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7
回過頭去哄他:“我沒笑你,我就是想起一些從前的事,略有些感慨罷了?!?/br> 如今沈昭好哄得很, 湊到她頸間,溫聲問:“你都想起什么了?” 瑟瑟抬胳膊攬住他, 唇邊笑靨輕綻,正要說話, 忽聽殿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魏如海進來稟, 說慶王世子到了。 沈昭依戀不舍地從瑟瑟身上起來,朝魏如海道:“讓他進來?!?/br> 沈襄神色慌張, 潦草行了禮, 道:“三哥,裴元浩跑了?!?/br> 沈昭猛然一滯, 眸光冷凝, 抬眼看他:“你說什么?” 沈襄雙膝跪地, 愧疚道:“雙方鏖戰時太過混亂, 沒顧得上對方陣營何時少了主帥, 只知潰敗得不成樣子,待戰事結束,清掃戰場時才發覺裴元浩不見了。臣弟已命人秘密順著長安城外的各條通道快馬追尋,只要發現其蹤跡立馬拿下?!?/br> 沈昭氣急, 可看著沈襄那惶恐又負疚的模樣,又不忍責難, 安靜了一會兒, 平復下怒火, 才緩聲道:“你起來吧?!?/br> 沈襄身上還穿著鎧甲, 起身時連帶著‘哐哐’響,笨重且透著血腥氣,想來是一發現裴元浩不見了就立即來稟,片刻都未耽擱。 沈昭的臉色略有緩和,讓魏如海帶他下去更衣。 殿中倏然變得靜謐,鼎中焚著白檀香,有寧神靜氣之效的,可這變故一出,恐怕誰也不能靜氣了。 默了許久,沈昭問坐在一邊的瑟瑟:“你覺得裴元浩會就此扔下你母親,遠走高飛嗎?”如果是這樣,茫茫天地,就難追尋了。 瑟瑟認真思索了一番,搖頭:“不會?!?/br> “那你覺得他會去哪兒?” 瑟瑟的唇微翕,冷靜道:“搬救兵?!?/br> 沈昭也是這樣想:“我立刻給陸遠發一道秘旨,一旦發現裴元浩的蹤跡,務必將其活捉送來上京?!?/br> 他展開黃錦,正要書寫,內侍又來稟,說傅司棋求見。 沈昭閉了閉眼,將毫筆擱回硯上,瞅著進來的傅司棋,喟然嘆道:“你那邊沒出岔子吧……” 傅司棋面顯茫然,慢吞吞地深揖禮,道:“臣是來向陛下稟奏,鎮西將軍賀蘭懿已被活捉,聽憑陛下處置?!?/br> 沈昭輕呼了口氣,道:“你代朕擬一道圣旨吧。賀蘭懿身為主犯,謀逆犯上,罪無可赦,判斬立決,其家眷皆沒籍為奴,十五歲以上男丁充軍北疆。黨羽移交大理寺審理,凡參與謀逆者,按律重判,嚴懲不貸?!?/br> 傅司棋一愣:“賀蘭懿是主犯?”他看向坐在一邊的瑟瑟,突然想明白了什么,卻又不免憂心,但見皇帝陛下神色凜正堅決,便不再贅言,頷首應是。 短暫的沉默,傅司棋又想起一件事,道:“今日宗玄道長來見過臣,說晉王……沈旸秘密見過岐王殿下?!?/br> 沈昭腦子里的一根弦驟然繃緊,問:“什么時候的事?” “兩天前吧,也不知沈旸跟岐王殿下說了些什么,雖然沒有說動他做什么,但岐王也不想出賣他。倒是宗玄道長一直跟在岐王身邊,察覺出不對勁,生怕再出什么岔子,才找了臣,讓臣代為稟奏陛下?!?/br> 沈昭揉了揉額角,了然:“這么說,沈旸在長安?!?