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
,喜歡上嬌滴滴的‘才女’,聞風落淚,看花傷懷,說話文鄒鄒的,動不動就是圣人言,心思敏感,她還沒鬧明白呢,人家那里一整出戲都快唱完了。 小兒子就喜歡寫詩作詞,喜歡擺弄那些花花草草,還喜歡作畫撫琴,像極了戲折子里的那種男子,不知道是不是也會跟長子一樣,喜歡上所謂的‘才女’。 真要是如此的話,那將來她肯定去不了京城,還不如守在周村,起碼不累心。 第27章 種田文里的女主(9) 人活得久了, 總是會經歷一些之前沒經歷過的事兒,比如單獨跟未來婆婆見面。 蘇苑上輩子跟婆婆打交道的次數不多,畢竟不住在一個府上, 而且上輩子妯娌確實多了些,婆婆有那么多兒媳,分到每個兒媳身上的精力自然也就少了些。 不過她自認上輩子婆媳關系處的不錯,兩個人雖然算不得親近,但幾十年也沒紅過臉, 彼此尊重, 且甚是客氣。 蘇苑知道今生前世不同,不能把上輩子的經驗照搬過來,所以這趟來周家, 也基本上算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 把自己也打扮得利利索索的, 既沒有戴很多的釵環,也沒有穿過于繁雜的衣服, 盡可能的簡潔。 周母一瞧見這小姑娘, 心就先放下了一半,不是那種風吹就落淚的女子, 更不是那種妖妖嬈嬈的女子,小姑娘雖然年歲不大,但要看著挺利索,也挺成熟懂事兒的,并非是懵懂無知的小娃娃。 周母在此之前,既怕小兒子被人糊弄了去,也怕是小兒子哄騙了人家小姑娘, 畢竟這女娃娃年歲可不大。 “蘇苑見過伯母, 這是我自己繡的帕子, 家中沒什么好物,這兩方帕子是小女的一番心意,還望伯母不要嫌棄?!?/br> 不嫌棄,不嫌棄。 人家這禮行得好看,周母書讀得不多,不知道該怎么形容,就是覺得順眼,而且聲音清脆洪亮,就跟山中的黃鸝鳥一般,透著一股子生機。 她就喜歡這樣的利索人。 再看帕子,上面的繡活也極好,可比她厲害多了,她大半輩子也沒練出這樣的手藝來,當然她這繡活也是后來老爺中了童生才學的,并非是打小就練的手藝。 能學著繡花,看來蘇家并不是她想象的那般貧苦,也對,能送孩子來上學的人家,又能窮到哪里去呢。 “好孩子,這是我前幾日去挑的鐲子,我也沒有女兒,不怎么會挑,掌柜的說,這是你們小姑娘喜歡的樣式,我瞧著也挺好看的,就買了一個,你帶上看合不合適?” 周母從懷里掏出一個盒子來,里面放了一個銀鐲子,確實是小女孩才會喜歡的樣式,上面還有幾個銀鈴鐺呢。 蘇苑不曾帶過這樣的鐲子,不過倒是曾經送過小輩類似的首飾,未來婆婆的態度比她想象中要和善。 蘇苑也不忸怩,直接把鐲子拿出來戴上,手腕輕輕一晃,就發出叮叮當當的鈴聲。 “挺合適的,我很喜歡,謝謝伯母?!?/br> 周母還從沒有過這樣爽朗的兒媳婦,她膝下沒有女兒,跟侄女兒和外甥女兒也不太親近,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許久才干巴巴的道:“你喜歡就好,喜歡就戴著?!?/br> 蘇苑倒是不緊張了,從鐲子說到簪子,從簪子說到鋪子,從鋪子說到百姓生計,從百姓生計聊到自己的莊稼。 周母沒養過女孩,但她□□歲的時候,絕對不知道這么多,就是現在,蘇苑說的好些事兒,她也不知道,別說 ,還挺新奇的,一件首飾里頭就有那么多彎彎繞。 這孩子可比蘇大郎機靈懂事多了,大概是做父母的會教吧,蘇大郎雖然是蘇家第一個讀書人,可光看蘇苑,也知道這蘇家三房必然是知禮且有成算的一家人。 “你們家大郎,就是你堂兄,就在咱們這兒讀書,待會兒一道吃個便飯吧,我那小兒子應當與你說過了,他正是讀書求學的好時候,不能總是留在家里邊兒,是要出去讀書的,所以才想著早早的成婚,并沒有任何輕視的意思?!?/br> 周母有心幫小兒子說好話,她既然不準備反對這門婚事了,那就盡可能的妥帖,將來還得指望著人家小姑娘照看她兒子呢。 “我打算這幾日就請個媒人,一道去你們家提親,眼下讓你堂兄、讓別人知道這事兒也無妨,左右就是幾天的事兒?!?/br> 幾天后倆孩子的婚事就要定下來了,周母可從來都沒想過蘇家會拒絕,不是她自吹自擂,她那小兒子現在就已經是秀才了,依這老爺的話,將來必然前程可期,十里八村誰會拒絕讓她那小兒子做女婿。 留下來吃飯,蘇苑是樂意的,只是讓她那個堂兄也一塊兒來就算了吧。 “伯母可能不知道我們家的情況,我們三房去年就已經單獨被分出去了,如今跟其余兩房不過是個面子情,我也不怕您笑話,我跟大哥雖然是堂兄妹,但平日里還真沒說過幾句話,還是別讓他過來了,免得徒增尷尬?!碧K苑認真道。 她們家的情況,只要稍微打聽一下就能知道,看周伯母的反應,應該是還沒有跟旁人打聽過。 周母點了點頭,她就喜歡敞開了說話,什么都藏著掖著,那也太讓人頭疼了。 “那就不叫他過來了,咱們一家人用飯,待會兒讓懷城送你回去,不用走小路,咱們大大方方的走,要是有人問,就說兩家已經在商量親事了?!?/br> 難怪蘇大郎要跟她告密,這應該不只是擔心兩個孩子的名譽,怕是還起了讓她棒打鴛鴦的念頭。 不過她可不是那戲文里的惡婆婆,不會不講理。 所謂一家人用飯,其實就只是周父、周母,再加上周懷城、蘇苑四個人而已。 周懷城的兩個哥哥都已經帶著妻兒回鎮上了,再怎么替弟弟覺得高興,也不能總是住在村里頭,鎮上還一堆事兒等著呢。 畢竟是第一次在人家家用飯,蘇苑就算是不緊張,也不得不收斂一下自己的飯量,畢竟她要是敞開了量吃,這一家三口都比不上她一個人吃的多。 周父和周母出于對小兒子的信任,根本就沒提前去望山村打聽過小姑娘,所以既不知道蘇家夫婦是什么樣的人,也不知道小姑娘天生神力。 “多吃點兒,就跟在自己家一樣,別客氣?!敝苣割l頻往小姑娘碗里夾菜。 這孩子她也瞧出來了,不是個挑嘴的,什么菜都夾,而且胃口很好,看著這小姑娘吃東西,她都覺得自己能再多添半碗飯。 相比之下,自家小兒子那可就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