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
剛剛告辭的同窗,以前最多就是在心中感慨,不會聊著天紅著臉。 系統小毛球有問必答,“這些天你做了這么些真題,更把原主的記憶徹底接手融合,你真沒感覺嗎?” 葉珣無奈嘆息,“是我的魂魄的問題?怎么還有魅力加成啊?!彪m然并不想承認,但他上輩子是公認江湖第一美人,見過他就自動成為路人粉,見多了大概率轉為腦殘粉。他拼命練劍一統魔道,起碼有一半原因是不想隨便誰都敢覬覦他。 “是的呢?!毙∶蚝敛华q豫道,“以后每個世界都有這么一遭,你早點習慣啊?!?/br> 葉珣捏了捏眉心,有些苦惱,“魅力就沒有上限嗎?” “幾無靈氣存在的科技或是低武世界,你的魅力值基本就是世界上限?!毙∶虼藭r毫無求生欲,“我知道你有壓低魅力和存在感的能力。十分魅力壓低到八分,就沒那么扎眼啦。就算你不壓低魅力和存在感,我相信你也有充分的經驗和能力收拾掉對你勢在必得,叉蟲上腦的那群人,當然我也會盡全力幫你的?!?/br> 葉珣笑著搖頭,“謝謝你啊?!备喵攘κ撬昶亲詭Ъ寄?,他又能怎么辦。 不過葉珣在“重cao舊業”,也就是動用自己壓箱底的技能之前,特地出門轉了轉,尤其在吳童生哥倆眼前晃了晃,果然收獲滿滿惡意……他放心了:恨我的依舊恨我,挺好。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便到了院試的日子。 之前原主為了避免家人知道他在府城的底細,不止不要家人作陪,身邊更是連個小廝書童都沒有——家境貧寒的士子獨身一人前來應考,真也不鮮見。 葉珣小幅度開著技能,即便如此他黑發雪膚藍衫,眉目如畫博帶當風,儼然話本里走出的神仙公子……一路行來不知成了多少人眼中的風景。 步入考場,拿到考題,葉珣難得替原主惋惜了一下:因為考題非常正經,題目一點不偏的這種正經。 原主懷才不遇似乎就理所當然了。因為素有天才之名,原主總想著能一鳴驚人,于是每次做文章的時候都克制不住,要劍走偏鋒。 要知道科舉考試作為掄才大典,實際目的是挑選官員,起碼也是預備官員。所以不管是院試、鄉試還是以后的會試殿試,文章都得怎么穩怎么來,不要總想搞個大事情。試想一下,想一出是一出,動輒放飛的父母官誰能遭得??? 葉珣內心感慨不已,卻并不耽誤他“真題過百套,下筆如有神”。正試復試兩場都考完,他心情不錯,逗他小毛球系統說話,“你覺得怎么樣?” 系統也很實在,“我覺得穩了?!?/br> 出案的那天,吳駿飛先找了過來。 葉珣和吳駿飛,以及那位好心提醒他的同窗一起,到貢院對面的茶樓里喝茶坐等結果:院試和鄉試張榜就在貢院大門前。 在二樓臨窗的包廂里,葉珣正笑瞇瞇地聽著吳駿飛和那位同窗說話,報喜的來了:葉珣果然中了案首。 同窗則得了第七名。 而吳駿飛看著淡定如初的葉三郎,心說:得加錢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更。 第5章 傾城國士之五 中了案首,葉珣自然要和同科同窗們應酬一番。 第二天,葉珣醒來時都快到中午——宿醉過后,頭疼不止,對他而言也是個全新的體驗。 吃過午飯,葉珣帶著自己新編好的兩冊,往吳氏書坊去了:院試第一名這名頭可以變現。 吳氏書坊的東家的吳駿飛早有準備,從葉三郎手里接過新寫的兩側,加上原本拿到的第一冊 ,三冊成套的,他認真看完,再抬頭像是剛認識葉三郎一樣。 其實院試案首預定舉人的身份,就值得他花幾百兩銀子來結交。 吳駿飛看完三冊,不僅看出葉三郎的才華也看到了葉三郎的野心……當然寫得很有意思,評價一句寓教于樂一點不為過,連他都能興致勃勃地從頭看到尾。 仗著三郎的“神童”名頭,本就不愁銷量。若是三郎以后中舉中進士,怕是要名揚天下。 而且最妙的是寫給蒙童的冊子,不太招人忌諱。 吳駿飛醞釀半天,夸得很質樸,“三郎大才!” 葉珣微微一笑,“屢試不第,也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br> 吳駿飛哈哈大笑。 走出吳氏書坊,揣著五百兩銀票,葉珣開啟了大購物模式。 兩天后就是謝師宴——大梁和葉珣老家那里一樣,鄉試之后辦鹿鳴宴,殿試之后則是瓊林宴,在謝師宴上,新秀才們要和諸位大人、當地名人和同科們聚一聚聊一聊。 等應付完這些事兒,他就該“衣錦還鄉”了。等他再回府城,就是進府學讀書,為鄉試做準備了。 話說葉珣中了案首的消息要傳到家人耳中可需要點時間,因為葉家人生活的葉家村距離府城足足兩百多里——在大梁,差役們可不管通報院試榜單。 現在,也就是葉珣正在府城里為便宜家人們采買禮物的時候,葉家人還不知道這次院試結果。 葉家這會兒氣氛可不怎么樣,畢竟原主七年院試不中,家人們固然期待葉三能通過科舉改換葉家門庭,卻不覺得這次院試會有什么驚喜,包括最疼愛原主也最堅持供原主讀書的爹娘都不抱太大希望。 此時原主的父母,葉老頭和葉老太夫妻倆關好房門,在屋里說著體己話。 葉老頭和葉老太一共育有五個孩子,兩女三兒,全都健健康康地長大,其中一頭一尾是姑娘,中間連著三個都是小子。原主葉三郎正是夫婦倆最寶貝的小兒子。 葉家之前是小地主,如今大不如前也是溫飽無憂的富戶,葉老頭和葉老太感情很好,夫妻倆沒拌過嘴也沒紅過臉,凡事兒都商量著來,女兒婚事也不例外。 葉老太低聲道:“那家兒郎……只是體弱些,媒人跟我說科舉無礙,子嗣上……咱們二丫頭嫁過去必不受委屈……聘禮他們愿意給一百兩……”越說她底氣就越不足。 老兩口不是會賣閨女的那種人,除非……逼不得已。 他們的大閨女定親時固然也收了不少聘禮,但給閨女的嫁妝算起來要比聘禮還多上五十兩。須知在縣城生活的六口之家,吃飽穿暖一年的花銷不過十幾兩銀子,而三郎在縣城讀書一年起碼要花掉四五十兩,這幾年三郎常住府城,而一去府城就開口要上幾十上百兩銀子。 于是這一兩年日子越發艱難,葉父沉默半晌才道:“且等等消息,不差這十天半個月,萬一老三這回爭氣了呢?!?/br> 葉老太提到的二丫頭正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今年剛及笄的葉二娘:小姑娘容色比不過她三哥,卻也因為容貌姣好而遠近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