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2
會被驚艷。 今年建安府就用不少地種植番茄,這些番茄到時候會被制成醬,通過云香樓賣出去。 云香樓原本只是京都的一個食肆,因為有各種的鮮花醬,鮮花餅,還有松花蛋等風味小吃,各個布政使司所在的府州都設的有云香樓,這番茄醬在未來一段時間,都應該很受歡迎。 林鴻恩也是到了建安府才知道,二房得的是云香樓的利錢,而這些錢居然都是妻子唐老夫人攢下的,林汛總覺得二房窮困,但實際上二房可以說是這兩年賺的錢,就等于他大半輩子的積蓄,最主要的是這些錢還在不斷增多。算一算,今年年底大概就足以在京都那樣寸土寸金的地方,買上不錯的宅院了。 林鴻恩的目光落在錢寶兒的身上,錢寶兒今年過完生日之后,按照高僧的批語,要回京都了,他開口說道:“我在想,你要不要在京都置辦產業。讓昭昭那孩子住到京都里去?!?/br> 其實這個念頭,林鶴與柳氏都想過,只是他們兩人都在這里,單單把林昭安置在京都,又舍不得這個小姑娘,但每當一想著不去京都,不知道為什么,心中總有些可惜。 林鶴問道:“為什么要單單讓昭昭去京都?” “我和錢老太爺說起過昭昭,我們兩人都覺得她有些眼熟,不知道在哪兒見過似的。我去過的地方,是在南邊,然后大半的時候是在京都,而錢老太爺要么是鄖安縣,要么是在打仗的,我們兩人交際過得地方就是京都。當然,也有可能是錯覺,只是……倘若萬一呢?” 聽到了這里,林鶴精神一震,連忙說道,“你們都覺得眼熟?” “有點說不清?!绷著櫠髡f道,“因為并不是那種很眼熟的感覺?!?/br> 林鶴嘆了一口氣,有時候人與人之間覺得有眼緣也是如此,可能只是五官之中因為部分相似而產生的錯覺。 林鴻恩知道,林昭這孩子的事是林家人的心事,他說道:“另外就是晟彥這孩子的事,秋闈若是過了,也會到京都里備考,還有清薇丫頭也要嫁人,不如索性備下宅子,在京都里一陣子,免得清薇丫頭一個人在京都里,她也難免惴惴,柳氏若是在京都里,清薇丫頭心中也能安定一些。再則是女院也會賣我個面子,昭昭可以和寶兒那丫頭一起去女院讀書,若是京都里遇到了合適,就在京都里選個夫婿,若是沒有,去了一趟女院,名聲也好聽一些?!?/br> 這樣做唯一有個缺點,那就是淡淡留著林鶴一人在這建安府了。 兩人忽然注意到,錢寶兒似乎是對林昭說了什么,兩個孩子伺弄起來了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因為隔得遠,有些看不清。 “看來是找到了東西了?!绷助Q笑著說道,想著女兒說的那能夠畝產千斤的主糧,總覺得有些不太現實,但心中又有期待。 “是不是這個?”錢寶兒用手帕找到一個充滿霉味的塊莖,上面有發黃的嫩芽,整個塊莖都帶著點霉味。 “是的?!绷终研⌒囊硪淼嘏踹^來這個塊莖,笑著說道,“寶兒真厲害?!卞X寶兒的動作很小心,在挖到了塊莖之后,沒有碰傷一點地方。 林清薇的手很巧,她小心翼翼打開了黏在一起的冊子,對應上了之后說道:“這是叫做番薯?!?/br> 塊莖類的,能夠生出這樣黃色芽的,也就只有這個,而且還叫做番薯,這就和小紅尾的話對應上了。 林昭仰頭沖著林清薇笑道:“謝謝jiejie?!?/br> “其他的植株我都已經分好了,晚點你處理好了這個,其他的也可以種下去了?!绷智遛笔掷锱踔戳瞬簧倜沟膬宰?,“這個我得回去整理一下,重新抄錄一本給你?!?/br> 林昭點點頭。 林昭捧著東西回到了房子里,讓寶兒先洗漱,她自己則是伺弄這塊莖主糧。 林鴻恩和林鶴遠遠看著孩子離開,林鶴忽然想到了夫婿之事,其實沈家小子一直和女兒通筆友,若是兩家人有意…… 如果是沈家,就算是沒找到林昭的親生父母,給定下這樣的人家也是不錯的。就算是沒有,能夠入女院……想到了這里,林鶴說道,“入女院的事,行得通嗎?” 林鴻恩笑著說道:“以前是沒有先例的。不過現在的女院的山長并不強勢,之前讓祁家的那個女孩兒進去過,還有衛家的姑娘也是中途去的,這口子一開,就有些松了?!?/br> 以前是年齡到了八歲入學,沒有中途轉入的道理,汪貴妃橫插一手,加上現在的山長性格溫順,女院想要進去便不大難。 “昭昭是個聰明孩子,在里面學什么不重要,就是有個名頭也是好的?!?/br> 林鶴覺得也是,到時候也可以讓妻子小住京都一段時間,而且今年秋闈過后是長女出嫁,原本是打算由這里送入到京都,現在來看,直接買現成的宅院,可以直接在京都里出嫁。這樣一來,也就只有自己去不了京都,家里其他人都去京都了。 林鶴一想覺得自己有些寂寞,旋即想到,這樣安排才是最合適的。 到了這個時節,建安府是因為越洋商行從海外捎來的東西而忙碌,京都里則是要為三年一度的秋闈做準備了。 鄉試是三年一科,因為是在秋天進行,也被稱為是“秋闈”。而主持鄉試的官員是主考官,都是禮部擬定名單,圣上圈定人員。各布政使司的主考官都是京官出任,擬定一正一副,而再本地選一位負責閱卷的同考官。 祁赟之既然知道湖江這個地方要出舞弊案,頭一個想法就是,過去的兩個考官得是他不對付的人,而林鶴就在這個地方,那個本地的同考官就定為林鶴。等到秋闈公布名次有人覺得不對,朝廷讓人去查舞弊案的時候,再把太子給推上去。 按道理,這一次推舉沈家那邊的人比較好,但是自從衛淞讓他多了一個衛氏為妻子,他就有一個想法,這一次的主考官就打算推衛淞過去。 副考官定為都察院的卓都事,這位卓都事做出了一件事,把那個什么三風先生罵他的那本話本一共買了幾百本,免費送給了書院,這讓祁赟之一直暗恨此人。 衛淞在知道祁赟之要推他去做主考官,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是好事。 只是還是覺得不保險,特地想辦法聯系了衛氏,想要看看私下里祁赟之是什么口風。 衛氏表示,祁赟之私下里也是這個態度,這是對三皇子有利的好事。 衛淞想來想去,這去做考官,是一個賺錢的機會,擔任鄉試考官,一來會有戶部撥“程儀”,按照路程遠近,最遠的地方可以達到兩千兩,而去湖江,差不多也有一千兩銀子,等到了湖江之后,地方官員也要孝敬銀子,湖江這個地方,他打聽過行情,一般在五百兩左右。再則是做了考官就是座師,那些學子中舉之后也會感謝送上“贄儀”,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