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6
子,將來是韃靼可汗。公主殿下身份矜貴,嫁去韃靼,日后便是韃靼的大閼氏,和大楚的中宮皇后無異。這么一門好親事,公主殿下如何會不愿意?” 說著,永安侯又深深地看了二皇子一眼,若有所指地說道:“殿下是嫡出的皇子,日后被立為儲君。公主殿下貴為韃靼太子妃。兄妹兩人同氣連枝,守望相助,豈不是更好?” 二皇子:“……” 二皇子也不是傻瓜,很快聽懂了永安侯的話中之意。 壽寧公主和親嫁去韃靼,對大楚朝堂百姓有功。這份功勞,自然都落在他這個同胞兄長的頭上。 宣和帝遲遲沒立儲,圣心不明。有了這份“功勞”,他就能穩穩壓大皇子一頭。也能拉攏朝中文臣武將。 同氣連枝,守望相助……這句話更是大有深意。 有壽寧公主在韃靼,或許,將來有一日,他能順利收服韃靼,將大楚的疆土擴展到關外。元氏的血液里,大概都流淌著好戰的基因。大楚的歷任天子,無一例外都有一統天下的美夢。 已逝的宣武帝是這樣,宣和帝是如此。身為宣和帝嫡子的二皇子,也是一樣。 想及此,二皇子呼吸有些不穩,眼中閃出了光芒。 永安侯看在眼里,心里頗為滿意,聲音也緩和下來:“我知道殿下心疼公主。你們是一母同胞的雙生兄妹,感情親厚,做兄長的照顧meimei理所應該。她一個姑娘家,連宮門也未出過幾回。一想到遠嫁,心里忐忑也是難免?!?/br> “可生在天家,生來就是金嬌玉貴的公主,不去做一國之母,難道要召一個游手好閑的勛貴公子為駙馬?” “公主殿下繞不過彎,殿下就該好好勸一勸她,讓她回心轉意才是?!?/br> 二皇子到底年少,還沒修煉至永安侯這等厚顏無恥的境界。又是心動,又是羞慚,種種復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一時說不出話來。 他已經答應meimei,一定要為她攔下這門親事。 現在怎么好反悔? 他拿什么臉去“勸說”壽寧公主為了他犧牲自己的終身大事? …… 永安侯善于揣度人心,也十分善解人意,立刻低聲道:“殿下張不了口也無妨。今日說過的話,只有殿下和我知曉。公主殿下若問起,你就和她說,我已經應下了?!?/br> “我在朝中裝裝樣子,傳些風聲給公主。她自會深信不疑?!?/br> “等過上一段時日,皇上自會下旨和親。到時候,殿下在公主面前自責愧疚,兄妹抱頭哭一通,她一顆心定然還是向著自己的兄長?!?/br> 二皇子:“……” 二皇子目光復雜地看著面不改色的永安侯,許久才擠出幾個字:“舅舅果然高明!” 永安侯看著神色明暗不定的二皇子:“成大事者,當不拘小節。殿下是未來的儲君,應該心系江山社稷黎明百姓。兒女私情皆是小事?!?/br> 堂堂嫡出皇子,和一個庶出皇子爭奪儲君之位,已經是一種羞辱。更羞辱的是還未能占上風。 除了一個嫡出的身份,他樣樣不及大皇子。 現在,有一個絕佳的機會放在面前!他及時抓住,既能收攏人心,又能討好父皇…… 舅舅說得沒錯。 是他太過愚鈍,只顧著兄妹之情,忘卻了真正要緊的大事。 二皇子思潮翻涌,胸膛起伏不定。過了許久,才低聲說道:“舅舅說的是?!?/br> 永安侯露出孺子可教的欣慰目光,伸手輕拍二皇子的肩膀:“殿下明白我的一片苦心就好。為了殿下,我愿肝腦涂地,死而后已。裴家也愿傾盡全力,相助殿下?!?/br> 為了你,你的親娘甘愿以裴婉如之名死去,葬在了裴家。 為了你,我犯下欺君之罪,殫精竭慮籌謀多年。 你以為這儲君之位只是你一個人的嗎? 不,這不但是你的,也是裴家的天下。 二皇子對永安侯既信任又依賴,聞言動容:“舅舅待我的好,我都記在心里。將來,我被立為儲君,登基為帝,一定不忘舅舅的恩德?!?/br> 這些話聽在耳中,別提多令人愉悅了。 永安侯目中光芒連連閃動,口中卻道:“殿下這么說,真是折煞我了。我是殿下的舅舅,更是殿下的臣子。為殿下奔走當差,為殿下盡忠,都是分內之事?!?/br> 二皇子聽了這話,頗為感動,張口許諾:“日后,我定會封舅舅為國公,令裴家成為大楚第一勛貴門第!” …… 永安侯走后沒多久,壽寧公主便來了。 壽寧公主滿腹心思,一夜沒睡好。一雙眼略略有些浮腫,一張口,聲音也有些沙?。骸岸?,你和舅舅說了么?舅舅有沒有應下?” 看著meimei信賴又清澈的黑眸,二皇子心里顫了顫,旋即狠下心腸,擠出笑容:“我都說了。舅舅已經應下。今日回去之后,舅舅就會私下去聯絡同僚故舊,聯名上奏折,奏請父皇以康寧為和親的人選?!?/br> 壽寧公主激動又歡喜,攥著二皇子的手:“二哥,還是你最疼我了!” 二皇子下意識地移開目光,沒有和壽寧公主對視:“我們是一胎雙生的兄妹,我不疼你,還疼誰去?!?/br> “以后,你安心待在寢宮里,別去椒房殿和母后鬧騰了。免得動靜太大,傳到父皇耳中,惹得父皇不高興?!?/br> “和親之事,你不必憂心,一切都有我?!?/br> 壽寧公主松口氣,連連點頭:“好,我都聽二哥的。椒房殿我不去就是。反正,母后也不想見我?!?/br> 二皇子看著神色釋然的壽寧公主,心里默默想道。 meimei,你別怪我狠心無情。 你嫁給韃靼太子,做韃靼的太子妃。日后我們兄妹一個是大楚天子,一個為韃靼大閼氏。這天下,都在我們兄妹手中。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考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這一日,也是太醫院考試的第二場。 第一場被淘汰了一大半,能考第二場的,只有一百人。這一日到太醫院外的大夫,驟然少了許多。 程錦容一露面,便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第一場考了第一的,就是這位程姑娘!” “大伯父是程副院使,親爹是神醫程望。程姑娘家學淵源,怪不得如此出眾!” 有夸贊的,自然也有滿腹酸意的。 “一個小姑娘,醫書讀得多,第一場考得好一些罷了。到了第二場,第一場的名次根本不作數。只考診脈開方。這么一個年少的小姑娘,能有什么行醫經驗?” “說得沒錯!今日這第二場,沒有數年行醫經驗的大夫根本考不中?!?/br> 竊竊私語聲中,程錦容神色鎮定從容,看不出半分緊張或是不安。 倒是程景宏,一想到前兩年的考試經歷,便覺腹中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