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1
,寅吃卯糧是常事。梁尚書沒刮著半點油水,整日為銀子愁得掉頭發,已經快成全禿了。 現在眾臣捐銀子,天家父子也各自出銀子,其實,這銀子到最后都用在邊軍上??闪荷袝€是喜笑顏開,十分開懷。 這樣的臣子,不可謂不忠心了。 宣和帝又看了枯瘦的梁尚書一眼,心里涌起一絲復雜的滋味。 這些年來,他是不是真的做錯了? …… 身為天子,要有天子威嚴,要有帝王心術。不能讓人輕易揣度到自己的心思。 宣和帝不露半分異色,直到晚上批閱完奏折,才似有若無地嘆了一聲。 此時保和殿里除了趙公公等內侍,只有六皇子。 六皇子聽到這一聲輕嘆,心里一動,抬頭看向宣和帝:“父皇,兒臣聽聞今日朝中,二皇兄領頭捐了銀子,大皇兄也捐了很多銀子,朝中眾臣慷慨解囊。加上內務府的五十萬銀子,勉強夠犒賞邊軍將士了?!?/br> “困境已解,父皇為何心里不痛快?” 宣和帝神色莫測,不答反問:“小六,朕問你,眼下朝中格局,你以為如何?” 六皇子略一猶豫,便說了實話:“父皇既張口相問,兒臣就斗膽說一說心里話?!?/br> “大楚外憂內患,戰事連連,國庫空虛,百姓過的太苦了?,F在打贏了韃靼人,邊關至少有數年的平靜。接下來要做的,是施行仁政,減免稅賦,令百姓休養生息?!?/br> 六皇子悄悄看宣和帝一眼,見宣和帝并未動怒,底氣稍壯,說了下去:“武將們掌兵,文臣們治理政務,文武并濟是最好。像眼下這樣,武將們凌駕于文臣之上,其實并不妥當?!?/br> “兒臣以為,父皇對武將們太過優厚了。時日久了,朝堂失衡。也會助長武將們的驕奢之氣,于朝堂安穩不利?!?/br> 低著頭的趙公公心里一跳。 這個六皇子,真是年少氣盛,敢想敢說??!這等話要是傳出去,立刻就會開罪手握兵權的武將們。 要做儲君,手中無兵無權可不行。 大皇子身后有晉寧候,和平國公府是姻親。二皇子有永安侯鼎力支持,又娶了衛國公的孫女。 這么一比,六皇子除了圣眷之外,實在沒什么優勢。 ☆、第四百五十八章 為君 宣和帝微微瞇起眼,龍目中閃過異樣的光芒。 他沒有說話,只定定地看著六皇子。 無形的威壓,如泰山臨頂。 別說一個十二歲的少年郎,就是朝中的重臣老臣,對著一言不發面色森冷的宣和帝也會心中發顫心驚膽寒。 六皇子后背也冒出了冷汗,心里忐忑的想著。他是不是太實在了?父皇讓他說,他就真的什么都說了…… “小六,”宣和帝終于張了口:“你知不知道,剛才你說的這些話要是傳出保和殿,就會惹惱所有武將!” 六皇子下意識地應了一句:“父皇不說,兒臣不說,話怎么會傳出去?” 一眾內侍:“……” 一眾內侍,包括趙公公在內,一同跪了下來:“奴才絕不敢妄言!” 宣和帝意味不明地冷笑一聲。 六皇子這才反應過來,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我絕沒有疑心趙公公等人的意思?!?/br> 宣和帝淡淡道:“你們都退下!” 一眾內侍退了出去,唯一留下的,只有趙公公。 宣和帝也沒有避諱趙公公,張口指點六皇子:“奴才們再忠心,也不能完全信任他們。你剛才這樣就對了,不時敲打幾句,也能令他們時刻警醒?!?/br> 六皇子恭聲應是。 宣和帝看著六皇子俊秀斯文的臉孔,又說了下去:“朕知道,你得幾位太傅精心教導,對文臣們頗有親近之心。所以,也時常為他們說話?!?/br> 六皇子一驚,正要張口為自己辯駁,就聽宣和帝說了下去:“不過,你要謹記,是人皆有私心?!?/br> “武將們掌兵權,想打仗想立軍功。文臣們難道就沒有自己的盤算?朝中武將牢牢壓著文臣,文臣們何嘗不想彈壓住一眾武將,掌控朝堂?” “天子再厲害,也只有一個人。如果文臣武將們齊心合力,身為天子,又如何掌控臣子?他們心不齊,彼此相斗,就要想法設法地揣摩圣意,爭奪圣心支持。如此一來,天子的龍椅才坐得安穩?!?/br> 六皇子聽得心驚rou跳,抬頭看著神色明暗不定的宣和帝:“父皇!” 他雖然年少,卻心性聰慧。如何聽不出宣和帝這是在教導他為君之道? 這半年來,他不止一次地想過,父皇這般寵愛他,是不是有立他為儲君之意?,F在看來,宣和帝竟真有此意…… 宣和帝像是沒看見六皇子的震驚之色,繼續說道:“元氏先祖,在馬上得了天下。朕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朕的父親,包括朕,都偏愛武將,習慣了以武制文?!?/br> “這么做,弊端確實不少。大楚常年打仗,為了兵力充足,就要不停地征丁入伍。要武將悍勇士兵拼命,就得供應充足的軍餉糧草。立下軍功,還要厚賞。如此不得不加重稅賦?!?/br> “可若沒有這么多兵力,那些覬覦大楚的關外部族就像野狼一般,早就來啃這塊肥美的rou了?!?/br> “就以眼下來說。韃靼被徹底打敗,幾年之內不會再起大的戰事。大楚卻不能就此放松警惕,也不能讓兵將們卸甲歸田。否則,一旦兵力空虛守衛松懈,再有外族進犯,大楚拿什么來抵擋?” “大楚時常有民亂,沒有充足的兵力鎮壓,內亂不休,社稷不穩。到時候,元氏坐不穩江山,亡國就在眼前?!?/br> “百姓確實要休養生息。不過,此事并不像你想象的那般簡單。實施起來,要慎之又慎?!?/br> 六皇子聽得冷汗涔涔,面上滿是羞慚之色:“父皇教導的是。是兒臣太過想當然了?!?/br> 宣和帝注視著六皇子,緩緩說道:“你今年十二,也不算小了。朕當年十二歲的時候,已經能領兵了?!?/br> “你心地仁厚,性情寬和。這是你的優點,也是你的缺點。為君者,一味殘暴弒殺不可取,太過溫軟也不行。朝臣們都是混跡朝堂多年的老狐貍,一個比一個精明厲害。天子強硬,他們低頭誠服。若天子沒有手段,就會被臣子欺騙,甚至被臣子掌控?!?/br> “其中分寸拿捏,絕不是易事。你在朕的身邊,多聽多看多想多學。以后若有不解之處,可以張口問朕。朕會像今晚這樣,一點一點地說給你聽?!?/br> “小六,朕對你期許甚高。希望你不要辜負朕的期望!” …… 半個時辰后,六皇子邁步出了保和殿。 保和殿里溫暖如春,殿外寒風凜冽。六皇子驟然從殿里出來,被冷風一吹,忍不住打了個寒顫,略有些昏沉的頭腦陡然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