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0
定下來了,次年三月,劉芳就跟李平成了親,到了李家生活。 李家的院子就在最近的一個山頭上,李平還有一個小兩歲的弟弟李安。 劉芳進門了之后,李安也就歸她管了,而且他的年紀馬上也該成婚,劉芳自然也在留意適合的人選。 嫁到李家,跟在劉家的日子其實沒有什么區別,劉芳依舊采藥,給人看看病之類的,然后就是打理李家的田地。 等劉芳生下長子沒多久,李安的婚事也定 下來了,是她跟大嫂李氏一起選的——一戶后來逃難過來的姓楊的人家的獨女。 楊氏家里,就她一個女兒,原本她父母是開布莊的,可是戰亂一起,他們的店鋪也開不下去了,甚至連城里都待不住了,就跟著人逃了出來。 只是運氣差,碰到了劫匪,為了活下來,他們也就逃進山里來了,被其他人救了回來。 楊氏父母對劉家,李家是很滿意的,畢竟這兩戶在山里可是最早的住戶,田地最多不說,日子還過得最好。 楊氏自己也對李安很滿意,李家四姐弟其實長得很不錯的,李安更是長得小白臉似的,所以,對于這門婚事,楊家也答應得很爽快。 甚至楊父還說,要是以后能回城,拿回自己的店鋪,那店鋪就是楊氏的嫁妝了。 劉芳對此可有可無,反正現在大家都住山里頭,啥都得靠自己呢,那所謂的嫁妝,簡直縹緲得猶如天上的云彩一樣。 不過,好歹李安是成親了,自然也就蓋了院子搬出去,與李平徹底分家了。 這也是李氏看著劉家分家之后的好處,這才讓自家弟弟也學著做的。 日子就這樣悠悠然然地過去了,劉芳日常除了研究醫術啥的,就是帶娃養娃,或者是生娃,等有了三個兒子之后,她就停下了,不再生。 對此,李氏并沒有意見:畢竟她也是生了三個兒子以后,劉母就不讓她生了,自己也是女人,自然懂得劉母是為她好。 將心比心,李氏也覺得,自家弟弟有三個兒子已經足夠了。 況,李安跟楊氏也是生了三個兒子,這加起來就是六個了,已經不少了。 ………… 這一天,劉父從山下回來,找齊了兒女回家,連李安,楊氏都來了。 他對著眾人說道,“天下太平了,現在外頭已經沒有陳國了,改成晏國……” 劉芳聽了,徹底松了口氣,終于是太平了,她還以為這場戰亂得打個一二十年呢。 不過,其實也差不多了,整整十九年時間。 新的國家建立了,自然需要重新登記戶籍,劉父的意思是,他們都得去,把這里的田地啥的,徹底登記在各自的名下——新朝一般來說都會比前朝好一些,畢竟一開始么,皇帝都是好的, 都是一心想著怎么治理國家,怎么優待百姓的。 不管是政治需要,還是做面子功夫,對于他們老百姓而言,這樣的情形是最好的時候。 總不能世世代代都做黑戶吧? 眾人也都點頭贊成,覺得劉父說的沒錯。 第二天,劉父又挨家挨戶地告知了這件事,很快,所有人都聚集到一起,拿著原本自己的戶籍啥的,去城里辦理新的戶籍了。 ………… 而遠在京都的晏修銘站在城樓之上,看著整座雄偉的宮城,眺望著整座京城…… 他終于登上了這個位置,為了活著,他一步一步走上來了。 晏修銘心中充滿激蕩,他滿腹豪情,暢想著未來,這個國家在他的治理一下蒸蒸日上的景象! “陛下,皇后娘娘說有要事相商?!?/br> 晏修銘平復下心緒,淡淡點頭,“朕知道了?!?/br> 他再次看了看眼前的京都,微微一笑,轉身下了城樓。 去了鳳棲宮,跟皇后說了說國宴的事情,晏修銘就順勢在鳳棲宮歇下了。 第二天,他到了天牢去看了自己的大哥晏修庭。 晏修庭披頭散發地坐在牢房內,看著一身龍袍的晏修銘,嗤笑了一聲。 “三弟果然運氣滔天,竟然能登極成皇!哥哥我,真是有眼無珠??!” 晏修銘淡淡地看著他,道,“我其實,一直都想問你,為什么?” 當年要不是他隱藏行蹤,并沒有露面,恐怕他早就再次被這位大哥給害死了。 晏修庭笑,“你還不懂嗎?就為了眼前啊,你現在得到的一切啊?!?/br> 晏修銘皺眉,“要不是你,我怎么會有爭奪天下的心?” 晏修庭笑著搖頭,“呵呵,是,你是沒有這個心,可我卻怕??!你知道嗎?從小到大,你樣樣比我出色。無論是家族里的人,還是外面的人,都要感嘆一句:晏家三公子驚才絕艷! 呵,你可知,我這個當大哥的,被你一直死死壓住的感覺?你根本不知。 在你眼里,你是個好弟弟,我是個好哥哥……” 晏修庭眼眶微微一紅,“可晏家,注定要有一個真龍之主,不是我,就是你。 所以,三弟,你我注定了做不了好兄弟……” 晏修銘垂眸,緩緩道,“我明白了?!?/br> 說罷,他轉身離開。 晏修庭抬起頭,閉眼,眼角落下了一滴淚。 當天晚上,晏家大公子病逝在牢房之內,第二天,一輛馬車駛出京城,一路向著江南而去。 晏修庭,不,現在應該說是嚴霆,他看著遠去的京都,眼眶含淚,臉上卻微微一笑:這個弟弟,還是那么心軟,真是…… ………… 環山村,也就是劉芳他們所居住的地方,現在,已經被官府登記在冊了。 甚至,經過劉芳等人的修建,還修出了一條進村的道路,方便村里的人出去,也方便外面的人進村。 這天,一隊騎馬路過的行商進了村,村民們早就習慣了。 這些年,也有不少這樣路過的行商來此借宿,總歸是有村長接待,他們犯不著擔心。 現在晏國的皇帝可是比從前的陳國皇帝要好,連續三年減免賦稅不說,還取消了勞役,現在去修城墻,那都是有工錢可以拿的,多少人家擠破頭都想去還沒能去呢。而且伙食也好,頓頓有白米飯,有一頓rou,比在家里的日子都要好呢。 劉父聽到村民來報說來了行商,趕緊過來接待,一看到領頭的那位青年頓時愣住了。 晏修銘笑笑,“怎么,劉伯父忘了在下了?” 劉父笑著道,“沒有,只是想不到竟然是公子來了,多年不見,公子可好?” 晏修銘笑道,“托您的福,在下一切都好,這些年走南闖北,總算是置辦下了一份家業,直到今日,在下才有空來還恩,還望劉伯父莫怪?!?/br> 劉父擺手道,“公子實在客氣了,當初不過是舉手之勞,當不得公子如此記掛?!?/br> 晏修銘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