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1
?!?/br> 吳典吏被李典吏一撞,也看到了那像是乞丐傘一樣的萬民傘。 見著要把萬民傘拿入后院里,李典吏上前一步說道,“這是鄖安縣百姓的心意,咱們府衙這么多年,還沒見過萬民傘,等會大人交給在下,我是戶房的李典吏,可以把萬民傘拿去給幾位大人看看?!?/br> 潘曾毅先前告訴過林鶴一些府衙官員的性格,林鶴想了想便說道:“那就勞煩李典吏了?!彼还笆?,直接說道:“諸位不如在府衙候著,我換身官服,便去衙門里?!?/br> 后宅宅院早已經收拾妥當,這里的宅院也要比以前縣衙大不少,而林鶴換了從四品的官服,正衣冠之后就去了衙門里。 林鶴一一與諸人見禮,一邊觀其神色,一邊想著潘曾毅說過的話: “韋同知,韋榮,脾氣和性情都很隨和,他不怎么管事,所以基本上知府衙門你擬定章程推行就好,他雖說不管事,但是在朝中或者是在承宣布政使司里都有些人脈,遇到了難事,你請教他往往有意外收獲?!?/br> “盛通判,盛德翃,負責糧運、水利等事物,按道理也要負責訴訟,只是建安府目前的推官本事有些欠缺,先前的仵作退了之后,沒有新仵作,說來慚愧,我年歲大了,有幾個案子我覺得有些疑難之處,只是尚未找到合適的仵作,案件還需要你來偵破,這人暫且收押在牢獄之中?!?/br> “六房之中,戶房李典吏,性格最為活絡,有些鉆營不過你相處久了便知道了,他這人生性好熱鬧。刑房吳典吏,性格有些倨傲……” “管理一府乍一看與管理一縣沒什么區別,只是事物是管理一縣的數十倍,還要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管理的人與事物都多了,一開始你恐怕要磨合一二,而且也不能像是管理鄖安縣那樣,凡事親力親為,需要下放一部分權利。等到后面找到了自己處事的辦法就好了?!?/br> 林鶴覺得潘曾毅的那些話很有道理,記在心中。 李典吏帶來了萬民傘之后,在林鶴過來之前,府衙里的各位官員都被震住了,看里面不同的布料,不同人繡出來的大大小小的字,感覺得到這把傘沉甸甸的重量。 就算是再不愛管事的韋榮也對林鶴肅然起敬,因為做了太久這個位置的官員,見過不少行事風格的知府,韋榮覺得無力改變一些事情,才這樣隨波逐流,萬萬沒想到,居然還能夠有這樣一個上峰。 林鶴微微一笑,“今日里我第一次來,我之前來潘大人是請我在盛德樓吃飯,不知道如今是不是盛德樓還是建安府最好的酒樓,我想請諸位一起吃個飯?!?/br> 盛德樓自然還是建安府最好的酒樓,倘若不是,誰也不會在這個檔口糾正,于是眾人紛紛道,沒有讓林大人出錢的道理。 林鶴說道:“說來慚愧,我自己身無長物,但家母與人合作做生意,賺了一些銀兩,宴請諸位的錢也拿得出,諸位莫要與我推辭,若是這筆銀子花不出去,晚些時候家母還要憂心忡忡?!?/br> 林鶴說話風趣,惹得眾人一笑。 林鶴等到笑聲停歇,對著諸位笑著說道:“今日里實在是有些來不及,之后請諸位同僚到我府中做客,這一次請諸位到盛德樓一聚,諸位莫要與我推辭?!?/br> 府衙后院的正廳也足以擺上三桌,可以容納下目前的官員,林鶴便主動請諸位吃飯,以前他第一次做縣令,并未請人吃過飯,后來與衙役熟悉了,才知道剛開始的吃飯喝酒是很重要的。在宴席上觥籌交錯,與人交談,等到吃的盡興時候,似乎防線都松弛了,可以得到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 第一次做縣令,林鶴有許許多多的不足,這一次在府衙,則是彌補了過去沒做到的事。 林鶴的酒量還算是不錯,不過女兒從不讓他喝太多的酒,甚至還給他準備了帶有機關的小酒壺,給別人斟酒的時候是濃香的酒水,至于到林鶴的則是摻了不少水,有酒的香氣卻沒有酒的濃烈。 林鶴在席間與人狗籌交錯,他極其注重凝聽,關于自己想要做的事也是徐徐圖之,并不打算一次都說清楚。 不知道是哪家也在宴請,素手芊芊勾著琴弦,軟語呢喃聲偶爾會傳到這個雅間里,林鶴看著眾人神情放松,他面上笑著,心中一直在記著關鍵信息,這建安府里的大戶也都略知一二。 林鶴裝醉上了馬車,等到與人告別之后,松開手指,臉上的血色漸漸褪去,哪兒有剛剛的醉態?等到回到了院子里,柳氏笑盈盈地送來了醒酒湯,說著家里的安排。 林昭在鄖安已經是自己一個房間了,現在更是如此,點燃了玻璃燈,林昭在給趙翊林寫萬民傘的事,還寫了靜月師姐的事。 或許是月光太美,林昭和這個素未謀面的筆友交流的時間太多太長,有了一點吐露心思的欲·望。 “當時我和錢小姐坐在馬車里,我看到了靜月師姐,她和過去改變其實很大,她的日子過得不太好?!?/br> “我是有些壞,當時看到她的模樣,我覺得她的日子過得不好,真是太好了。好像是知道她過得不好,我才高興?!?/br> 林昭回過神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寫了什么,好像是把自己不好的心思都展露到趙翊林的面前了。 她貝齒咬著唇,雖說這話或許顯得她有些惡毒,她最后還是沒有扔掉這張信箋,只是往后寫了一下靜月讓她餓肚子,想要把她賣給周家做童養媳的事。 林昭最后寫道:“與你說這些,我心十分羞愧,但卻也不想刪改,萬望莫要與我生隙?!?/br> 當春光明媚的三月里,趙翊林收到了這封信,非但沒有要與林昭生隙,反而覺得她實在是心軟,她身上的這種品質與他截然不同,也是讓趙翊林第一次意識到,與他通信的不光是一個交談甚歡的小伙伴,而是一個心思有些細敏的女孩子。 三月的金陽璨璨,把清晨的薄霧都蒸騰得輕薄了,緩緩流淌盤旋分散到了上空里,讓萬物都清晰起來,這樣的春光之中,趙翊林也因為這封信,而心情格外好。 第71章 京都花宴 趙翊林還沒想到怎么給林昭回信,玉衡大長公主的賞花宴就到了。 玉衡大長公主是如今圣上的姑母,叫做趙嫻浚,她并不喜歡熱鬧,也鮮少準備賞花宴,不過一旦她開了賞花宴,各家閨秀都會搶破了頭,因為她是抱著目的開賞花宴,她的花宴就是男女相看的地方,總是會請家世不錯的年輕男女齊聚一堂,說不定就可以在這樣的花宴遇上有緣人。 三皇子與四皇子兩人距離定親的事也不遠了,玉衡大長公主就開始辦賞花宴了。 她眼睜睜看著皇兄給如今的圣上選的沈氏,這位皇侄不喜沈氏,等到先皇駕崩之后,圣上就徹底偏寵汪氏,把這個屠戶之女一步步抬舉到了貴妃