/br> 他朝傅司棋擺了擺手,讓他下去歇著,轉過頭跟瑟瑟商量:“你覺得,裴元浩突然不見了,這件事會不會跟沈旸有關?” 自打沈旸在雍州失蹤,沈昭明里暗里派了無數人追蹤他的下落,整整兩年,皆無功而返。能在大秦境內躲避皇權的追蹤,除了他這個人本身精明縝密之外,說明他的身邊還有人相助。 文相已在數月前去世,他應當留了不少家資給這個寶貝外孫,足夠供著他興風作浪一段時間了。 也不知是不是前世留下的陰影太深,每每提及沈旸,沈昭的心里就很不舒服,總有種不好的預感,覺得他還會生出不小的事端。 瑟瑟看上去倒很冷靜,她低眉想了想,道:“沈旸這個人可是無利不起早的,真要是他救了裴伯伯,并且帶著他出了城,那除非裴伯伯的身上有沈旸想要的東西?!?/br> 沈昭隨手拂過擺在龍案上的霽釉筆洗,檀木架子,忖道:“陸遠曾說過,裴元浩的手里有一封悔罪書,揭漏了淮關之戰的真相……” 說起來還是他太過自信,覺得此一役勝券在握,根本沒有在這封悔罪書上下什么心思。又或者,沈昭從本心里就沒瞧得起過裴元浩,自始至終把全副心神都放在了蘭陵公主的身上,想著擒賊擒王,只要抓住了蘭陵,便是將大局定下了。 他全然沒料到會是這個結果,陰差陽錯之下,這手握關鍵證物的人和最危險的人混在了一起。 沈昭擰眉,難掩沉郁。 瑟瑟瞧著他的模樣,陪著他安靜待了一會兒,卻還有些事想不通。悄悄提起裙紗挪到沈昭跟前,輕聲問:“可是……沈旸要那封悔罪書做什么???難不成他也想為宋家翻案?” 沈昭輕牽了牽唇角:“那封悔罪書對沈旸沒用,可對旁人有用?!?/br> 他一下子變得高深莫測,神情還很是微妙,瑟瑟一時沒反應過來,抬起手撓了撓頭,很是懵懂。 沈昭道:“你若是沈旸,在此困境下,你會怎么做?” 瑟瑟脫口而出:“我方式微,當然是聯合敵人的敵人,共同抵御強敵……”她言語微滯,怔怔看著沈昭,道:“他會勾結徐長林……” 沈昭篤定道:“最近淮關一定會有動靜的,楚帝病重,太子監國,那太子是徐長林一手扶持上位的,二人政見不謀而合,一定會趁大秦內斗而擾我邊境的?!?/br> 沈昭對敵人的判斷總是格外精準。 十日之后,淮關便傳來戰報,南楚武安侯徐長林親率五萬大軍攻打淮南,連下陽河、谷末、堯都三郡,其勢如破竹,大有北上之意。 沈昭將戰報扔到一邊,不屑地輕哼了聲。 要是他沒重生,沒準還信了‘大有北上之意’這六個字。但他活了前后兩世,早把徐長林摸得透透的。 就南楚那點家底,還北上,恐怕翻不了幾座山頭士兵就該斷糧了。 徐長林用兵如神,那些尋常邊關守將自然不是他的對手,他故意做出一副想要伐秦的樣子,無非是想誘沈昭派重兵前往淮關。 他知道沈昭剛跟蘭陵有過一場惡戰,長安正人心惶惶,蘭陵攝政多年,勢力遍布朝野,即便敗了,也一時難以根除。若是這個時候沈昭將心腹精銳派到淮關,長安空虛,一定會誘得這些心懷叵測之人作亂,長安一旦亂起來,不管最后蘭陵能不能斗得過沈昭,都是嚴重的內耗。大秦內耗得越厲害,南楚的勝算就越多。 沈昭密令淮關守軍堅壁不出,耗著徐長林,等他斷了糧,自然就會滾了。 眼下,他得把全副心神用來理長安這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