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2
是農戶出身,娘家還比不過兩個嫂嫂呢。 自古妯娌相處本就是一門學問,蘇苑上輩子是公主,她的很多待遇都要高于妯娌們,可身份在那兒擺著呢,并沒人說閑話。 這輩子就不一樣了,蘇苑跟六郎一塊兒去給爹娘請安的時候,老兩口沒說什么,態度和藹可親,并不曾為難于她,倒是兩位嫂嫂不太消停。 一個說話文鄒鄒的,要邀請她一塊品詩,一個酸言酸語,話里話外都在說昨天的花銷有多大。 蘇苑眉頭都不帶皺一下的,跟老宅的人比起來,這兩位真算不上什么。 她又不是目不識丁之人,人家說話文縐縐,她也說話文縐縐就是了,誰還不會幾句圣人言。 至于二嫂的酸言酸語,那就更好說了,左右花的也不是公中的銀子,都不用他開口,婆婆都已經幫她駁回去了。 還不止如此呢。 “咱們周家雖然名義上還沒分家,但實際上跟分家也沒什么區別了,老大、老二都已經置辦了自己的家業,老三過幾日就要去府城念書了,他的前程在外頭,不在這兒,我們老兩口商量過了,連分家的文書都已經寫好了,你們簽個字畫個押,這事兒就算完了,分家的章程都在文書上寫著呢?!敝芨傅牡?。 他們家實在沒什么好分的,老大、老二在鎮上買的院子、盤的鋪子,那都是從公中出的銀子,相當于已經把倆孩子分出去了。 老三什么都不要,他們老兩口就給孩子準備了一百兩銀子,窮家富路,帶在身上,總比在老家這邊置辦產業要合適。 這些都已經寫在分家的文書上了,至于家里的這處房子,還有這一間私塾,那都是老兩口的,不打算分給孩子,就算是分了,也沒人能回來住。 周父已經提前跟三個兒子透過氣了,三個兒子有一個算一個,也都跟自家夫人透了氣,在場的都是知情人,就連這文書上的內容,也都已經提前知曉了。 眾人不過是驚訝于,老兩口會這么快提出來,要知道這可是老三新婚的第二日。 本以為怎么著也會拖到,新娘子三朝回門以后。 第30章 種田文里的女主(12) 同樣是分家, 在蘇家,當年那可是一場大地震,但是在周家, 卻幾乎是沒什么波動。 不管是提前安排,還是剛好湊巧,老兩口前些年都已經為今日的分家做好準備了, 既沒有太多的利益牽扯, 也不會傷情分。 只是分了家, 有些事情到底是不一樣了。 周父和周母心里還是更偏著小兒子多一些,從眼下看, 三個兒子的前程基本上就已經能比較出來了, 小兒子那是最有出息的,而且出息還在后頭呢。 要是偏著前頭兩個,那無論如何,也是不會分這個家的。 周父既怕三個孩子之間會耗掉情分, 又怕前頭那兩個兒子給小兒子拖了后腿,所以才會早早的就把家分好。 周母沒想那么多, 她就是單純的喜歡過簡單日子,兒子們沒娶妻的時候還好, 這個個都娶了妻,將來妯娌之間相處都是個事兒,就像婆媳相處一樣, 她反正是挺不耐煩的,還是分了好。 三個兒媳當中, 她最喜歡的是小兒媳, 說話敞亮, 做事大氣, 很對她的脾氣。 可惜倆孩子過幾日就要出發去府城了,再見面還不知道要過幾年。 老三又是個癡情種,肯定不能把剛過門的小媳婦扔家里頭,她一個當婆婆的,就更不能說什么了,要是拆散人家小兩口,讓這小兩口好幾年見不了一次面,那她成什么人了。 周母倒是挺能想得開,就她們老兩口自己過唄,兒子兒媳不用在跟前盡孝,孫子孫女也用不著送到膝下來,既不用cao這份心,也不用擔心遭人埋怨。 事實上,為人父母,做人家的公公婆婆,很難不受埋怨。 老大這邊,是兒媳婦埋怨,埋怨公公婆婆跟別人家的公公婆婆不一樣,人家想著一大家子和和睦睦,她的公公婆婆想著分家。 老二那邊,直接就是兒子埋怨,不為分家,為的是銀錢,老兩口明面上是給了老三一百兩銀子,私底下不知道還有沒有補貼呢,畢竟誰也不知道老兩口到底有多少家底。 不過,這些埋怨也都是在私底下說,誰也不會放到明面上來,一則是為了體面,二則也是為了將來。 十三歲就能考取秀才的人,將來的前程是所有人都能看得見的。 這邊分完了家,那邊新婚小兩口回到自己的院子里,一個收拾嫁妝、收拾行李,一個讀書寫文章,相處一點都不像新婚夫妻,倒有些老夫老妻的意思。 不過,關上院門這是人家小兩口自己的事兒,旁人上哪知道去,周家沒有下人,周懷城倒是有一個書童,可那是一個族里的人,并非是簽了身契的下人,等閑也不會到后院來。 “咱們到時候是先住客棧嗎,就算是租房子,那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定下來的事兒吧”蘇苑有些犯愁要帶過去的行李。 這一行路途遙遠就不說了,關鍵打尖住店還帶這么多東西,搬屋子里去太麻煩,一直待在馬車上又讓人不放心。 周懷城寫文章寫累了,用來休息的方法就是作畫,這回不是畫景,是畫人,當然夫人的畫像是不能往外賣的,他們自個兒留的收藏。 這會兒一邊提筆作畫,一邊答道:“那倒用不上,幾個月前我就給在府城的朋友寫了信,讓他幫忙在府學附近找一處兩進的小院子,能買下來最好,要是不能買咱們就直接租下來?!?/br> 周懷城知道自家夫人的顧慮在哪兒:“輕車簡從,咱不帶那么多東西,把銀子、首飾、衣服、書本帶上就行,剩下的到那兒再買,衣服也不用帶多了,咱們這邊的樣式跟府城那邊肯定不太一樣,帶過去也穿不了多少?!?/br> 不差這點銀子,多賣幅畫就什么有了。 蘇苑很想做一個勤儉持家之人,畢竟今時不同往日,她和六郎都沒多少家底,但想想六郎說的也對,府城的流行跟這邊不同,而且路途遙遠,帶太多東西上路,實在太過麻煩了。 “那行禮就比我預先收拾的少很多了,你那朋友回信了沒,別咱們到地方了,他還沒找好房子?!?/br> “是回信了,不過那時候還沒找到房子,他在信上說盡力幫咱們找,要是找不著,就把他的房子收拾出來給咱們住,他在府學附近也有房子,就是不太符合咱們的要求?” 蘇苑眨了眨眼睛,就聽六郎道:“他那是一個三進的宅子,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