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
在你們娘親身邊。爹爹也許不能每時每刻都護住你們?!?/br> 等來了意料之中的囑咐,圓圓笑了,“爹爹放心吧?!逼毯笏謫?,“要是玢哥哥那邊問起,我也撿能說的說?” 不管葉珣和容嶸情愿不情愿,圓圓和俞玢已然成了默契十足的青梅竹馬。 葉珣更是好幾次聽到俞玢對他爹信誓旦旦說非圓圓不娶,十一皇子哪次都笑瞇瞇地回應到時候親自去提親,然后轉過頭來得意洋洋,笑話他這個圓圓親爹臉色特別難看。 不過他和容嶸的確仔細觀察了一陣子,圓圓對俞玢的確有真心,那他們也只能遵從圓圓的心意了。 葉珣和容嶸對望了一眼,他才對圓圓鄭重道,“你要自己拿主意。喜歡他也不要全無保留?!?/br> 圓圓喜笑顏開,一手拉住弟弟壯壯,一手挽住娘親的胳膊,小腦袋往她爹懷里扎,“我永遠最喜歡爹爹!” 這還差不多。 把倆娃打發回房,葉珣也要囑咐一下朝夕相處從而處出了不少同志情誼的容嶸,“我留幾個人給你,都是俞玢他爹送我的侍衛,加上家里那幾個老兵大概夠用?!?/br> 容嶸笑道:“隔著咱們一條街就是國舅爺他家,雖然他們也就幾年的風光了,但這個時候那起子人終究不敢捋虎須?!闭f著她攥拳比劃了下,“你教我的招數可算有用武之地了?!?/br> 葉珣端詳了容嶸一會兒,才道,“我算是知道圓圓聽見要出事不僅不怕甚至躍躍欲試……究竟是隨誰了?!?/br> 容嶸就很得意,“沒道理只有你能影響她啊,算起來明明我帶著她的時間更多?!?/br> 葉珣笑了,伸手攔住容嶸的肩膀,“辛苦你了?!?/br> 容嶸捧著臉順勢靠在葉珣肩頭,“望著他這張絕世俊臉,感慨道,“你太會了……這話平平無奇,但配上你的臉,莫名覺得好欣慰好值得好榮幸……” 葉珣笑而不語,只凝望著容嶸,直到把對方看到臉紅:得了便宜就不賣乖了,再說他早習慣不好答話時就用“恃靚行兇”這種環保無消耗的方式。 話說北寧王自命不凡又心高氣傲,當然他也有點真本事,不然上一世也輪不到他建立新朝。 只不過現在的他還太年輕,太容易想當然,自打進京之后種種不順,甚至把子嗣和未來差點都折了進去,他痛定思痛琢磨了好一陣子,終于確定這一切都是針對他的局。 而幕后黑手除了皇帝老兒再沒別人,他估計這里面南平王也摻了幾手。為了好處就把他賣了,南平王不是做不出來。 自家事自己知,這些年他手頭寬裕,暗里沒停了招兵買馬……他也沒指望皇帝老東西一無所知,但應對來得這么猛還用了這樣的陰招,他的確始料未及。 不過身在京城,身邊不知道多少雙眼睛緊盯著,就連自己的妻子也和自己不是一條心,他想平安回到自己的地盤實在難上加難,出京城就是一關,回城的路上只怕也是“亡命生涯”……但那也不能坐以待斃! 到了這種時候……總沒有回頭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北寧王花了整整三天想出了“出逃”計劃,當然在此之前他再一次約會了九公主。 北寧王妃聽說還冷笑一聲,“可憐見的,兩人還成了苦命鴛鴦不成?” 聽了這話,伺候過北寧王又想著情郎的有孕在身的丫頭直接嚇了個激靈:她也只能活一天算一天,希望孩子他爹能立下功勞保住她們母子的性命…… 沒錯,作為“當事人”,她當然知道自己孩子的親爹是誰。 在一個半月里北寧王斷斷續續約會了九公主六七次,眾人從有心看熱鬧到習以為常。這個時候天氣轉涼,葉珣就提醒十一皇子說,“北寧王要跑了?!?/br> 十一皇子點了點頭,他也要準備在這個當口離京,請命巡視邊軍去。 巡視邊軍又不是執掌邊軍,對于皇子們而言,能學到不少東西也能結交部分將領不假,但這終究是個苦差事,也容易得罪人。 十一皇子向皇帝主動請命,借口也是現成的:他和他媳婦冷戰許久了,但他媳婦的娘家兩次三番著力說和,弄得他煩不勝煩。 皇帝人老成精,自然猜得到這個兒子存了躲風頭的心思,不過一個懂得輕重愿意急流勇退的兒子,總比上躥下跳急著拉攏各方謀求儲君之位的那兩個兒子順眼多了。 于是皇帝很通情理地照準。 十一皇子找上葉珣又嘀咕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他就“義無反顧”地離京辦差去了。這次他沒帶上俞玢,但該囑咐兒子的話一句都不少。 話說十一皇子前腳走,被捧得云里霧里的九公主后腳便帶著北寧王到她京郊的莊子度假去了,然后這兩人……一去不復返。 因為北寧王走得全無征兆,正跟娘家撕逼的北寧王妃都措手不及:她都沒看出半點端倪來。 葉珣回頭就跟容嶸念叨,“這才是真影帝?!币驗閹缀跆焯煸趯m里當值,他經常能遇見進宮來尋九公主的北寧王、要不是他早猜到北寧王的路數,也看不出北寧王能如此果決且不動聲色。 容嶸嬉笑道:“這才是真正的用生命在演戲?!?/br> 話說皇帝意識到不對的時候,北寧王已經裹挾了九公主跑了起碼一天半。不怨皇帝注意力不集中,而是這半年來幾位“上進”的皇子先后發力……因為這半年皇帝的身體狀況已經瞞不太住,只要眼不瞎都瞧得出不大好……壽數大概就這么幾年了。 皇帝也很果斷,立即開始調兵遣將,準備應對北寧王的反撲。作為擁有封地的異姓王,擅離封地和擅離京城一個意思,都等同于謀反。 既然這謀反的名頭都背上了,北寧王沒道理不把罪名坐實。 北寧王率先“揭竿而起”,另外兩位異姓王也立時響應,再加上南平王和關外本就有勾結,許了錢糧,于是秋末關外部族騎兵大舉犯邊……一時間外敵來勢洶洶,腹背受敵,讓不少人都生出風聲鶴唳之感。 不過皇帝垂垂老矣,為人也很一言難盡,但責任感和個人能力無需懷疑。 而且他本就打算在自己傳位給兒子之前,把三大異姓王削個差不多,既然他們耐不住性子,一鍋端了——正合他意。 葉珣作為皇帝的文秘,整日里起草旨意都能累到抬手艱難。 話說回來,葉珣這個十一皇子的“狗頭軍師”,皇帝能大大方方當秘書拼命使喚……或者說壓榨,本身就顯示著皇帝的某方面態度,只可惜那幾位斗得紅眼,只想拉幫結派在現在亂局中展示自己的皇子們視而不見罷了。 短暫的慌亂過后,隨著關外接連大捷的消息傳來——部族騎兵就是拿錢辦事,發覺打不過可不就退了,皇帝得以集中精力對付三大異姓王,他甚至有余力分兵破之。 在應對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