狠勁壓都壓不住, 金鳳對人類總懷有一分慈悲。所以,炮轟之后, 只進行了一陣排槍, 就喊著投降不殺, 清軍死傷沒有那大。 而“李定國”師張鐵軍本就對軍校大師兄鄭永華當上“游子”師長, 而他軍銜雖是平級只當上參謀長有些不服氣。當初軍校首期招生時, 他要從馬來西亞趕去渤泥國時, 剛好海上有風暴船而延期了,等他趕到首期已經報滿人員并開學了。他只好在渤泥國等了半年,報考了第二期。 張鐵軍的殺性雖沒有鄭永華那么大, 但是他卻是個處處愛和鄭永華攀比的人, 總想:我這第二期的金刀獲得者沒道理就不如你首期, 你不過占個時間而已才當上大師兄。張鐵軍知道鄭永華的殺性,于是他遭遇清軍戰兵也狠命的殺,在清軍被炮轟后逃散到巷子里去時,他還來了興頭,說:“居然和老子玩巷戰,老子陪你玩!” 清軍要是知道自己被巷戰一定要吐血:誰和你玩巷戰?我們這是逃命! 于是,張鐵軍指揮分派人手,走街竄巷收拾清軍逃兵,清軍戰地利優勢,清軍兵油子在昆明城誰沒有個熟人,有的就跑要平民人家躲了起來,直到戰后才被舉報或自首,極少的人逃掉,而大部分來不及找到地方躲的不是被槍殺刺死就是被俘虜。一場不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