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6
不一會兒,鎧甲磨擦聲響也聽得分明。 楊紫瀲正伸長脖子看,忽見原本歡呼的百姓們紛紛下跪,身邊的丫鬟侍琴提醒楊紫瀲:“小姐……” 楊紫瀲還未屈膝,就聽有兵士和百姓說秦王讓他們平身,但是大多數百姓仍不敢起身。 楊紫瀲就索幸不跪了。 過不多時,就見肅然殺氣的黑甲騎兵中,有一年輕男子白袍銀甲,身跨大紅駿馬,面容雖因一年多在打仗而有些黑,可五官俊美異常,龍眉鳳目、威儀萬分,正是秦王徐廷煜。而落后秦王半個馬身的是懷化大將軍段元昌,三四十歲模樣。 楊紫瀲看著秦王俊美威儀的模樣,想起前世時,她之后也就再沒有見過他,而他還娶了程玉蓉以及一個又一個妃子,她忽生些淡淡的悵然。 徐廷煜似有所感覺,忽順著感覺朝道旁望了望,只見一個頭戴幃帽的白衣婀娜女子俏生生佇立,身旁跟著兩個模樣周正的丫鬟。忽生起一陣風,輕輕吹起幃帽的紗。 雖只驚鴻一瞥,但見那女子膚白如雪,與那一身白衣比較,也不知是衣裳更白還是她的肌膚更白,她五官如畫,一雙盈盈水眸。 那陣幾吹了她的幃帽白紗,她似受了驚嚇,如玉蔥般的手忙拂了拂幃帽白紗。 促如其然,徐廷煜也不禁心下一震,他不是重色之人,但是也震驚于天下竟有如此美貌的女子,那女子似曾相識,可他一時之間又想不起在哪見過。但見那派頭,也不會是平民人家的女兒。 ※※※※※※※※※※※※※※※※※※※※ 呃,剛開會回來,存稿先上。 選了個名字先給原男主用了。給我名字的親別生氣哦,可憐他之前一直用代號的,就沒想出一個有帝王味道點的名字。 第140章 隨身空間重生復仇穿越女——隔壁八 在八月十五前秦王大勝班帥回朝, 皇帝雖然身體不太好, 但仍龍心大悅。 以至于八月十五宮宴的排場規格都準備得大一些。 蕭氏做為一品誥命夫人,帶著楊紫瀲進宮赴宴。中秋夜天氣正好,又為方便賞月,就在太和殿前的大廣場上設席。 桌案鋪開, 除去皇帝、太后、皇后和幾個有地位的妃嬪, 左右足有一百零八席,三百多個座位。不是勛貴、功臣、三品以上的大員、寵臣,其他官員都還沒資格入宮。 本朝男女大防不像后世的禮教十分嚴苛的時候,中秋宮宴,夜宴勛貴、世家、大臣和其女眷, 雖然男女分席左右兩側, 卻是不隔開另宴的。 皇帝身體不好,受諸皇子皇女及宗室祝賀后, 才輪到百官和家眷朝拜恭賀后, 重要的人還一家家來, 到及后來, 想必皇帝也不耐煩就搞批發了。 皇帝在宴中發表了重要演講, 過不多時由于身體原因就先退席了。只有德貴妃主持著女眷一邊的宴會, 而太子主持著百官一邊的宴會。 蕭氏本就記住青泠的囑咐,現在面上要對楊紫瀲好些并且要防止她去勾引太子。于是,她帶著她去見各家女眷當家夫人, 然而楊紫瀲卻興趣缺缺, 只不過是她的絕世美貌媚惑都令夫人小心們心驚, 驚訝之下又產生女人的嫉妒。 蕭氏在這種場合也不能丟了蘭陵蕭氏和康寧侯府的人,十分圓滑地在眾夫人間游走,這時剛剛去更衣了的建安伯夫人帶著幼女過來。方才皇帝太后在場,主要是在恭賀,而建安伯夫人來得比較晚,蕭氏還沒和建安伯夫人說話。 這時蕭氏自然帶著楊紫瀲上前去打招呼。 蕭氏是侯夫人,所以杜紹楨小姐首先上前來請安,蕭氏拉著她的手笑道:“夫人真是好福氣,杜三小姐出落個真真天仙一般,難得是這小小年紀,如此沉穩?!?/br> 杜紹楨是杜家唯一的女兒,和上頭的兩位哥哥杜紹梁、杜紹桓都是嫡出,因為建安伯沒有小妾通房,只守著一個夫人過日子。這倒是和如今的康寧侯府有異曲同工之妙。 事實上,京城不知有多少夫人看著這兩府眼紅,夫君長得俊又能頂得起門戶,還有爵位,內院又如此干凈。 而杜紹梁今年十八,去年小小年紀過了鄉試,如今不知有多少家夫人盯著。而二公子杜紹桓卻因為病弱,離家九年跟著神醫治病去了,不過,不管他身體怎么樣,他已經定了楊家大小姐。其實,當初杜家夫人因為小小的杜紹桓身體不好,有意讓杜大公子履行婚約,可是當時的楊夫人也拉不下臉來就拒絕了。 建安伯夫人李氏早就在看楊紫瀲了,不得不說剛才遠遠看著不真切,這近看更加震憾。也只一年未見,楊紫瀲怎么就美貌成這般模樣? 她美貌近妖,李氏一喜一憂,不知是何滋味。喜得是楊紫瀲這么美貌總不至于太委屈兒子,憂的也是楊紫瀲美貌媚成這樣,兒子被她迷住若是醉心于男歡女愛,那還了得。李氏也有數年沒見杜紹桓,也不知神醫帶著他走南闖背找藥治病結果如何了,若是身體不好可是最受不住女色的。 楊紫瀲想起前世看見過的杜二公子的風采,心中一動,款款上前行禮問安。 李氏心中雖轉過數個念頭,面上還是過得去,拉住她的手笑道:“真真是天下掉下的標致人兒!有女如此,王meimei也可含笑九泉了?!?/br> “夫人過獎了?!?/br> 李氏又和蕭氏親近聊了幾句,李氏少時雖和楊侯爺原配王氏是閨中密友,但是蕭氏出身高門蘭陵蕭氏,她倒也不會遠了蕭氏。況且,將來要cao辦楊紫瀲的婚事的也是蕭氏這個現任當家主母。 楊紫瀲前世少有注意李氏和蕭氏之間的關系,這時見李氏同蕭氏如此親熱,心中隱隱不快,有一種李氏負了她親母王氏的情宜的感覺。 她又想起前世,因為少時總不太樂意杜家這門親事,所以少去了解接近李氏。后來她又不得不嫁張秦為婦,已經排除在貴族女眷圈外了,她并不知道李居然和蕭氏這么好。 她突然似領悟了什么,李氏本來家世就低母親王氏一籌,夫家的爵位也稍低,當年在母親在時就仗著“密友”這個身份給自己沒有承爵權的二兒子找個更高門第的貴女。況且康寧侯府雖人丁單薄可是老侯爺尚有余威,而皇室也是優待楊家一脈的,父親也不是平庸之輩,若是杜紹桓娶了楊家嫡女,怎么也是很合算的買賣。后來,她母親去逝,王家也因外公的去逝越發不顯,蕭氏頂上來了,蕭氏出身高門大族,她又如墻頭草般親近蕭氏,而這一切她都不知道。 楊紫瀲心中冷笑:這些人都虛情假義,她們眼中只有利益,可笑前世她一直蒙在鼓里。也難怪她一出事,杜家的態度冷冷淡淡,楊家識趣地主動退親他們就答應了,另把楊青泠嫁進杜家,他們皆大歡喜。 楊紫瀲深覺得沒趣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